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的认识
非合作博弈的基本分类
1、按照行动的先后次序进行分类
从行动的先后次序来分,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 态博弈。 静态博弈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虽非 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前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 动; 动态博弈指的是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 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的博弈。
1944年他和普林斯顿经济学家 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 合写了一本书,《博弈论和经 济行为》(The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ur),正式奠定了现 代博弈论的基础,标志着现代 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
Page 9
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 从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 3位博弈论专家 随后约翰 · 福布斯· 纳什(John Forbes Nash 开始,共有 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博弈论的 Jr., 1950,51951) 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 研究有关。 衡点的存在,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
P( player ): 为局中人,博弈的参与者,也称为“博弈 方”,局中人以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A(action) :为各局中人的所有可能的策略或行动的集合。 S(strategies) :博弈的进程,也是博弈进行的次序。 I(information) :博弈信息。 U:为局中人获得利益,也是博弈各方追求的最终目标。
博弈论
就是系统地研究各种各样的博弈 问题,寻求各博弈方合理选择策略的情况下 博弈的解,并对这些解进行讨论的理论。
Page 3
博弈论通俗的理解
从汉字的理解看:博是广泛、丰富的意思,也是古代的一种棋 戏,弈是指围棋、下棋的意思,这样理解“博弈论”也就是下 棋的理论。 从英文的理解看:博弈论的英文翻译是Game Theory,Game 是 游戏,Theory是理论,也就是外国人的理解是游戏的理论。
博弈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 算机科学, 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 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博弈论也应用于数学的其他分支, 如概率,统计和线性规划等。
利用博弈论可以证明现实生活中许多有 趣的问题。如:多劳者不多得,公共资 源的过度使用,非合作者在一段时间内 选择合作。 虽然这些结论都是建立在一个很强的假 设,即参与人是理性的,有最大化自己 效用的趋势。但是其结论有深刻的哲学 内涵。目前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制、 激励理论都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现代 的企业间竞争有很多情况都是在合作的 背景下进行的。
Page 5
Hale Waihona Puke 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 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 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 益的过程
。
Page 6
博弈论模型简介
博弈论模型可以用五个方面来描述 :
G={P,A,S,I,U}
博弈论的历史起源与演进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 代的《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
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
孙子与《孙子兵法》
一部博弈论著作。博弈论最初 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 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 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
向理论化发展。
Page 8
开山鼻祖是数学家、计算机的发明者冯·诺 意曼(Von neumann)。他是一位出生于匈牙利 的天才的数学家。他不仅创立了经济博弈论, 而且发明了计算机。
2.按照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各种特征信息的获 得差异分类
从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各种特征信息的获得差异来分, 博弈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完全信息指的是每一个参与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如
策略集合及得益函数都有准确完备的知识;否则就是不完全信 息。
将上述两个角度的划分结合起来,我们就得到四种不 同类型的博弈,这就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 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 博弈。
非合作博弈的基本分类
行动次序 信息 静态 动态
完全信息
纳什均衡 纳什
子博弈精练 纳什均衡 泽尔腾 精炼贝叶斯均衡 泽尔腾等
不完全信息
贝叶斯均衡 海萨尼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zero-sum game and non-zero-sum game)
如果一个博弈在所有各种对局下全体参与人 之得益总和总是保持为零,这个博弈就叫零 和博弈,例如中国股票。
• 根据博弈结果的不同,又可分为零和博弈、 常和博弈与变和博弈。
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
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 agreement ),强调团体理性,强调效率、公正、公平。
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
强调个人理性,其结果可能有效率,也可能 无效率。
Page 4
学术上的定义
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理性的决策主体在其 行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及策略均衡 的理论。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运筹学的 一个重要学科,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 理论和方法。博弈分析的关键步骤是找出在面对竞 争时自己的最佳反应策略 (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 策略)。
“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 ——保罗· 萨缪尔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相反,如果一个博弈在所有各种对局下全体 参与人之得益总和不总是保持为零,这个博 弈就叫非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是利益对抗程度最高的博弈。
如果一个博弈在所有各种对局下全体参与人 之得益总和总是保持为一个常数,这个博弈 就叫常和博弈。 相反,如果一个博弈在所有各种对局下全体 参与人之得益总和不总是保持为一个常数, 这个博弈就叫非常和博弈。 常和博弈也是利益对抗程度最高的博弈。 例如政治选举。 非常和(变和)博弈蕴含双赢或多赢。例 如公司间合作。
博弈论
目录
博弈论的定义
博弈论的演进 博弈论的分类 博弈论的应用及意义
Page 2
博弈?博弈论?
博弈
是指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 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 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 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 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 收益的过程。
的基础。1994年约翰· 福布斯· 纳什、约翰· C· 海萨尼以及莱因哈德· 泽尔腾,三人同时因为 他们对博弈论的研究,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John Nash
John Harsany
Leihaden Selten
博弈论的分类
• 根据参与人的多少,可将博弈分为两人博 弈或多人博弈; • 根据参与人是否合作,可将博弈分为合作 博弈或非合作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