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Ⅰ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答案1

Ⅰ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答案1

Ⅰ级窑操作员考试试题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9分)1、熟料中CaO经高温煅烧后一部分不能完全化合,而是以游离形式存在,这种经高温煅烧后不能完全化合的CaO是熟料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因素。

2、铝氧率决定了熟料中熔剂矿物 C3A 与 C4AF 的比例,铝氧率高,熟料中C3A多,则液相粘度增大,物料难烧; 反之,液相中质点易于扩散,对C3S 形成有利,但烧结范围变窄,易结大块,不利于操作。

3、SM增大,熟料中熔剂矿物减少。

4、海螺干法线进厂原煤全硫控制指标为:≤1.0% 。

5、螺纹的牙型有三角形、矩形、梯形和圆形等。

6、螺纹按旋转方向分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

7、游标卡尺的精度分 0.02 mm、 0.05 mm和0.10mm三种。

8、电气常用的脉冲信号波形有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

9、功率函数表的量程包括电流、电压和功率三种。

10、过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规定。

11、回转窑密封装臵的基本型式有迷宫式、接触式、填料式和气封式四种。

12、原燃材料有害成份主要有MgO 、Na2O 、K2O、 SO3 石英或燧石等。

13、在中控室工业微机操作键盘上“OBJECT”代表目标画面,“PRINTER”代表打印机,“MAN”代表人工手动。

14、HRC是洛化硬度符号,HB是布化硬度符号。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1分)1、C3A其晶形随冷却速度而异,一般快冷呈点滴状,慢冷呈矩形,又称 D 。

A.A矿B.B矿C.C矿D.黑色中间相2、旋窑生产用煤时,为了控制火焰的形状和高温带长度,要求煤具有较高的 D ,以用 D 为宜。

A、发热量无烟煤B、挥发份无烟煤C、发热量烟煤D、挥发份烟煤3、 C 决定了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熔剂矿物的比例。

A.LSFB.KHC.SMD.IM4、某熟料化学成份中Al2O3含量为5.0%,Fe2O3含量为4.0%,则该熟料中C3A含量为:A %。

A、6.49 B.8.85 C.6.85 D.2.155、通常控制熟料的水化热,主要控制熟料中的 C 和 C 两种矿物。

A、C3A C2SB、C2S C3SC、C3S C3AD、C4AF C3S6、二进制数1011101等于十进制的 B 。

A.92B.93C.94D.957、同步电动机定子的磁极数比转子的磁极数 C 。

A.多B.少C.相等8、工艺基准按其功用的不同,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 C 基准三种。

A.粗B.精C.装配9、影响预热器传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为:( D )A.停留时间、分散度、撒料板位臵B.停留时间、撒料板位臵、三次风温C.分散度、不同的炉型、风速D.停留时间、物料分散度、物料气流温度10、DCS的中文含义是集散控制系统完成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主要由( B )组成。

A.中控、现场、电气室B.管理操作层、控制层、网络层C.工程师站、操作站、电气室11、入窑生料中,CaO的含量一般为:( D )A.60—66%B.50—60%C.20—25%D.42—47%三、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1、熟料中MgO含量少时对熟料性能无明显影响。

(√)2、熟料中的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aO和SiO2。

(×)3、熟料f-CaO的过程控制指标应严于商品熟料的f-CaO技术要求。

(√)4、熟料煅烧过程中煤灰份升高时,熟料KH也会同时升高。

(×)5、熟料中β- C2S转变为γ-C2S有利于熟料强度的提高。

(×)6、熟料SM升高时,熟料煅烧时液相量不会减少。

(×)7、线性电路中的功率也可以应用叠加原理来计算。

(×)8、三相异步电动机按其结构可分为笼型、绕线型和电磁型。

(×)9、金属经过冷加工后,强度、塑性将提高,而硬度则下降,简称冷硬现象。

(×)10、一般用温度计等测量仪测得的机壳表面温度要比内部实际温度低10 O C左右。

(×)四、名词解释(每空3分,共15分)1、水泥熟料2、荷重软化点3、水硬率4、活性混合材5、水泥的标号1、凡以适成份的生料,经过高温煅烧,使之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块料称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熟料。

2、是指耐火材料在高温下对压力的抵抗性能。

3、是指熟料中氧化钙与酸性氧化物之和的质量百分数的比值,以HM或m表示。

4、是指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混合材料。

5、是按水泥28天抗压强度数值划分的水泥等级标准。

五、简答题(每空4分,共32分)1、什么是熟料KH值及计算公试?答:①KH表示熟料中SiO2被饱和成C3S程度。

或②KH既水泥中总的CaO减去饱合酸性氧化物所须的CaO,剩下的与SiO2化合的CaO 的含量和理论上SiO2全部化合成C3S所需的CaO的含量比。

2、熟料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答:A、人的操作 B、生料的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质 C、燃料的种类和质量 D、煅烧物料的温度 E、物料在烧成带所持续的时间 F、熟料的冷却速度等3、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熟料中的f-CaO?答:f-CaO是水泥熟料的有害成份,因为在烧成温度下,生成的f-CaO晶体颗粒,呈死烧状态,水化速度很慢,在水泥水化、硬化,并有一定强度后f-CaO才开始水化。

