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表格式教案
生3:世界的一切 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
亲——高尔基。 二、资料交
流 1、金色花:
印度圣树,开金
黄色碎花,神圣
今天 我们来学习泰戈尔的 《金色花》。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先来了解作者
而又美丽。 2、泰戈尔:
印度近代伟大作 家、诗人、艺术 家、社会活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三、朗读课文 (一)重点字词 (1)生字:嗅xiù 匿nì祷 dǎo 衍yǎn (2)词语: 匿笑:偷偷 地笑。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洗澡,又比喻受润泽, 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二)教师作朗读技巧提 示: 朗读诗歌,须注意以下几 点: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 调,如《金色花》轻松活泼、 舒缓、温馨、深情,应读出儿 童特有的调皮。但不同的地 方,朗读处理的方法是不同 的。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 立语速。诗歌诵读的语速,有 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 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 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
武威第十四中学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2012年11月21日 学期总第60课时 修改时
பைடு நூலகம்
间: 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设计者
王 喆
学科
文
语 授
级
课
班
七 (1、
4)
教授者
王 喆
课题
《散文诗两首》(第一 课时
课时)
安排
两课时
课 新授 型课
知识 1. 了解本课中两位作家及代表作品。2、正确、
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教学重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整体感知课 点 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 点
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 法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 源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调整
教学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与思 考
一、由《烛光里的妈妈》
二、资料交
激情导入:
流:介绍冰心。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
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己小小的心愿,
给妈妈带来一些
幸福吗?
教师明确:妈妈为全家付
(2)“看着
出了很多,妈妈的奉献是无私 你工作”“你会
的。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 嗅到花香”“将
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 我小小的影子投
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 在你的书页上,
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
正投在你所读的
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
带,学生听读。
流,谈读诗的整
体感受。
四、整体感知
(2)各组选
代表全班交流,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 概说诗意。
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
3.教师选一
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 个朗读水平较好
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 的同学读诗歌,
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 其他同学边听边
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 想,想像诗歌描
母亲
孩子 (金色花——
祷告
散发香气
读书
投影书页
拿灯(去牛棚) 恢复原形
教
组长查
学
阅
感
悟
纯真的 母子之爱
三、感悟诗歌: 1. 教师导语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
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 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生:因为他沐浴着母爱。} 爱是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
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 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 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 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 就是瞒着妈妈。)
③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 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 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参与指导,注重鼓 励。 四、拓展训练: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如涓涓细流时时哺育着我们,现在请 同学们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 (尝试写诗,教导作指导,进行鼓励性评价。) 五、课文小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 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 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 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 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诵读的本 文。
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
美。“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
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
点,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
一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和
学生听读、
省略号的停顿再长一些。”对 练读、试读
于标点符号处的停顿,我们容
学生通过比
易判断,那么无标点符号的地 较提高朗读水平
方,又如何停顿呢?我们要明
1.学生齐读
白的是,诗歌有其特定的节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 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诗歌 诵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 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 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 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 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 判断。
学生结合教 师提示体悟本诗 的朗读技巧
调整 与思
考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
定诗句的停顿。诗歌诵读,需
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
三、字词加油站
悴》等,散文有
并蒂:指两朵花并排地长 《笑》《往事》
教学难 点
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 法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 源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与思
考
一、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 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
师生互动
生1、“羊有跪乳 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生2、“慈母手中 线,游子身上衣……
情,所心在中外文学史上,母 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 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 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 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 有关母爱的语句。
家。一生创作丰 富,早期作品有 诗集《暮歌》、 《晨歌》和剧本 《修道士》、 《国王和国后》 等。著名散文诗 集有《吉檀迦 利》、《新月 集》、《园丁 集》、《飞鸟 集》等。诗歌格 调清新,具有民 族风格,带有神 秘色彩和感伤情 调。一九一三年 获诺贝尔文学 奖。其创作对印 度文学的发展影 响很大,对中国 诗特别是散文诗 影响也是广泛 的。他还擅长作
地方”都是为了
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 什么?
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
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
来一些幸福。
教师明确:诗歌第二节,
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
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
(3)妈妈为
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 什么反而责怪孩
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 子?还骂“你这
旦见了孩子,自然又惊又喜, 坏孩子”是什么
母子情深 (3)、孩子为妈妈做了好事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 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 是瞒着妈妈。 (4)、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明确: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 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 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学科
文
语授 级
课
班
七 (1)
教授者
课题
课时
荷叶 母亲
安排
两课时
课 新授 型课
知识 1.了解本课中两位作家及代表作品。2、正确、流
目标 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三 维 目
能力 1.理解两首诗的思想内容。2.抓住诗歌的意象赏 目标 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3、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标
情感 目标
诗歌展示、歌颂母爱。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 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 至爱的母亲。
教
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 绘的内容和意
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 境,体会诗的诗
学
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情幽意。
学生思考教
过
师设置的问题:
(1)为什
程
么“我”想变成
4.教师可设置问题
一朵金色花?为
设
教师明确:“我”想变成 了好玩吗?为了
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 跟妈妈捉迷藏
计
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 吗?为了实现自
嗔怪孩子。嗔怪中透出的是至 口吻?孩子为什
真的母爱。
么不告诉妈妈自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 己做了不少好
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 事?
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
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
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
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五、深入探究
教师明确:金色花,印度 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 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 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 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 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 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 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 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 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 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 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 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 等为宜。”如《金色花》可稍 快一些。在同一首诗歌当中,
曲和绘画,所作 歌曲《人民的意 志》一九五○年 被定为印度国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