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安全行为)

煤矿安全行为)

**煤矿员工井下安全行为规范为进一步规范员工井下作业行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有效控制事故隐患,保护职工安全,促进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龙华煤矿员工井下安全行为规范》。

一、基本要求(1)各区队每个上岗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应按时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不参加班前会者不准上岗。

(2)值班区队管理人员、区队跟班队长、当班班组长要认真按照《龙华煤矿班前礼仪程序制度》组织好班前会。

二、班前准备1.更衣(1)工作服必须是符合要求的服装,做到整洁、无漏絮、撕裂,整齐利索。

胶靴不破漏,按标准佩戴齐全劳动保护用品。

(2)地面工种:长发挽入帽中,不得穿拖鞋或高跟鞋上岗。

(3)入井前将随身携带的香烟、火柴、打火机或其他引火工具放到更衣柜中。

(4)安全帽必须符合要求,构件齐全完好,不得使用非矿用型、劣质、有裂缝、破损的安全帽。

2.携带(1)随身携带好作业工具,保证行动安全方便。

除机电维护员必要的工具如扳手、钳子等可随身携带外,其余任何工具及小型设备、配件、材料等必须放入专用车内。

(2)井下工:领取矿灯和自救器时,要检查是否齐全完好,性能是否可靠,有问题及时更换。

(3)刀、斧等尖锐工具两端应套防护套,以防碰伤他人。

携带工具进入斜巷,严禁将工具直接抛在地面顺其下滑。

(4)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的人员,要携带完好、准确的便携式瓦斯检测仪上岗。

(5)携带工具在大巷行走时,必须用手提住,将锋利的一头垂直于地面,严禁肩扛。

(6)所有岗位人员必须携带安全工作资格证,无证不准上岗。

(7)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认真检查、佩戴合格的保险带和安全帽。

(8)零散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一根彩绸、探测棒、哨子。

三、入井乘坐人车(1)所有乘车人员要在规定地点按规定顺序上、下车。

(2)必须乘坐专用运人车辆,不准乘坐其他车辆。

(3)开车信号发出后或车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严禁在列车行进中扒、蹬、跳车。

(4)车辆未停稳,不得传递工具、材料。

(5)严禁超员乘车。

(6)严禁将身体或携带的物件伸出车外。

(7)严禁在车内躺卧,严禁在车内打闹、嬉戏或摘掉安全帽。

(8)携带超大物件和运送火工品人员乘车,要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服从管理人员安排,不准强乘。

(六)在水平大巷中行走(1)要严格执行矿井大巷行走管理制度。

(2)在横跨大巷、交岔点、弯道时必须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

(3)在巷道中行走时,随时查看巷道悬挂用于测风的彩绸或风车等物品,在发现无风或微风时及时向调度室询问、汇报。

在进入其他巷道时先观测巷道口的彩绸或风车等物品,确定风流正常后方可进入。

(4)在发现有车辆经过时,必须就近寻找硐室躲避车辆,禁止在弯道或岔路口候车。

四、在采区巷道行走(1)严格执行巷道行走规定,坚持“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

(2)严禁在胶带或刮板输送机上行走、扒乘。

横跨时,必须由人行过桥通过。

(3)通过弯道、交岔点、风门等处时,应“一停、二看、三通过”,随时注意来往车辆。

(4)在采区巷道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随时注意巷道顶板及底板情况,发现顶板离层及时用探测棒探测,清除离层矸石。

(5)在采区巷道行走,通过一道风门后,必须随手关闭,严禁同时打开两道及以上风门。

五、在采掘工作面行走(1)在采掘工作面行走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支护情况,在大倾角地段,手要抓稳、扶牢。

(2)在采掘工作面行走要走工作面的人行道,严禁在支护不全或顶、帮有问题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3)人员行走要与运行中的煤机、工作面支护、回料、打眼、装药等作业地点保持5m以上安全距离。

(4)不准随意跨越胶带、刮板输送机等运输设备,如需跨越,应走行人过桥或联系停机后再通过。

(5)煤壁区必须先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6)不准在工作面互相打闹、嬉戏,严禁在井下睡觉,严禁进入空顶区域作业、休息。

(7)采掘工作面因故停风,要立即停止作业,并在班组长的指挥下及时、有序地撤离工作面。

六、携带物品行走(1)大巷内携带、运送长物料应靠人行道行走,不得肩扛。

(2)携带物件、器具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碰伤人,尤其禁止触运行车辆。

(3)携带爆破器材行走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间距,中途不准逗留。

七、其他井下行走要求(1)所有下井职工,都应熟悉行走路线,特别是避灾路线,熟悉本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巷道标志等。

(2)井下人员行走应有序,不得随意挪移、触摸沿途设备,爱护各种设施。

(3)已设置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巷道,严禁擅自进入。

(4)通过负压较大的风门时,应先打开卸压窗卸压,再打开风门,人员都通过后及时关闭风门,并同时关上卸压窗。

(5)行进中接近放炮警戒区域时,必须听从警戒人员的指挥。

(6)沿途如发现巷道支护有问题或设备、电缆有明火,以及有不明烟雾和透水预兆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矿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并采取力所能及的相应措施处理,同时做好自我保护。

(7)无论乘车或行走时,非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准无端发出各种紧急信号。

八、自救互救(一)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1.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脸朝下(有水沟的地方要卧倒在水沟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盖住身体裸露部位)。

