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弈论视角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与现象

博弈论视角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与现象

姓名: 学院: 专业:
年级:2010级
学号:
题目:博弈论视角去思考生活中的问
题与现象

关键词:经济学 , 大学生 ,考试作弊。
内容摘要:
考试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 是检
验学生对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近年来考试作弊现象越来越普遍、越
来越严重,并呈现不断蔓延之势,严重影响了考试应有的严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考试作弊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考试功能的正常发
挥,同时也严重损害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培养。如何有效地杜绝和减少学生
考试作弊行为已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本文从从成本-收益
分析维度对考试作弊行为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分析考生作弊的成本,提出控制作
弊的对策。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本-收益之博弈
作弊行为包括夹带小抄、桌面留言、互对答案、偷看他人答卷、互换试卷、替考
等,呈现出方式多样化、主体多样化、规模集团化、过程组织化、人员职业化、
手段现代化、水平专业化等特点.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经济活动主体总是在一定
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正是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内在动因。因为
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表现的关键指标,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奖学金、评优、入
党、提干、推研、就业和心理满足。在这一动因的作用下,大学生在考试中可能
会违背学校规定,具有作弊、不作弊和按照一定的概率分布进行作弊等三种不同
的行为选择。寻求最佳的作弊与不作弊的概率分布是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在个体
理性作用下,大学生选择行为时常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将作弊带来的超常收益与
作弊被发现而受惩罚的损失进行对比,若作弊的超常收益低于受惩罚的损失,将
不会试图作弊,否则,作弊有利可图,就会发生作弊现象;二是估计作弊被监考教
师发现的可能性,如果这一可能性很大,作弊概率就小,否则作弊概率就大。

1.学习机会成本大,课堂学习收益小
一方面,大学生学习的机会成本就是因学习而放弃的一些机会,如娱乐、社交、
休息等。由于每学期大学生为考试需要提前一个多月开始做准备。为考试而复习
功课,就必需放弃很多其他机会,比如不能看自己喜欢的书,不能过多参加社团活
动,不能有更多的休息、娱乐和社交等,为考试投入的越多,则放弃的就越多,这
么看来大学生准备考试的机会成本是较高的。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知识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是上一堂课的收
益。大部分教师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获得知识的需要,但有一些教师习惯照本宣
科,没有新的知识和自己的思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无所不谈,虽然课
堂趣味性强,却忽略了专业的相关性,导致课堂成为没有内容的课堂;有的教师不
重视教学的艺术性,上课从始至终一言堂,学生远离教学主体的位置,被动地接受
知识的灌输。因此,学生感觉书读得痛苦,又没有太大的收益。

2.作弊成本小,预期收益大

一般来说,考生要想通过正常考试方式获得较高的收益(分数),则其准备考试的
成本(辛劳)就越大。如果采用作弊方式考试,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首先,不用为考试付出很多,对于作弊老手来说作弊的前期准备成本几乎为零,无
非就是勘察考场、考虑作弊方式、准备作弊工具、违纪行为所带来的精神压力等,
这一部分成本较小,并且随着作弊次数增多作弊手法的日益老练,其边际成本就
会越来越小,直到为零。

其次,在考试实施作弊时,一方面抓紧时间抄答案,或从考生哪里获取答案,另一
方面又要密切注视监考教师或巡视人员的动向,因此这种考试作弊的额外的"努
力"可视为作弊的实施成本。但实施成本的高低要视考场监考情况而定,如果从时
间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认为作弊的实施成本也不高。

最后是风险成本,也就是假如在作弊过程中被监考老师发现并被抓住,此时考生
要承担的代价。无论其收益如何,其实施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是不可改变的量,只有
风险成本是个未知变量,因此风险成本是决定考试作弊行为发生与否的关键因
素。如果作弊行为没有暴露,风险成本就是零,如果被监考人员发现,风险成本就
是一个由学校规章制度确定的量。因此,作弊者被发现的可能性大小(发现率)
和风险成本大小(处罚力度)才是作弊成本两个决定因素。

