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性皮肤病PPT课件

病毒性皮肤病PPT课件

3.有明显神经痛,可 放射至无皮疹区域
4.多可获终身免疫, 不复发
• 单纯疱疹: 1.皮肤粘膜交界处
2.红斑基础上出现1-2 簇米粒大小水疱, 疱壁易破形成糜烂
3.水疱局部有痒痛或 灼热感
4.容易复发
39
单纯疱疹治疗原则
• 缩短病程 • 防止感染和并发症 • 减少复发
40

41

•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所引起的皮肤病。
26
内用疗法
•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
–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 –老年患者 –在发病早期(3~5天之内) –小剂量口服强的松30~40mg/日 –短疗程使用(5~7天) –对减轻神经炎症及止痛,预防后遗神经痛的
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27
内用疗法
泛发严重病例
–除上述措施外,还可应用
• 干扰素 • 丙种球蛋白
24
内用疗法
• 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 0.2g,5次/日 对病变广泛、严重病例可静脉滴注 5mg/kg,每8小时一次
–法昔洛韦 0.25g,3次/日, 连服7~10天
25
内用疗法
• 止痛、保护神经
–镇痛药:消炎痛、颅痛定、曲马多等 –可同时应用镇静药物,协同止痛作用 –B族维生素:Vit.B1、Vit.B12 等 –疼痛严重者可试用神经节封闭治疗
• 预后:
有自限性,一般1~2周可自愈。容易在原位复发
35
单纯疱疹临床表现
36
单纯疱疹临床表现
37
单纯疱疹诊断要点
• 群集性小水疱 • 好发于皮肤粘
膜交界处 • 易于复发
38
鉴别诊断
• 带状疱疹:
1.沿神经带状分布, 单侧分布,不过体 表中线
2.集簇性绿豆大小红 斑、水疱,中央可 有脐窝。顶端可见 紫蓝色点
• 单侧分布, 不过中线
• 有明显的神 经痛
21
鉴别诊断
• 带状疱疹: 1.沿神经带状分布,
单侧分布,不过体 表中线
2.集簇性绿豆大小红 斑、水疱,中央可 有脐窝。顶端可见 紫蓝色点
3.有明显神经痛,可 放射至无皮疹区域
4.多可获终身免疫, 不复发
• 单纯疱疹: 1.皮肤粘膜交界处
2.红斑基础上出现1-2 簇米粒大小水疱, 疱壁易破形成糜烂
28
外用疗法
1.可用有收敛作用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 等。有继发感染,可外用或口服抗生素 制剂。
2.伴有眼损害者,应及时请眼科会诊,局 部滴用抗病毒类眼药水、眼药膏等。
29
物理治疗
30
单纯疱疹
3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单纯疱疹病毒
–HSV-Ⅰ型 –HSV-Ⅱ型
3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传染途径:
–HSV携带者的口、 鼻分泌物、粪便等
病毒性皮肤病
1
病毒性皮肤病
2
病毒性皮肤病
1.新生物型 2.疱疹型 3.红斑发疹型
3
带状疱疹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感染人体
水痘
血行传播
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隐性感染)
带状疱疹(沿周围神经传播到皮肤)
5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 前驱期: 1~4天,低热,全身不适等
6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 皮损特点:
如用小刀刮去 表面角质层, 表面可见出血 点,或微量血 凝固后的小黑 点。
–集簇性米粒、绿豆大小的红斑、水 疱,水疱中央可有脐窝,疱液清亮
–部分水疱顶可呈紫蓝色点 –重者出现血疱、坏死或溃疡 –结痂愈合后遗留色素பைடு நூலகம்着斑
7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8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9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10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11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 好发部位:
–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中线 –沿周围神经支配节段呈带状排列 –最常见部位:肋间神经、颈神经(多
• 不同的HPV亚型感染可引起不同的临 床表现类型
42
临床分型
• 寻常疣 • 扁平疣 • 跖疣 • 尖锐湿疣
43
寻常疣临床表现
44
寻常疣临床表现
45
寻常疣临床表现
46
寻常疣临床表现
47
跖疣临床表现
48
跖疣临床表现
49
扁平疣临床表现
50
好发部位
寻常疣
跖疣
手背、手指、 足底 足缘等处。
见2、3、4颈椎)、三叉神经、腰 骶部神经等,亦可见于其他部位
12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13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14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 自觉症状: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 –自觉疼痛或皮肤敏感 –可在皮疹前发生(容易误诊为其他疾
病)或伴随皮疹出现 –部分患者在皮疹消退后,可持续数月
或更久
15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 不全性或顿挫性带状疱疹
–个别病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 典型水疱,或仅表现为局部神经痛
• 大疱性带状疱疹 • 出血性带状疱疹 • 泛发性带状疱疹
16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 并发症:
– 病毒性角膜炎 – Ramsay-Hunt综合症 – 肺炎 – 脑炎
17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 Ramsay-Hunt 综合症:
扁平疣
面部、手背、 颈、胸部、前 臂、腿的屈侧
皮损特点
由小丘疹渐增 由 角 质 小 丘 疹 针头至黄豆大 大为黄豆大小 发 展 而 来 黄 色 小扁平光滑丘 或更大。表面 斑 块 或 扁 平 丘 疹,呈圆形或 粗糙、角化、 疹 , 表 面 粗 糙 类圆形,皮色, 界清、质硬, 不 平 , 周 围 有 数目较多。 皮色或灰黄色。 增 厚 的 角 质 环 。Koebner现象。
–鼻、咽、眼结膜 及生殖器粘膜或皮 肤破损处
33
单纯疱疹临床表现
• 原发性单纯疱疹 • 复发性单纯疱疹
34
单纯疱疹临床表现
• 好发部位:
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唇缘、口角、鼻孔周围等
• 皮损性质:
红斑基础上出现的群集性米粒大小水疱,1至2簇, 疱液清,疱壁薄,易破溃
• 自觉症状:
可有局部皮肤灼热或痒痛 原发者可合并有发热、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大 等症状
病毒侵犯膝状 神经节,影响 面神经的运动 和感觉纤维, 产生面瘫、耳 痛及外耳道疱 疹三联症。
18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 预后:
– 儿童及青年人病程约2~3周 – 老年人约3~4周 – 部分老年患者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
之久
19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20
带状疱疹诊断要点
• 群集簇状小 水疱
• 沿神经带状 排列
3.水疱局部有痒痛或 灼热感
4.容易复发
22
鉴别诊断
• 病程早期或顿挫型应与其他疾病鉴别
–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肩颈痛 – 青光眼 – 牙痛 – 心绞痛 – 胸膜炎、胸痛 – 原发性肋间神经痛 – 溃疡病、胆绞痛、肾绞痛、阑尾炎 – 腰腿痛
23
带状疱疹治疗原则
• 止痛 • 缩短病程 • 防止继发感染 • 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