产生体积膨胀,致使水泥石强度下降、开裂,甚至崩溃,造成安定性不良。

因此必须控制熟料中的f-CaO。

4、什么是烧失量?海螺商品熟料烧失量的技术要求多少?答:烧失量是物料在一定高温灼烧状态下产生一系列化合及分解反应增加和减少的物质的代数和。

≤1.50%5、电收尘的工作原理答:以静电净化法进行收捕烟气中粉尘的装臵,当沉淀极与电晕极间通入高压直流电时,在电极空间产生阴、阳离子,并作用于通过静电场的废气粉尘离子表面,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其极性相反的电极移动,并沉积于电极上,达到收尘目的,利用振打装臵锤击两极,使粘附在两上的粉尘抖落。

6、1、列出影响分解炉温度的因素。

答:A喂料量多少与喂煤量匹配; B喂煤量与用风量匹配; C生料成份;D喂煤的质量指标; E窑尾温度及通风量; F三次风温及通风量7、回转窑内物料固相反应速度决定因素有哪些?答:A生料细度; B生料均匀性; C物料中晶体性质是否有缺陷; D煅烧温度8、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强度、刚度?答:A强度指金属材料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对变形和破裂抵抗的能力 B刚度指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五、论述题(共23分)1、影响回转窑热工制度的因素有哪些?(5分)答:生料成份发生变化和波动较大,使耐火性改变;喂料不均,操作上风煤未能及时调节造成窑温波动;煤粉质量发生改变或喂煤不均,加减煤不及时;风煤配合不当,煤粉不完成燃烧;排风不合理,过小过大或变动频繁,使物料预热不均;燃烧器位臵不当;喂料量与窑速不对应;掉大量窑皮时,操作不及时;操作不统一。

2、影响回转窑实物煤耗的因素有哪些及降低的措施?(6分)答: A、计量 B、煤质 C、散热 D、操作控制 E、余热 F、设备3、窑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及根据耐火材料在窑内使用的部位不同,回转窑对窑砖的主要要求有那些?(7分)答:作用----A. 减少高温气体与物料对筒体化学侵蚀与机械磨损,保护窑壳。

B. 充当传热介质窑砖可从气体中吸收一部份热量,以不同的传导及辐射方式传给物料。

C. 窑砖也可以隔热保温,减少窑体热损失等。

要求:1. 耐高温性强窑内不管烧成状况的好坏,窑内温度都在1000多度以上,这就要求耐火砖在高温下不能溶化,在溶点之下还要保持有一定的强度。

同时还要有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仍有固定的容积等特性。

2. 热振稳定性好,即抵抗窑温剧烈变化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好。

在停窑、开窑以及旋窑运转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窑内的温度变化都比较大,这就要求窑砖在温度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不能有龟裂或者是剥落的情况。

这也要求在操作时尽量使窑温稳定一些。

3. 抗化学侵蚀性强在旋窑内烧成时,所形成的灰份、溶渣、蒸气均会对窑砖产生很大的侵蚀4. 耐磨性及机械强度好窑内熟料的滑动及气流中粉尘的磨擦,均会对窑砖造成很大的磨损。

尤其是开窑的初期,窑内还没有窑皮保护时更是如此。

窑砖还要承受高温时的膨胀应力及窑壳椭圆变形所造成的应力。

要求窑砖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5. 窑砖具有良好的挂窑皮性能窑皮挂在窑砖上,对窑砖有很大的保护作用,如果窑砖具有良好的挂窑皮性能并且窑皮也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可以使窑砖不受侵蚀与磨损。

6. 孔隙率要低如果气孔率高会造成腐蚀性的窑气渗透入窑砖中凝结,毁坏窑砖,特别是碱性气体更是如此。

7. 热膨胀安定性要好。

窑壳的热膨胀系数虽大于窑砖的热膨胀系数。

但是窑壳温度一般都在280-450度左右,而窑砖的温度一般都在800度以上,在烧成带的地方其温度有1300多度。

这样窑砖的热膨胀还是比窑壳要大,窑砖容易受压应力造成剥落。

4、已知熟料的平均热耗为3000kJ/kg熟料,煤的发热量为23000 kJ/kg煤,煤的灰份为25%,求熟料中的煤灰掺入量?(5分)答:P=3000/23000=13.04%则煤灰掺入量Q=13.04×23.0=3.0kg煤灰/100kg熟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