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点58 酸碱中和滴定-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题(解析版)

考点58 酸碱中和滴定-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题(解析版)

考点五十八酸碱中和滴定1.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0.10 mol·L-1NaOH溶液B.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C.除去CO中的CO2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答案】C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答案】B【解析】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故A叙述正确;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接触试管内壁,容易造成试剂污染,故B叙述错误;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可以使残余在滴定管的尖嘴的液体进入到锥形瓶,避免造成误差,故C叙述正确;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故D叙述正确。

学科&网3.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正确的是()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用广泛pH试纸测得该无色溶液的pH为2.3C.用干燥、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用干燥、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量的pH结果一定偏低【答案】C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B.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c(OH-)相等C.在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CH3COOH溶液,c(Cl-)=c(CH3COO-)D.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洗净碱式滴定管后直接取标准KOH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定结果偏高【答案】B【解析】A. 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如100ºC时,pH=6为中性溶液,pH<7可能为碱性溶液,故A说法正确;B. 氨水是弱碱,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和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中c(OH-)大于氨水,故B说法错误;C. 在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CH3COOH溶液,c(H+)和分别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分别有c(Cl-)+ c(OH-)= c(H+),c(CH3COO-) + c(OH-)= c(H+),因此c(Cl-)=c(CH3COO-),故C说法正确;D. 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洗净碱式滴定管后直接取标准KOH溶液进行滴定,则标准KOH溶液的浓度偏小,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多,则测定结果偏高,故D说法正确。

学科&网5.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进行焰色反应时,用铜丝蘸取某碱金属盐溶液灼烧,观察火焰颜色B.用标准盐酸来滴定氨水测定其浓度时,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C.蒸发结晶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液体至大部分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测定溶液pH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干燥pH试纸上,然后比色【答案】A【解析】A. 因为铜丝灼烧火焰有颜色,可能会覆盖碱金属火焰的颜色,所以做焰色反应时,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盐溶液灼烧,观察火焰颜色,故A错误;B. 用标准盐酸来滴定氨水所得的溶液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所以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是正确的,故B正确;C. 蒸发结晶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液体至大部分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符合操作原理,故C正确;D. 测定溶液pH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干燥pH试纸上,然后比色符合操作,故D正确。

6.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A.取20.00 mL盐酸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称取高锰酸钾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D.配制浓度为0.010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答案】B7.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有错误..的是()A.观察Fe(OH)2的生成B.除去CO中的CO2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D.25 mL滴定管读数为11.80 mL【答案】C【解析】A.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要隔绝空气,植物油和水不互溶,且密度小于水,所以用植物油能隔绝空气,所以能实现实验目的,故A正确;B. 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被吸收,一氧化碳不能,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中的CO2,故B正确;C.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作稀释或溶解药品的仪器,应该用烧杯溶解硝酸钠,然后等溶液冷却到室温,再将硝酸钠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故C错误;D.滴定管的读数需要精确到0.01mL,根据图示,滴定管读数为11.80 mL,故D正确;故选C。

学科&网8.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25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mLB.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洗净碱式滴定管后直接取标准KOH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定结果偏低C.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含有NaOH杂质,则测定结果偏高D.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标准的KOH溶液时,若读取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答案】D9.已知某NaOH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①称量1.0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②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③用0.1000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并重复三次,每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滴定序号待测液体积(mL)滴定前滴定后1 25.00 0.50 20.602 25.00 6.00 26.003 25.00 1.10 21.00请回答:(1)滴定过程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直至滴定终点。

(2)判断滴定终点到达时的现象为________。

(3)若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b.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溅出c.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d.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4)通过计算可知该烧碱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答案】酸式滴定管活塞滴入最后一滴盐酸后,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浅红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cd80%10.为了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的纯度,准确称取M g固体样品,配成250 mL溶液。

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I:取50.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1 g方案Ⅱ:取50.00 mL上述溶液,用a mol/L 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药匙和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为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______(3)方案I中如何判别加入的氯化钡已经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方案Ⅱ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方案Ⅱ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方案Ⅱ所提供的数据,计算Na2SO3的纯度为___________。

(写成分数形式)(7)有同学模仿方案I,提出方案Ⅲ:取50.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重,得到沉淀质量为m2 g 并用方案I的方法计算结果。

根据方案Ⅲ,从理论上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低b.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高c.m1=m2,方案I和方案Ⅲ的结果一样d.方案Ⅲ不应根据方案I的方法计算(8)上述实验中,由于操作错误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方案I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b.方案I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c.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d.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答案】天平250mL的容量瓶过滤干燥(烘干)静置分层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不再产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加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1323a/40Mbdadd.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操作Ⅱ,测得生成硫酸钡质量增大,被氧化的亚硫酸钠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大,故d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d。

学科&网11.某学生用0.2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如下: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处充满液体;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下读数;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还存有少量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______(填编号)。

(2)若测定结果偏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KOH杂质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C.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又用待测液润洗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3)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_______mL。

(5)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的浓度:________mol·L-1。

标准烧碱溶液体积(mL)滴定次数待测体积(mL)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第一次20.00 0.40 20.40第二次20.00 2.00 24.10第三次20.00 4.00 24.00【答案】①ABCD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2.600.200 0或0.212.某化学课外小组为测定空气中CO2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0.1000 mol/L 和0.01000 mol/L的标准盐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