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的重要性
寄生虫是养猪场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也是对养猪场危害最大的因素。
成虫与猪争夺营养成分,幼虫造成猪营养吸收不良,移行幼虫破坏猪的肠壁、肝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诱发肺炎、肠炎、血样腹泻、痢疾、溃疡、贫血等,造成的损失达猪场产值的8%,使猪的生长速度降低10%~12%,饲料利用率降低12%。
因、此,春季正是驱虫的大好时机,养殖户应该抓紧时机进行驱虫保健,做好预防保健,防患于未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虫通常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体内寄生虫通常包括蛔虫、线虫和丝虫等。
而体外寄生虫通常会包括蜱、螨(猪疥螨)以及虱和蚤等。
不同的寄生虫对于猪只造成的危害也不同。
对于体内寄生虫来讲,通常情况下会与猪只争夺营养,使得饲料利用率降低,导致患寄生虫疾病的猪极度消瘦,逐渐形成僵猪。
成虫穿入肝实质的小胆管中,造成胆管阻塞,严重者阻塞肠道,撑破肠道使肠内容物外漏,最终导致猪死亡。
寄生虫移行明显加剧流感、病毒性肺炎、立克次氏体、血样腹泻、痢疾等病的危害。
而体外寄生虫,猪被体外寄生或吸血部位受刺激,产生痒感,猪不停地啃咬痒部或躁动不安,在物体上摩擦造成皮肤出血与结痂、脱皮等皮肤损伤,引发渗出性皮炎。
传播各种疾病,如附红细胞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各种细菌、病毒病等。
据有关资料显示,寄生虫病能延迟猪上市8.6天,降低断奶窝重约5千克,增加子猪死亡率,感染母猪少产断奶仔猪每年1.5头,母猪由于产后体重下降,推迟发情。
不管是猪只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的寄生虫,它们在致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症状及危害都是渐进、缓慢的,一般不会象细菌性、病毒性疾病那样来的快速、突然。
但是寄生虫感染对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极大,因此经常会把寄生虫当做是养猪业利润的“隐形杀手”。
因此,我们在养猪过程中不能够忽视寄生虫对猪只养殖的危害,把驱虫工作做好,对于控制猪只寄生虫病、提高养猪业效益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猪药
防止措施:
如何科学、有效地驱虫呢?我们先了解一下体内寄生虫蛔虫的发育史,由虫卵发育到Ⅰ期幼虫需要10天左右,由Ⅰ期幼虫到Ⅱ期幼虫需4天左右,养殖业由Ⅱ期幼虫到感染性虫卵需21天~35天,然后被猪摄食,进入小肠,再经过1天~2天移行进入肝脏,再经过4天~11天发育成Ⅲ期幼虫,然后进入心脏、肺脏,再经过6天~13天发育成Ⅳ期幼虫。
然后移行至咽,通过猪的吞咽动作,再次进入肠道,发育成为成虫。
这段由虫卵发育成为成虫的时间为75天左右。
据此可判定猪三个月左右驱虫1次,较为合理。
目前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手段仍是以化学药物驱杀为主。
驱虫药物在国外一般都占兽药经销量的30%左右,畜牧业发达国家占50%左右。
国内猪驱虫多选用的药物有敌百虫、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莫西菌素、多拉菌素等。
在选择驱虫药时,既要根据畜禽种类、年龄、感染寄生虫的种属、寄生的部位等情况选择驱虫范围广、疗效高、毒性低的广谱驱虫药,又要考虑经济价值。
但是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寄生虫对此产生耐药性,所以在选择驱虫药时可选择中药制剂进行驱虫。
例如:百瑞药业巴虫克,巴虫克抗虫谱广,效果显著,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的专用驱虫药,巴虫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中药制剂:选用中药进行驱虫可使驱虫效果更佳彻底,因为中药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效果,可驱除不
同阶段的虫体;2、驱虫谱广:能彻底驱除集约化猪场中危害大的蛔虫、鞭虫、结节虫、球虫和疥螨等各种常见寄生虫。
3、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能用于包括妊娠后期母猪在内的任何阶段的猪。
4、使用方便:拌料给药,减少应激。
5、适口性好:不影响猪的采食量。
6、无残留:停留后14天各组织中检测不到药物残留,不会产生危害。
7、促进生长:有健胃、促生长的功效。
参考文献:猪药
解决方案:
驱虫后续工作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控制采取的措施越彻底效果越显著。
条件允许,在全场或分场进行同步投药治疗,同时配合环境消毒等措施,可以达到较彻底的控制效果。
条件稍差,也可以利用母猪生产由配种房到产房的封闭循环和全进全出的特点,在母猪由配种房进入产房前(约产前21天)进行驱虫,同时认真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有效防止产前母猪和仔猪受寄生虫感染,同样也可以达到控制目的。
1、环境消毒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控制除了药物的治疗以外,同时应注意加强对猪舍场地的消毒,驱虫后应及时清理粪便,堆积发酵或深埋;地面、墙壁、饲料槽应使用5%的石灰水消毒,以防止排出的虫体和虫卵又被猪只吃了而重新感染。
由于许多寄生虫病是猪食入感染性虫卵而直接感染,因此必须防止虫卵污染。
与细菌,病毒消毒有别,对饲养员的衣物、用具加热消毒。
虫卵的抵抗力较强,如猪鞭虫卵在低温、多湿的土壤中6年还有感染力。
饲养场的土壤一旦被污染,就不易根除,应切实进行猪舍和运动场的粪便处理。
因未成熟卵对干燥、高温的抵抗力弱,猪舍应做成混凝土圈面,最好是向阳光。
清扫猪粪,堆积高温发酵杀灭虫卵,减少猪体以外的寄生虫对治疗猪的再次感染,是寄生虫病控制的重要环节。
2、提供均衡营养物质
应根据猪的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物质,以提高猪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每次饲喂的饲料应清洁、新鲜,严防霉烂、污染。
水生植物要洗干净后才可饲喂。
要保护好猪场饮水水源,粪堆、垃圾等应远离水源,确保水质清洁。
3、治疗效果的巩固
注意仔细观察驱虫效果,给猪驱虫时,应该仔细观察粪便中有无虫体排出。
治疗消毒措施采取得越彻底,寄生虫病控制效果越显著,经过连续几年控制之后,便可达到猪场寄生虫净化。
为了巩固疗效,特别对外面引入的猪,一定要先驱虫,再隔离一段时间后方可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