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 PPT
《决议》主要内容
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决定 主要根据毛泽东发言的内容,委托张闻天起草《中 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这个 决议起草后于“一九三五年二月八日政治局会议通 过”,2月16日中央油印印发了这个决议。
《决议》指出,政治上,“左”倾机 会主义者提出“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 大”,没有利用敌人内部的第一矛盾冲 突,拒绝援助福建事变,丧失了打破 “围剿”的良机。 《决议》提出,在战略转变和实行突 围问题上,“左”倾机会主义者同样 犯了原则错误,“在苏区内同敌人拼 命抗战、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 退出苏区变成了一种恐慌失措的逃跑 的与搬家式的行动。在干部中群众中 关于这种战略转变没有解释,组织庞 大的后方机关使红军作战受到困难, 使所有的部队变成掩护队。
毛泽东
王稼祥
周恩来
主 要 参 会 人 物
博古
张闻天
朱德
主要内容
遵义会议主要作 出四项决定:
1.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2、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 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 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是下最 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不久,决定毛泽东为周恩来的军事 指挥上的帮助者;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随后, 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又 称军事指挥小组),周恩来任团长。
《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 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 征途中的扎西会议上通过。
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会议 结果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 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 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 中的领导地位。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一致决定改变黎平 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北根据地的 决议,改为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 北根据地。
《决议》提出,在领导作风上, “米夫同志恶劣的领导方式”,在 军委内造成了不正常现象,博古同 志不但不批评纠正、反而支持。他 们的错误是“严重的政治错误”。 《决议》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 的军事路线,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 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要求红军 迅速完成从阵地作到运动战的转变, 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为创建 新的根据地而斗争。
启示
遵义会议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把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 时俱进地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 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遵义会议二十五周年”纪念邮票, 便是有两种印刷版本的第一套邮票。 这套邮票,1960年1月25日发行, 编号纪74,全套3枚。邮票第一枚 “遵义会议会址”和第三枚“强渡 金沙江”采用的是雕刻版印刷,而 第二枚“在毛泽东给旗帜下永远胜 利地前进”则采用的是影写版印刷。 这是中国第一套有两种印刷版本的 邮票。第三枚“强渡金沙江”的图 案采用了中国画家张漾兮和庄子曼 创作了油画,画面再现了红军战士 渡江的战斗场面,显现了中国工农 红军的顽强性格和英勇精神。
红色记忆
——遵义会议
史 背 景
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 机日益严重,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 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 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 领导的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3年9月,蒋介石调 集约50万兵力,围攻中央 革命根据地,由于王明等 “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领导,实行进攻中的冒险 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红军 苦战一年也未能打破敌人 的“围剿”。1934年10月, 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被迫 撤出根据地,开始长征。
惨痛的教训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红军和根据地 损失了90%,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几乎 损失了100%。 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 共产国际有关系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 德,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在强 渡湘江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 到3万多人。
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根据毛泽东建 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 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1985年11月15日,为 纪念遵义会议召开50周年, 邮电部发行“遵义会议50 周年”纪念邮票,编号 J107,全套2枚。邮票第一 枚“遵义会议”再现了遵义 会议会场。第二枚“红军胜 利到达陕北”,喻示了遵义 会议的重要性。
主讲:周怡 周卫涛 PPT制作:陈璐瑶 史学婷 倪 杨 资料收集:黄歌星 沈诗怡 李垚 视频剪辑:钱琳裕
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第一次重要会议。 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 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 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 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 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 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 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 能力,是中国共产党 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