2.爆炸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

3.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并辨别方向。

4.沿避灾路线,逆着风流方向走,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离开灾区。

(二)井下火灾事故1.救火(1)迅速切断电源。

(2)用灭火器或其他有效办法进行灭火。

(3)向调度室汇报。

2.撤退(1)立即戴好自救器。

(2)位于进风侧时要迎着风流方向撤离;位于回风侧时,顺风撤退。

(三)井下水灾事故(1)位于透水点上方:沿上山方向撤离。

(2)位于透水点下方:拽住管路等物体通过积水区,迅速撤离。

(3)撤离通路被水隔断。

①要迅速寻找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点躲避。

②发出呼救信号:间断地敲打铁器或煤壁等。

(4)采空区透水。

必须迅速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尽快撤离。

九、创伤急救(一)止血(1)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或用止血带结扎出血点上方(近心端)。

(2)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替代止血带。

(3)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

(二)骨折(1)肢体骨折。

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等将骨折处固定,避免部位移动。

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

严禁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2)腰椎骨折。

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四肢一同进行固定。

(3)颈椎损伤。

用沙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保证颈部固定不动。

严禁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

(三)颅脑损伤将伤员置于平卧位,保持气道畅通。

耳鼻有液体流出时,避免引起颅内感染。

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四)不明损伤(1)立即护送到抢救地点。

(2)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

(五)搬运伤员(1)腰椎、骨盆、胸外伤:将担架放在伤员的一侧,动作一致将伤员托起,平放在担架上或硬木板上。

对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创口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骨折伤员先固定,再移到担架上,昏迷伤员要把肩部稍垫高,头后仰并偏向一侧再搬运。

胸外伤员呼吸困难时要取半坐位。

搬运者的双手同时插入伤员头部、肩背部及腰部、臂部、下肢的下方。

严禁扭动伤者腰部。

(2)颈椎骨折伤员:由一人专门固定头部,严格防止左右扭动,其他人分别托住肩、腰、背、臀部及两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放在担架上,用两件衣服(或其他替代物)卷成枕状物,塞在伤员头颈部两侧。

(3)行走:担架运送时,伤员头部在后,便于后面护送人员观察。

行走时要保持平稳。

(六)触电急救1.脱离电源(1)迅速切断电源。

严禁触及带电金属体和触电者身躯的裸露部分。

(2)用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低压触电也可使用干燥的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

距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线的断点周围10米内不能盲目进入,必须在断电后或确认无电时才能施救。

2.心肺复苏(1)如发现触电者意识不清,立即将触电者仰面平放在地上。

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2)口对口呼吸:将一只手置于触电者颈部将其颈部托住,另一只手掌置于触电者额部加压使其头后仰,使呼吸道畅通,同时用拇指与食指捏住触电者鼻翼,深吸一口气,与触电者口对口紧合,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吹1-15秒),如触电者牙关紧闭,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两次吹气后测颈动脉仍无搏动,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3)胸前拳击:右手握拳,拳心向上,从距胸壁上方20-30厘米高处,快速猛击胸骨中、下1/3交界处1-2次,立即触诊颈动脉。

如无颈动脉搏动,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4)胸外按压:触电者仰卧硬板,如无此条件也可使触电者直接仰卧于地上,抢救者立或跪于触电者一侧,将一手掌置于触电者胸骨下1/3处,使掌宽与胸骨长轴平行,另一手掌叠加其上,双臂伸直,上身前倾,依靠抢救者的体重,肘及臂有节奏地垂直按压胸骨。

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不宜过猛,每次按压以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宜,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恢复原位。

放松时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手指稍抬不接触胸壁。

按压时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

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要同时进行,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双人抢救时,每次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两次吹气应在5-6秒内完成。

3.通知专业医务人员在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同时,迅速采用各种方式通知专业医务人员到场。

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不得随意放弃抢救。

(七)消防急救1.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尽快向调度室汇报。

将干粉灭火器上下翻倒数次,一手握住喷嘴,另一手向上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起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灭火。

切断电源前严禁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灭火。

2.非电器着火尽快向调度室汇报。

将泡沫灭火器颠倒,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起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扑救。

严禁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电气、碱金属以及醇、酮、酯类易燃液体火灾。

十、岗位作业所有岗位严格按照规程措施作业,违反下列岗位作业规定的,一律追究“三违”责任,并按照矿有关规定处理,造成事故的从重处理。

1、人员休息要远离防尘、压风、高压管路接头处等区域。

2、严禁井下睡觉。

3、固定岗位范围要做到无杂物、淤泥、积水、积尘。

4、要害场所、要害工种、固定岗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要害岗位、固定岗位不得脱岗。

5、移架过程中在支架下方不得有人或逗留。

6、单体支柱要拴防倒绳——防止支柱漏液歪倒伤人。

7、掘进、修护必须超前临时支护,人员不得进入空顶空帮区。

8、喷浆时堵管子或吹废料枪口不要对着人。

9、皮带机、溜子等设备检修时开关要打停电闭锁且人员远离转动部位。

10、斜巷走车不走人。

11、推物料车时人员手不要放在车沿上。

12、大巷推车要留有安全距离。

13、在过巷道交叉口和弯道时,必须“一停、二看、三通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