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测试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测试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试一、选择题(全部为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1、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因为黄帝()A、是文字的发明者B、曾经打败了炎帝C、制造出了指南车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A.丝织技术B.活字印刷术C.雕版印刷术D.造纸术3.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某同学在活动课上说出的下列观点,其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仁者爱人,为政以德B兼爱,非攻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后代总要胜过前代5. 沐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日春风,小明一家成为农业专业户。

他的爸爸想要带领全村人民致富,为选择符合本村所在的北方地区自然规律的项目,他想查阅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的我国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正在就读八年级的小明到书店为爸爸购买了这部著作。

小明为父亲购买的农学著作是()A.《齐民要术》B. 《水经注》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6.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今天她已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同行求贤若渴的来中国学习中医。

下列关联中,属明朝卓越医药学家及其药物学著作的是()A.华陀-《本草纲目》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李时珍-《伤寒杂病论》D.李时珍-《本草纲目》7、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是()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8、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9、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通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

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 ()A.西周B.秦朝C.汉朝D.隋朝10、小赵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A、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B、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C、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D、唐朝时,有人使用火药武器同阿拉伯人交战11、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艺术杰作是()A、秦兵马俑B、云岗石窟C、龙门石窟D、敦煌莫高窟(06曲靖)12、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A、高僧玄奘B、鉴真和尚C、阿倍仲麻吕D、马可•波罗13. 隋唐时期医学有很大发展,名医辈出,他们著述丰富、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其中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是()A. 华佗B. 张仲景C. 孙思邈D. 李时珍14、小君班上将举行有关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故事会,他准备到图书馆去查找有关资料。

你向他推荐以下哪部著作供其参考?()A.《资治通鉴》B.《红楼梦》C.《史记》D.《道德经》15、酷爱旅游的小明准备在暑假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游览。

请你确认他将会游览到的著名文化遗址是()A.都江堰B.龙门石窟C.承德避暑山庄D.敦煌莫高窟16、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庄园”这些“功名”称号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辛勤耕作致富C、作战建立战功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17、巨大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18、佛教传入中国后,尽管影响很大,但始终未能占据统治地位。

主要是因为()A 统治者的压制B 道教等中国本土宗教的反对C 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稳固19、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B.“兼爱”、“非攻”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20、“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该书是()A、《史记》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二、非选择题(第21题7分,第22题7分,第23题8分,第24题8分)21、(3分)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①半坡人面网纹盆②司母戊鼎③《史记》书影④《资治通鉴》书影⑴请你按某一标准将以上四幅图片分成两类,把图片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第一类:第二类:⑵上述分类中,就史料的真实性而言,哪一类价值更大?请简要说明理由。

(2分)22、列举中国古代史上河南籍的科技人物(3分)23.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4材料一: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材料二: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极为兴盛。

精美的丝绸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物品。

古代中国的瓷器外销以昌南镇生产的最为有名,有人把瓷器直接称为“昌南”,就是CHINA。

材料三: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材料四: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不仅在我国有重大的影响,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和东亚及东南亚一些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儒学文明圈”,它和伊斯兰文明圈、下列观点如果与上述材料史实相符合,请在括号内打“√”,不符合打“×”。

[ ](1[ ](2[ ](3[ ](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24、阅读下列材料:(5分)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活烧硬,成为陶字。

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

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2分)(2)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1分)(3)此项发明的意义是什么?(2分)25、阅读这段史料(4分)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请回答问题:(1)我国最早在何时制造了指南仪器?它的名称是什么?指南针经哪里传入欧洲?(2)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后,促成了中外航海史上的哪两大壮举?(任举一例)26、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有关,请你将下列成语前的字母填写在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典故后的横线上。

(4分)A、问鼎中原B、毛遂自荐C、卧薪尝胆D、胡服骑射(1)秦国围困赵国都城,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共商联合抗秦大计。

食客毛遂主动请缨,毛遂不负众望,说服楚国派兵解了赵国之围------------------(2)据《史记》记载,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座卧既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3)据说楚庄王在争霸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都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谴使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

------------(4)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身穿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速,十分灵活,便向胡人学习。

很快,赵国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骑兵,成为战国后期的强国之一。

--------27、歌曲欣赏:《说唱脸谱》(7分)外国人把那京剧叫做Peking Opera,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哇……)美极啦,妙极啦,简直OK顶呱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哇哈哈……)请回答:(1)词中涉及的五位历史人物,其中四位大致生活在同一个时期,请问他们分别是谁?(2分)(2)后人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和一些民间传说,编写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请问这部小说的名字和作者分别是什么? (2分)(3)在歌词中用“白脸”来形容曹操,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时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来形容,你认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3分)测试一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⑴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1分)⑵①②两项对应的分类更具史料价值(不论答“第一类”或“第二类”,只要与①②两项对应均应给分)。

(1分)理由:①②均为第一手资料或实物资料。

(1分)评分说明:第一问分类错误不给分;第二问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可给分。

22、(1)著名科学家:张衡(2)著名医学家张仲景(3)著名诗人杜甫23.(1)√(2)√(3)√(4)×(各1分)24、(1)活字印刷术毕升(2)省时、经济(3)、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25、(1)战国时期司南阿拉伯(2)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26、(1)B(2)C(3)A(4)D27、(1)关羽(关公)、典韦、曹操、张飞(2)《三国演义》;罗贯中。

(3)在东汉末年,政局混乱的形势下,曹操具有为统一大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首先值得称赞的;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统一北方也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用人方面,曹操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在经济方面,曹操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曹操是一个非凡的政治家、军事家。

至于《三国演义》中将曹操丑化,那只是作者的“演义”而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