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阅读与论文撰写的一些感悟

文献阅读与论文撰写的一些感悟

文献阅读与论文撰写的一些感悟下面分享一些我这几年研究生活的个人体会,主要从这三个方面,首先是选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题要做到新颖,有意义,契合大论文,其次实验的安排要注意几条思路并行,懂得取舍以及及时总结,最后在论文撰写方面,要做到全面,立意鲜明,分析深刻,接下来从这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下:在选题的时候,可能根据实验室的情况,个人的学习背景和兴趣,再通过与导师交流之后确定了一个大的框架,接下来我们自己要在这个框架里面构建好支架,再通过实验,填满枝叶。

此时构建支架即确定实验思路,我们要先阅读大量的文献,有些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刚接触课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后产生了很多想法,这时候为了提高效率,我们要读这些想法进行塞选,为了以后能撰写并发表论文,需要确定由新颖性的思路,对我们的课题的开展有意义的,或是为了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或是为了阐述某一机理,又或是预示着今后的某一发展方向,这时候值得注意就是确定实验思路时候要全面的调研文献,有时候你发现一个很感兴趣的问题,变馒头苦干,做了很多实验后发现这个问题早就被很多人做过了,并且得到了结论,那么你就浪费了很多时间。

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充分的调研文献,这是一个贯穿科研生活始终的任务,特别是再刚刚接触课题的前两三个月里面,大部分的时间要来干这个事情,并且最好写出相应的文献综述,有利于整理我们的思路,也对以后大小论文撰写很有帮助。

文献综述就是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是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的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的最新的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最新动态,新水平,新原理,新技术,为后续的研究需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常出现的问题,一个是之前说到的文献阅读不够,也可能是自己不能有效的找到相应的文献引起的,所以我们必须事先学习一些文献搜集的方法和技巧,另一个问题是也有些人分析不深入,找不到自己研究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即找不到对自己有利的前人的肩膀。

这时候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有发散的思维,并随时和导师以及同学交流。

最后在选题的时候构建实验思路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自己大小论文的撰写,特别是最后的毕业论文。

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可能是我们这辈子最精华的部分,论文的撰写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即安排实验的时候虽然要有发散的思维,但是要围
绕一个主题。

这样在大论文撰写时候才能将更多的工作契合起来,不至于最后舍弃了很多自己工作,然后大论文也显得不饱满,缺少了某个重要步奏或论述。

在确定实验思路之后,我们需要合理的安排实验。

为了提高效率,几条思路并行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若你有三条思路并行,并坚持做下来,可能由于这样或者那样不可预见的原因,其中有一些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甚至于出现与自己预期相差很远的结果。

这时候我们要调整好的自己的情绪,即不要一棒子打死,也不要一头栽进去。

先分析下自己的实验过程,看是不是由于自己的不小心犯了错误,也要与有经验的人讨论,并且查阅相应的文献,调整思路,在进行实验的改进,若进行了一系列之后,发现自己的思路是有问题的,最终转换不了文章,也对课题的开展无正面的指导性的意义,这时就需要尽快的放弃,将时间放在有前途的思路上面,有舍即有得,有时候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方向对了才能更快地取得理想的结果。

另外提醒各位童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每一天涉及到了很多试验参数和相关的分析,可能当时记得比较清楚,但是时间长了做的实验多了,就会遗忘和混淆,这就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将这些重要的参数记录下来,实施每一天每一个阶段对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这样可以帮我们整理思路,对以后数据的分析和论文撰写也很有帮助。

谈到论文的撰写,很多人在读论文的时候有时候会有这样的疑惑,觉得文章写得太模糊了,也有些是不真实的。

就把一篇论文比作教人画马,可能在摘要部分很高调的说发明了一种方法可能简单却生动的画出一批淋漓尽致的马,当我们按照它提供的部奏一笔笔画出来之后,才发现只得到一个马的轮廓或者根本画不出一匹马。

这可能是由于作者表达的不够清楚,也有情况是作者可以隐藏了一些参数或手段,使得读者走向弯路,这是我门自己写文章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在不需要刻意的保密下,我们尽量的避免,使自己的论文饱满。

希望对以后学者们有一定的程度的指导和帮助。

当我们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准备转换为文章时候,先要理清楚自己的思路,针对什么问题,提供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结论。

文章为围绕这几点尽量用简介准确的语言阐述清楚。

写论文时候立意要鲜明,分析要深刻,尽量从机理和理论分析自己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这样也有利于文章的顺利接受。

最后,分享几句话,其实贯穿在刚刚解析中提到过了,在提炼出来提醒下各
位同学们。

一个是要放平心态,不急不躁,首先在设计试验的过程中,计划要饱满但是要合理,不要一开始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工作量,研究生三年或者五年是一个循序渐进,细水长流的过程,当实验做得不顺心时候不要急躁,可以先做一下其他事情,再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实验过程看是否继续进行肿么改进改进或是放弃。

整个科研过程肯定有走弯路歧路时候,一开始就要有充分心理准备,虚席态度要端正,心态要平稳,不要以掉下去就爬不上来。

第二句话是与倒是和同门搞好关系多交流,导师是我们科研道路的领路人,我们要随时交流,了解他们对我们科研的期待和他们预计通过某些手段获得预期结果的想法。

与同门交流也是掌握相关领域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时候师兄师姐的一句话可能是我们阅读好几篇文献才能得到的结论。

因此在入学之后要充分利用好这方面的资源尽快的上手,进行自己的研究。

最后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不要将自己搞的太疲惫,疲惫不代表有好成果,要给自己预留一部分时候思考,思考科研,也要思考生活。

同时我们要锻炼好身体给自己一个愉快地心里,享受科研生活和成果。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可能比较片面,大家只需要听取适合自己对自己有利的部分,
祝大家能身心愉快地学有所成,享受好这几年的科研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