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经济时代——中国的抉择
在2007年8月9号和10号的时候出现了次贷危机,欧洲央行受到了非常大的银行提款压力,一天之内存款就消失了950亿欧元,在这场危机中我们看到雷曼兄弟破产,这家有158年历史,历经美国内战、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911”袭击和一次收购的公司,一直屹立不倒,最终倒在了自己对次贷危机的误判上,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一夜之间,风光无限的华尔街变成了哀鸿遍野的屠宰场,紧接着,美林、美国国际集团、高盛公司、摩根大通相继转为美国银行控股的公司。
次贷危机已使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全部历经巨变,华尔街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10月商品能源崩盘,世界股市崩盘,世界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然后是欧洲的债务危机,许多国际银行都遭到了评级下降的命运,只要一部走错,对整个欧盟来说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欧洲来说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个财政部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不像美国的财政部,有相应的预算权利,欧洲目前没能发挥像美国财政部一样的作用的机构。
在欧洲,目前成立了自己的欧元区,但是只能控制GDP的2%的预算权而已
2012年的中国经济要何去何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发展的逻辑没有变。
蒙代尔说,从出口、投资和消费来看,中国今后的国际经济形势是确定的,“中国过去10年中的经济表现让人目瞪口呆,非常棒。
”,中国未来10年已经不可能复制过去10年的增长速度,增速会放缓。
他建议,中国未来要做的就是通过提高家庭收入的方式来提振国内消费。
,中国目前首先需要在人民币和美元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制,或维持缓步升值;同时,中国需要制定更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第三,中国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消费占GDP的比重,从而拉动国内有效需求,进一步从国际市场中进口更多的商品。
中国如何在危机中把握机遇呢?
对内首先要保证国内的稳定,主要保证国内的粮食安全,使粮食的供给能够满足国内市场对粮食的基本需求,在国际上不会被国外的大型食品公司所控制,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
另外加大力度惩治贪官和扩大社会保障和福利人群也是保持稳定的主要做法。
其次扩大内需,如果中国有三亿人象美国人那样消费,中国就不止是世界工厂,更是世界市场了,这是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减免退还各种税收让中国人富起来增加消费。
再次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转型。
政府的四万亿投资中大部分用兴建“铁公机(铁路、公路、飞机场)”,短期虽然花钱,长期必将造福于民,而且在经济危机中增加了大量就业机会。
中国的制造业如钢铁、汽车、电脑等产业的大多核心技术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往这些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但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国外大批竞争企业破产、被收购,这是中国企业推动核心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的最好时刻,也是中国品牌企业实现扩张的最佳时期。
在对外措施上,为了防止有些国家利用发动战争来摆脱金融危机,我国应有效建立军事威慑和核武器威慑。
第二,直接要求结算货币多样化,加快人民币走出去的速度,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提升国家话语权和逐渐掌握规则制定权,让人民币正在成为世界货币。
第三,全世界范围内买资源和技术。
中国有将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可以利用金融危机各国经济衰退来购买油第四,趁机捞取或换取政治利益。
去年5月,台湾在美国的影响下使大陆谈了
30年的“三通”出乎意料的顺利得到实现,因为中国现如今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拥有最大的美国国债和债券。
在达赖和人权方面中国同样可以换取支持。
对待金融危机,温总理曾说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只要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让大多数人享受更多的利益,不丧失信心,只要我们教育还在,那么我国经济将在后经济危机的寒冬中绽放出更艳丽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