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竖向设计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竖向设计


陡坡植物造景
返回
(二)坡地
3、坡地造景设计
(4)急坡地形 (50~100% ):
多位于土石结合的山地,多用于种植林坡。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道路一般需盘旋而上,梯道需与等高线成斜
角布置,建筑需做特殊处理。
急坡道路一般需盘旋而上
(二)坡地 3、坡地造景设计 (5)悬崖、陡坎(>100% ): 种植需采取特殊措施。 道路及梯道布置均困难,工程措施投资大。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一)平地(坡度在3%以下)
1、平地造景的特点 :
优点: (1)平地上规划的限制性最小 ; (2)道路不受地形的限制 ; 缺点: (1)平地无焦点 ; (2)场地缺少私密感 ; (3)缺少第三维 ; (4)平地易流于单调 ; (5)缺乏人的尺度等。
平地造景特点
斜坡能创造出优美水景
坡地处理方式
硬处理
坡地处理方式
软处理
(二)坡地 3、坡地造景设计
(1)缓坡地形 (3~10% ):
① 疏林草地,
② 观叶、观花风景林 ;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③ 面积不大的园林水体(长轴沿等高线) 。
缓坡植物造景
(二)坡地 3、坡地造景设计 (2)中坡地形 (10~25% ): ①园路做成梯道; ②要考虑护坡措施; ③小型建筑一般要顺着高线布置 ; ④可作溪流水景; ⑤植物设计以风景林为主。
第一章 土方工程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导言: 场地是公园及各类绿地的载体。筑园必先 动土造地、挖湖筑山、平整场地、挖沟埋管、 开槽筑路。
本章包括:园林竖向设计、土方计算、土 方施工。
第一节 园林绿地的竖向设计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相关概念
(一)、地貌 是指地面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状态 (如山地、草原、丘陵、平地、洼地)。 (二)、地物 是指地表面上分布的固定的物体。(如 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路桥、江河湖泊、 农田、树木等)
上海长风公园铁臂山
铁臂山高约30m;
上海植物园的松 柏山高约9m。
扬州瘦西湖的黄石假山
建筑与地形结合佳例
亩鉴室
建筑与地形结合佳例(画中游)
建筑与地形结合佳例(画中游)
建筑与地形结合佳例(画中游)
建筑与地形结合佳例(画中游---借秋楼)
背面--一层的敞轩
地形设计佳例----杭州植物园山水园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一) 地形设计(竖向设计)的定义、原则与本质
2、竖向设计的原则 (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3)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4)填挖结合,土方平衡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北京北海公园琼岛山(挖湖堆山)
(一) 地形设计(竖向设计)的定义、原则与本质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四、地形设计的内容
竖向设计的内容
1、地形设计(地貌) 2、园路、广场和其它铺装设计 3、建筑和其它园林小品 4、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5、排水设计 6、管道综合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三)、山地(园林的山地主要指土山)
山地是地貌设计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空间 的组织、景物的安排,天际线的变化和土方工程 量等。
山体开发的选择方案
1、园林的山地主要指土山

土山:以土堆成,较矮、占地面积较大的假山。 坡度最好在土壤安息角(<30º)之内.
3、场地规划本质
(1)寻找最合适的场地;
(2)让场地启发规划方式;
(3)提取所有的场地潜在价值。
(二)竖向设计的任务(了解)
竖向设计内容
1、总体规划 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 2、确定地坪 确定建、构筑物的高程 3、组织排水 保证全园排水通畅,土壤不受冲刷 4、平衡土方 拟定场地的土方工程 5、计算结构 设计有关构筑物
平地造景特点
(一)平地(坡度在3%以下)
2、平地造景设计项目
第 一 平地规划项目主要有: 节 园 (1) 建筑用地、集散广场、露天剧场、体育运动场、停 林 绿 车场、花坛群、草坪等。 地 的 (2)在平地上进行挖湖堆山,平地是山地和水体的过渡。 竖 向 (3)作为统一协调园林景观的要素 。 设 计 (4)营造植物景观
平地营造集散广场
平地营造集散广场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平地作为统一协调园林景观的要素
平地适于营造植物景观
为满足造景需要, 可在平地上进行挖湖堆山
(一)平地(坡度在3%以下)
3、平地造景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平地排水问题。 (2) 为避免水土流失及提高景观效果,单一坡度的地 面不宜连续过长,应有小的起伏或设计成多面坡。
地形的骨架作用
园林建筑、植物、水体等景观都是以地形为依托
以地形作为依托造景
以地形作为依托造景
二) 利 用 地 形 分 隔 空 间
依 山 而 建 的 园 林 பைடு நூலகம் 筑
返 回
地形是景观的决定因素——台地跌水
地 形 的 背 景 作 用
返 回
地形设计的定义、任务(重点)
(一) 地形设计(竖向设计)的定义、原则与本质 1、竖向设计: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 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 (是在分析建筑地段地形条件的基础上,在充分利 用原地形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改造,满足设计意 图,使地上设施和地下设施之间、山水之间,园内 与园外之间在高程上有合理的关系)
各类用地的设计要点
五、各类园林用地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场地设计地面形式是将自然地形改造成为满足使 用功能的人工地形,依据不同的坡度,自然地形可分 为以下几类: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一)平地
(二)坡地 (三) 山地 (四)丘陵 (五)水体
(一)平地(坡度在3%以下)
园林中的平地是具有一定坡度的相对平整的地面。
中坡地形园路做成梯道
要考虑护坡措施
中坡植物造景
(二)坡地 3、坡地造景设计 (3)陡坡地形 (25~50%):
做成较陡的梯步道路 ; 利用岩石隙地栽种耐旱的灌木为主; 适宜点缀占地少的亭、廊、轩等风景性建筑。 存在滑坡甚至塌方的可能性。
做成较陡的梯步道路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二)坡地(一般与山地、丘陵或水体并存)
坡地的高程变化和明显的方向性(朝向)使其在造 园用地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设计的灵活性。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二)坡地
1、地形坡度
(1)缓坡地形(3~10% ) (2)中坡地形(10~25% )
(3)陡坡地形(>25%)
(二)坡地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自然天成的地形
自然天成的地形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虽 由 人 作, 宛 自 天 开 返

园林地形的作用(重要性)
(一)构成园林骨架和作为园林主景 (二)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 (三)控制游览视线 (四)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 (五)改善局部小气候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2、坡地造景的特点 :
(1)等高线是主要的规划因素 ;
(2)车与人沿等高线行进时最省力 ;
(3)坡地具有动态的景观特性 (眺台、挑台 );
(5)如需平地,可用挡土墙做到梯田状改造。
(4)斜坡具有创造很好水景(瀑布、溪涧等)的特性;
坡地造景特点
坡地地形如需平地可用挡土墙做到梯田状改造
坡地具有动态的景观特性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相关概念
(三)
地形 是指地貌与地物的总称。即地表面上分 布的固定物体与地表面本身共同呈现的高 低起伏的状况。(本章“地形”之含义侧 重于地貌。)
第 一 节 园 林 绿 地 的 竖 向 设 计
相关概念
(四)
地形图 按照一定的测绘方法,用比例投影和专用符 号,把地面上的地貌、地物测绘在纸平面上的 图形。用以表达地势蜿蜒和描绘地形起伏状况 的图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