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十大误导心理事件【编者按】心理世界神秘难测,人们期待着心理学家能解决所有麻烦,这种想法催生了很多理论,但有人过于急着把不完备的想法付诸实践,结果是全世界跟着疯狂,这算不算另一种迷信?本文摘自心理网站“现代心理学”。
V 34]5J sQmn<Y t写在前面vM /D7YS:心理健康领域偶尔会孕育和发展出一些完全疯狂的想法。
例如,18世纪和19世纪的医师基于相同的人性异常理论,使他们的精神病患者承受了怪异而残暴的治疗。
他们设法打击精神分裂症患者,使其“重新恢复本我意识”。
T# G (&0J5比如,医生们会让病患流血直到他们昏迷,或者蒙住他们的双眼,让他们通过一个活盖落入寒冷的水中,这就是所谓“令人惊讶的浴室”。
这种“创意”不可能具有任何实际的治疗价值。
8# ~x6\!b本世纪人们同样提出了一些令人质疑的理论和技术。
例如在90年代,大批从业者试图和言语有困难的孩子进行“更容易的交流”,他们的策略是将孩子的双手引到计算机键盘上。
一些孩子的表现声称他们曾经受到过性虐待,有一个孩子甚至用该方法写了一本小说。
然而,没过多久接二连三的研究就证明了这些技术的无用,所有的想法都来自于那些推动者而非孩子。
w }QU;rl8q但不幸地是,无论反对的证据多么有力,人们仍然经常坚持错误的观念,包括这个“更容易的交流”技术。
在这里,我们列举了十个心理健康行业中尚延用的观点。
有些时候它们的影响是好的;而有时,当把它们应用到实践中,就会伤害很多人。
y e1h cQzJa , kN|m一.模糊之间探测人的内心? Sg} ] 5Mn`+oMe\wYR$r在30年代,因研究白鼠和鸽子而闻名的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发明了言语随机抽样演示器,这一装置无疑受到很多心理分析学者的欢迎。
每分78转的录音向听众播放了模糊不清的短语,由听众来分析内容。
b MpC QyzQ^KqLH假如你听到一些奇怪的发音,你会联想到什么样的单词呢?可能会联想到各种各样的短语。
投射测验——是一种强迫人们对模糊的线索进行解释的测验,心理分析学者相信诸如此类的测验能够通向患者的无意识世界。
毕竟,我们推测对同一种声音做出不同解释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不同的。
斯金纳的测验并未流行,但其他的测验得到流传。
最著名的是在19世纪初期,由瑞士精神病学家赫尔曼罗夏为评估人格特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的对称墨迹图。
早期的词语联想测验也被认为是一种投射测验,该测验要求患者对普通词汇做出快速反应。
kdH-P v=/U@`6 db对这些测验的早期评价称赞它们是对人格的“十分安全的X光射线”,然而最终人们发现投射测验的回答有可能随环境、指导语和记录者的改变而变化。
如果不同的实验室技术产生了显著不同的X射线,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这种测试。
但投射测验至今仍被临床治疗师广泛的运用。
近期对投射测验的评论认为,与直接询问来访者这种更实际的方法相比,它揭示的信息更少。
Pq :GvM`s&7,gWy}BE二.记忆恢复的是谁的记忆 aZMMcdJ0vCi } L19世纪80年代中期,帕特丽夏在接受抑郁症的治疗中经历了一种恐怖的体验。
她的治疗师使用催眠和药物治疗帮助她恢复自己在童年受虐待的记忆——诸如拷打,食人,甚至参加了充满杀戮的祭祀。
她还被告之自己有300种交替出现的人格。
帕特丽夏就医两年,病情并没有改善。
*[ eh0 $'y?(s +最后她开始怀疑自己“恢复”的记忆是不是真的?她控告她的治疗师及其助手和他们所在的医院,最终获得一千多万美元的赔偿。
=A, 6KY=E+ h$) l/>:帕特丽夏是80年代“记忆恢复”热潮中的受害者。
激进的治疗师鼓励来访者回忆压抑的童年被虐经历。
从1985年到2000年,引发了超过800起对“虐待者”的诉讼。
其中很多以驳回告终,但有一些却导致了自杀。
Lit@m2 {\QJaF6 >m大多数案件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许多原告在稍后就被释放了。
但是,如果这些“被恢复的记忆”是不正确的,那它们是从哪来的呢?为什么患者会接受这些记忆的真实性?x*A_1_ AP-?ya!@"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伊丽沙白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
她对目击者证词的研究证明,记忆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
她拿一张犯罪现场的照片给受测者看,之后马上让他们描述照片上的停车标志,结果发现,很多受测者都回忆到这一标记,其实这一标记根本不存在。
YJlpP0;++l qO"换而言之,实际上,很多恢复的记忆都来源于治疗师对答案有诱导性的提问,尤其在结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以及采用催眠和暗示性的释梦,这些都很容易让患者产生看似很真实的记忆。
S0 _#h)H }OOkzwrA最近几年中,许多记忆恢复的“幸存者”在起诉他们治疗师的案件中都取得了胜利,不过因为“错误记忆综合症基金会”的支持,恢复记忆疗法仍在被使用。
gxX0$\8o 7GU JaeFe三.“严爱”被政府借用 :&#HrD[K T8K- ioL{h在19世纪70年代晚期,居高不下的犯罪率让政府领导者很头疼。
心理健康领域的“严爱”理论被他们拿来借用。
他们开始尝试建立军事化的训练营,通过严酷的纪律和严厉的管理来控制犯罪者,试图使他们变得诚实。
第一个成人营地建立于1983年,10年后,至少15个国家为成人和青少年发展了类似的训练营。
cSYW )c |tD}SYv})Ti尽管最初的报告是全是令人鼓舞的消息,但在90年代中期反映训练营虐待的小说开始面市。
