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压优秀课件

高血压优秀课件


学习交流PPT
4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报告(2007)
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形势非常严峻,我国15-69岁居 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3.2%,且随着年龄在升高。不 到1/3的高血压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所有高血压患者中只有不到1/4的患者进行药物治 疗,只有不到1/10的患者能够控制血压。
35岁以上居民有1/3的人从来没有测过血压,农村 和男性居民更低。
时放气速度、柯氏音辨认等偏差;
患者依从性好、很少有安慰剂效应; 医务人员有责任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引导。
家庭血压监测较诊所血压能更准确预测高血压患
者的预后,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应在家进行系统的血
压监测。(JAMA 2004,291∶1342)
学习交流PPT
19
高血压预防
学习交流PPT
7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肥胖: 超重: BMI 24 kg/m2 ;
肥胖:BMI 28 kg/m2
腹型肥胖:WC 男85cm;女80cm
高盐饮食: 我国北方盐摄入量15g/d,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中度饮酒:北方饮酒量较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
学习交流PPT
8
体重指数(BMI)与血压的关系
第一次发现 收缩压
≥140mmHg 和(或)
舒张压 ≥90mmHg
去除可 能引起 血压升 高的原 因3天后 复查
若高于正常, 即收缩压 ≥140mmHg和 (或) 舒张压 ≥90mmHg
有必要时建 议转诊至上 级医院,2 周内随访转 诊情况
若确诊高血压
若正常,即 收缩压 <140mmHg且舒 张压<90mmHg
学习交流PPT
5
我国不同地区高血压患病率(1991)
≥15% ≥10%~14.9% <10%
新疆
西藏
青海
黑龙江
吉林
内蒙古
辽宁 河北 北京 天津
宁夏 山西 山东
甘肃
河南 江苏
陕西
安徽 上海
湖北
浙江
四川
江西
贵州 湖南
福建
云南
广东 广西
台湾
学习交流PPT
海南
6
高血压的危害
血压水 平升高
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增加 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增加 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增加 肾脏疾病发生危险增加 大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危险增加
银柱下降约2 mmHg。
重复测量应相隔2分钟。如两次测量的读
数相差>5 mmHg,应测第三次。
学习交流PPT
16
动态血压监测适应症
1. 不同场合血压变化大 2. 白大衣高血压 3. 提示有低血压 4. 药物治疗不好
动态血压的标准
白天:<135/85mmHg 夜里:<120/75mmHg
学习交流PPT
: 为年龄标化患 病率。诊断标准统一采用 1979-80 年 标 准 , 标 准 人 口统一采用1964年全国人 口,对象均为15岁以上年 龄。
学习交流PPT
3
高血压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我国 18 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全国有高
血压患者 1.6 亿,其 中 18-59 岁的劳动力人口中有 1.1 亿人患病 。
2.5cm ➢ 听诊器位置 听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勿将听头压在袖带
下面
➢ 听诊声音变化 柯氏音第I时相和第V时相作为收缩压和舒 张压的值。柯氏音不消失者,以第IV时相(变音)的读
数定为舒张学习压交流。PPT
15
血压测量注意事项
安静休息5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
茶和咖啡,同时排空膀胱。
第一次就诊应测量双臂血压。 快速充气,以恒定速率缓慢放气,每秒水
纳入高血压患者 管理
告诉居民要保证 每年至少测量1 次血压
学习交流PPT
高危人群
建议其至少每半 年测量1次血 压,并接受医务 人员的生活方式 指导
13
测量血压的方法
1. 水银柱式 2. 气压表式 3. 电子血压计 4. 动态血压
学习交流PPT
14
血压测量标准方法
➢ 测量工具 汞柱式血压计 ➢ 正确姿势 取坐位,右肘部、血压计和心脏置于同一水平 ➢ 袖带位置 气囊应包裹80%的上臂,袖带下缘在肘弯上
10
饮酒量与高血压的关系
(%)
35
30
患 25
病 率
20
15
10
5
0 NO
女 男 合计
50-1500 1500-3000 (毫升/月)
>3000 ml
1991年全学国习交高流P血PT压45万人调查,高血压杂志1995,3:50
11
高血压的检出
机会性筛查
在诊疗过程中发现血压增高者。
利用各种公共活动场所,随时测量血压。
BMI (Kg/m2) (n)
<25
(OR)
高血压
126022
1
心梗
1676
1
脑卒中
4499
1
OR: 危险比
≥25
(OR)
≥28
(OR)
2.8
4. 8
3.1
4.0
2.6
2.9
学习交流PPT
9
食盐摄入量与收缩压的关系
124
收缩压(mmHg)
122
120
118 <6
6~
12~
≥18
盐(g/d)
学习交流PPT
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
学习交流PPT
1
患病率(%)
全国四次高血压调查患病率比较
20 18 16 14 12 10
8 6 5.11 4 2 0
1959年
17.65
13.58
9.4 7.737.5
பைடு நூலகம்
12.3
1979年 1991年 2002年
:为调查当年全 国估计患病率。各次调查 高血压诊断标准不尽相同: 1959 年 无 资 料 考 证 ; 1979-80 年 为 SBP≥141 和 / 或DBP≥91,且未考虑2周 内 服 药 情 况 ; 1991 年 为 SBP≥140 和 / 或 DBP≥90 , 或近两周内服用降压药; 2002年同1991年。
17
自测血压
部位:上臂肱动脉处。 方案:
每周测3天; 每天测2次(早晨7~8时和晚上7~8时); 每次测3遍取平均值; 血压控制较平稳者,可以每月测1~3天; 治疗方案变更或者血压极不稳定者,需要每天测量。 正常值:推荐135/85 mmHg。
学习交流PPT
18
自测血压
消除了白大衣性升压效应; 测量次数多、观察误差少; 自测血压多数采用电子血压计,不存在水银血压计测量
重点人群筛查
在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对35岁以上的首诊患者应测量血压;
高危人群筛查。
健康体检筛查
通过各类从业人员体检、单位及个人健康体检等测量血压。
其他
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基线调查、高血压筛查、义诊等进行血
学习交流PPT
12
社区高血压筛查流程图
辖区内35岁 及以上常住 居民,每年 在其第一次 到乡镇卫生 院、村卫生 室、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 (站)就诊 时为其测量 血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