大学生敢于在考场上作弊,从经济学观点看也是考生经过"科学"决策的理性行为,
是经过权衡成本-收益后实施的。这种行为的发生,使作弊者认为预期收益大于作
弊成本(=边际成本+实施成本+风险成本+其他成本),有利可图。一般来说,作弊者
的收益,就是轻而易举地通过了考试,接近于获得较高分数,并可获得奖学金及其
他奖励,也为以后就业奠定了部分基础,因此,成功的考试作弊行为是具有现实性
和潜在性的。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学校由于考试监考不严,使个别学生考试中屡屡
得手,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有的还被当作模范生受到表扬及获得奖励。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成本-收益厘析
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本-收益之博弈获悉, 增加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成本,
对减低大学生作弊发生的比率起着关键作用。加强考试管理,提高作弊的成本,
必将大幅度减少作弊。从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所付出的成本构成来看,可以这样
表示:C=P(R+M1)+M2+H。其中C表示作弊行为所付出的成本,R是是作弊行为的风
险成本,学校对作弊行为的处罚结果,M1是社会对作弊行为的不利

评价(信誉和道德方面),M2是作弊行为边际成本,P是作弊行为被发现的概率,H
是作弊行为的实施成本,也就是难度成本。通常成本越高,则收益越低。基于人的
理性经济人的特性,人们通常回避高成本、高风险的行为。大学生考试作弊同样
如此,作弊成本越高,则采取作弊行为的可能性越小。在上面对作弊成本的简单描
述中,R,M1,M2,H,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基本不变的常量。而P则是受各种因素的影
响,是一个可变量。在一定时期,P值的变化,决定着C值的变化。作为处罚结果
R,在一段时间内, 一般的学校都明确规定了对作弊行为的处罚措施,作弊者也明
白作弊行为一旦被发现的后果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以看作是一个常量;M1是社
会对作弊者的信誉和道德评价,也就是社会舆论,这种评价或舆论一旦形成,便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的时期和阶段,不会轻易改变;R和M1只有对作弊被发
现者造成影响,没被发现,学校不能处罚,社会也不知道;边际成本M2在一定时期
也是稳定的,因此M2也是一个常量;H是实施成本,也是相对稳定和不变的量;
P是作弊行为被发现的概率,是一个可变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富于变化的。

因此可以得出,P值的大小决定着C值的大小,C与P是成正比的。P越大,则C越
高。换句话说,作弊行为被发现的概率越高,作弊的成本就越高,从而作弊行为的
发生就会大大减少。

三、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路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学生是否作弊主要取决于作弊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比
较,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在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时也应当根据这一原理来采取对
策,从而增加学生作弊的成本,具体思路概括为:

1. 完善考试的法律规章制度,以加大考生作弊的风险成本。
对考试作弊者进行教育并处以一定的惩罚,惩罚的力度要远远大于考生通过考试
后所得的最大收益。甚至可以通过立法形式来规范考试管理,不仅使考试的顺利
进行有法律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对于作弊考生的处理也有法可依,作弊考生不仅
要承担学业上的后果,而且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鉴于目前缺乏考试法规的条件,
我们应该加大考生作弊的惩罚力度和风险成本,对于作弊考生,应视具体情况给
予警告、通报、补考、重修、取消学位、甚至被开除等处罚。

2.严格考试制度,加大考生作弊的边际成本。

加大边际成本,可以提高考生作弊成本的设定。对学生而言,实施作弊行为所谋取
的不正当收益应低于所耗费的成本,即投入"大于"产出,只有这样,其行为才会被
视为无"效益"而作罢。因而这种考试行为的边际成本主要取决于作弊行为的非法
获得额和被追究率。总之,对于考试制度本身而言,其成本的设定应能有效地遏制
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体现考试的公正。

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增加作弊者的道德和信誉成本。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诚实守信良好的环境,大力加强思想道德风范教
育、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品质,提高学生素质和道德修养,把作弊行
为上升为道德和诚信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作弊和盗窃一样,严重违背做
人的基本道德原则,从而使作弊者付出道德和信誉的代价,增加道德和信誉成本。

4. 加大监考力度,强化考试制度以提高考生作弊的被发现率。

加强考场管理是减少作弊行为的最有效的一项措施。在考试之前要制定规范、细
致和严格的考场纪律,加强对监考教师的培训,提高监考教师的素质和责任心,
有效防止考生舞弊行为的发生。另外,监考人员也必须了解大学生作弊的常规手
段、特点和征兆, 及时发现学生作弊的企图,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作弊
行为被发现的概率。

5.采用高科技手段预防作弊,以增加考生作弊的实施成本。

如今,大学生考试作弊形式多样,作弊水平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由过去的夹带、
抄袭发展到找"枪手"替考,甚至用移动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作弊。针对这种情
况,考试管理可以采用一些高科技手段来防范考试作弊,如采用数码摄像加强对
考生身份的辨别,采用"手机探测狗"、"手机屏蔽器"等高科技手段来探测手机信
号或阻断手机信号等,加大作弊考生的实施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