在1998年,有人起诉亚利桑那州训练营的五位职员,包括一名营地护士,与一个16岁营地成员的死有关。
该死者身上有71处伤口和瘀青。
最终该营地被关闭,16名营地职员的大名被记录到国家儿童虐待者名册。
! c`K zq5cbtM NP然而,训练营罪犯的累犯率达百分之六十甚至更高,比通过温和管理的累犯率更高,这种现象很普遍。
专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严酷的纪律主要教导人们苛刻地对待自己,并把这种憎恨转化到纪律制定者身上,但这一发现对于训练营的发展已经太晚了。
几个月前国立健康研究学会开始进行全国性的“严爱”计划,但所有的评估都表明该计划并未见成效。
7 tOOrui C|wASeZ MO2四.用“我是天才”来暗示自己 c qzd9L6u~ #QvA~]著名的喜剧家加里森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故事里“所有的女性都很强壮,男人都很英俊,所有的孩子都超过平均水平”。
然而从统计学上来看,所有的孩子不可能都超过平均水平,除非他们在被自尊迷失的美国长大。
)D^.{70N2Y~6~*8-*~在19世纪60年代,“自我感觉良好”之风盛行,它已经代替了脚踏实地的做事,其中部分原因是受到纳撒尼尔《自尊心理学》的影响。
到了80年代,许多学校每周开始开设三个小时的咨询和自尊课程,一些学校提出了“每月优秀学生”的口号。
教育心理学者米雪尔提出的自尊塑造课程激励了上千种诸如“我爱我自己”的训练方法,学生们在课堂上用“我是天才”,“我很漂亮”这样的句子造句并记住它们。
Gz JLG =Maa8xo5 tIp但是,许多的研究都未能证明自尊训练能产生持久的积极效果。
从另一个角度看,仅仅对自我感觉良好不是让自我更有用的充分条件。
近来的研究表明自尊训练可能有害,因为它让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比如,有一个研究显示有高自尊的人更容易变得暴力和成为种族主义者。
YqsN#E3pffs U6o4五.“共依赖”使你越爱越错 oQgd] | vcsg-:# -gE一般地,我们认为爱和支持是美好的事物,但在19世纪80年代,一些研究滥用药物的作家和顾问声称酗酒者家人因为过多的爱而“纵容”了酒鬼的行为。
他们坚持“严爱”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V[-4cu,Ph^lW S @< j更甚者,他们认为这些酒鬼的妻子与酒鬼之间存在一种“共依赖”的关系,认为她们极可能在童年时期是性虐待的受害者,虐待降低了她们的自尊,使她们更有可能去忍受那些不值得他们关心的人。
还有些作者坚持认为所有的成人问题都是由于儿童受虐造成的。
- .A%c (|QT 9 r "vw而共依赖的定义很广,几乎代指了所有关于爱的行为或自我牺牲。
销量最好的麦乐迪的《不再互相依赖》和罗宾的《爱得太多的女人》更将这些观念强加进了公众意识,直到今天还影响广泛。
- lHSojq~Hu gexk dgM相当多的证据表示共依赖观念是完全不正确的。
在1990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酒精中毒治疗的综合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的精神病学家鲁道夫和他的同事得到明显的结论:家庭支持帮助过量酗酒者保持冷静。
而以“严爱”的名义放弃酗酒者有时会促使一种病态复发,将给家庭关系带来很大的损害。
1PWs">*(1 @Dp< Q至于儿童受虐的观点,与已有证据非常地抵触。
并不是所有产生情绪或行为问题的成人都在童年时期受到过虐待,而且也不是所有遭受过虐待的儿童都必将在成年后发展出心理问题。
NpV# z zEDSG tt/n六.莫扎特的音乐神力 I Xb]\ )@y% 4BU&>0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最优秀的,所以在过去的十年里数百万的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孩子播放莫扎特的音乐,最受欢迎的是D大调奏鸣曲。
在1993年,研究者弗朗西斯和戈登宣布为大学生播放D大调奏鸣曲能暂时提高他们的“空间推理能力”。
而且令人惊讶的是,一些学生在考卷上也表现出优势。
因此研究者推测莫扎特的音乐(而不是其他的作曲家)对大脑有积极的影响。
?sQOz[ig;ConX P\M-该研究激起了大量的产业发展,其中大部分是由音乐学者坎贝尔发动起来的,他将短语“莫扎特效应”注册成商标,他在1997年出版的相关书籍成为当时的最畅销读物。
+We_[R e`<m~; fklX S尽管有证据表明高强度的音乐训练的确可能对一般认知产生有利影响,但还没有实质上地证据表明仅仅靠听音乐——而且仅仅是莫扎特的音乐——就能产生显著的或持久的效果。
甚至早期的研究者弗朗西斯和戈登的研究仍值得怀疑,因为在1999年的重复研究中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
V-wfeaDJ w\lj.vzD-A在此之间,全国的医院向新生儿父母分发莫扎特的CD,田纳西州和乔治亚州的地方官员甚至把该实践作为本州内的强制命令。
*^j'G^n,&>LB dG`七.青春期就一定焦虑? qY D $-_ap=F!)TnJN正因为有这么多坏想法,心理学界的许多污点也必然开始暴露出来。
青春期的焦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一观点由心理学先驱霍尔在1904年提出并被广泛接受,他认为青春期是一个必然的情绪骚动期。
这也为美国的问题青少年审判系统提供了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审判系统每年会处理超过一百五十万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