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学院材料力学试卷A答案

科技学院材料力学试卷A答案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2007 — 2008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A 卷考试班级: 考试方式 :开卷[ ] 闭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 承受轴向拉伸的直杆中的最大切应力的作用面与其轴线成 C 方向。

A. 00; B. 060; C. 045; D. 030;2. 没有明显屈服平台的塑性材料,其破坏应力取材料的 B 。

A.比例极限p σ;B. 名义屈服极限2.0σ;C.强度极限b σ;D.根据需要确定。

3. 图示拉杆头和拉杆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拉杆头的剪切面积A = B 。

A.Dh πB.dh πC.4/2d π D.4/)(22d D -π4. 梁在集中力偶作用截面面处,则 C 。

A. 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无变化;B. 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折角;C. 弯矩图有突变,剪力图无变化;D. 弯矩图有突变,剪力图有折角。

5. 圆轴承受扭转变形作用,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沿半径呈 A 分布。

A.线性 B.二次抛物线 C.均匀分布 D.无规则6. 一梁拟用图示两种方式搁置,则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应力之比(σmax )a/(σmax)b 为A 。

A. 1/4B. 1/16C. 1/64D. 167. 钢材的拉压弹性模量E 的数值,大致是 B 。

A .82GP aB .210GP aC .70GP aD .1000GP a8.构件由突加荷载引起的应力,是相应静载引起应力的 B 。

题号 一 二 三 四(1) (2) (3) (4) 合计 满分2010 18 12 15 10 15 实得分班级------------------- 学号-------------- 姓名----------------- 重修标记评阅人 得分A .一倍(1=d K )B .二倍(2=d K )C .三倍(3=d K )D .四倍(4=d K )9.对于图示单元体中τmax 有下列四种答案,正确答案 是 A 。

A .100MPa ; B .0MPa ; C .50MPa ; D .200MPa 。

10.长度系数的物理意义是 C 。

A . 压杆绝对长度的大小;B .对压杆材料弹性模数的修正C .将压杆两端约束对其临界力的影响折算成杆长的影响;D .对压杆截面面积的修正。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小题2分,共10分)1.脆性材料如铸铁、混凝土、玻璃等,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相同。

( × ) 2. 受扭圆轴横截面上只有剪应力,因而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

( × ) 3.横力弯曲时,矩形截面杆件横截面上中性轴上的切应力等于零。

( × ) 4.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都和刚度无关。

( × )5. 衡量梁的弯曲变形程度的两个基本量是挠度和转角。

( √ )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划线内(每空2分,计18分)1. 工程构件正常工作的条件是 构件有足够的强度、 足够的刚度 、 足够的稳定性 。

2. 某点的应力状态如图,则主应力为:σ1=__30MPa _,σ3=__-30MPa __。

3. 图示梁在CD 段的变形称为_纯弯曲_,此段内力情况为_剪力为零,只有弯矩_。

4. 一受拉弯组合变形的圆截面钢轴,若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的直径为3d ,用第四强度理论设计的直径为4d ,则3d _=__4d 。

5. 平行移轴定理的应用条件是两轴平行,并有一轴通过截面 的形心。

评阅人 得分100M Pa100MPa a评阅人 得分四、计算题(共52分)1.矩形截面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

已知:m l 4=,3/2/=h b ,m kN q /10=,[]MPa 10=σ,试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12分)解:1)外力分析 2)内力分析:作M 图2410102232max⨯⨯==ql Mm N ∙⨯=4108 (3分)3)[]σmax26M h b W z ≥⨯=(2分) 即6421010108496⨯⨯≥⨯b b ;mm m b 277277.0=≥(2分)mm m h 416416.0=≥ (2分) (图3分).2、如图所示,托架中杆AB 的直径d=40mm ,长l =800mm ,b=300mm ,两端可视为铰支,材料为Q235钢,弹性模量E=2×105MPa ,比例极限MPa p 200=σ,屈服极限 MPa s 240=σ(直线经验公式常数:a=304MPa,b=1.12MPa)。

若已知工作载荷F =70kN ,并要求杆AB 的稳定安全系数[]2=w n ,试问该托架安全否?(15分)评阅人 得分评阅人 得分CABF2b bl解:mm AC 1.52960080022=-=1) 以CB 杆为研究对象∑=;0)(F M C 03=⨯-∙⨯b F ABACBC S AB ;kN S AB 76.1581.529600800300370=⨯⨯⨯⨯=(3分)2) 计算柔度λ;804408001=⨯==ilμλ (2分) 3) 计算3.99102001020014.369221=⨯⨯⨯==PEσπλ;(2分) 14.5712.12403042=-=-=b a s σλ (2分) 12λλλ<<;属于中柔度杆。

∴MPa b a cr 4.2148012.1304=⨯-=∙-=λσ(2分)kN A F cr cr 3.269)04.0(414.3104.21426=⨯⨯⨯=∙=σ(2分) ∴ []2696.176.1583.269=<===W AB cr n S F n (2分) ∴该托架不安全。

3、圆截面直角折杆ABC 位于水平面上,直径为d =120mm ,AB =250mm ,BC =170mm ,已知材料的 [σ]=90MPa ,铅直力P =50 kN ,试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固定端处截面的强度。

(10分)解:1)外力分析:将P 移至B 点,m kN BC P M B ∙=⨯=5.8 (1分)评阅人 得分2)内力分析:作弯矩图,扭矩图 固定端A 截面为危险截面。

(图3分)(图3分)4) 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σπσ<=⨯-+⨯⨯=+=MPa T M W zr 1.89)105.8()105.12()12.0(321123233223∴强度基本满足要求。

(3分)4、刚架各部分的EI 相等,试求在图示一对F 力作用下,A 、B 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A 、B 两截面的相对转角。

(15分)解:用莫尔积分方法。

(1分)(图2分)1)求AB 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AB δ“P ”状态:11)(x F x M ∙-=;h F x M ∙-=)(2(2分) “1”状态:11)(x x M -=;h x M -=)(2评阅人得分⎥⎦⎤⎢⎣⎡-∙-+-∙-=⎰⎰2201011))(())((2dx EI h h F dx EI x x F ah ABδ)(322322323靠近EI aFh EI Fh a EI h F h EI F +=⎥⎦⎤⎢⎣⎡⨯∙+⨯=(2分)2)求相对转角(图2分) (图2分)另一种“1”状态:1)(1-=x M ;1)(2-=x M (2分)EI Fha EI Fh a EI Fh h EI F dx EI Fh dx EI x F h aAB+=⎥⎦⎤⎢⎣⎡⨯+⨯=⎥⎦⎤⎢⎣⎡--+-∙-=⎰⎰22020211222)1)(()1)((2θ(2分)22cr EP A πλ=⋅cr s P A σ=⋅附:材料力学常用公式拉伸变形: 扭转变形:弯曲变形: 应力状态分析:组合变形:压杆稳定: 或 或两端铰支:1=μ;一端固定,一端自由:2=μ;两端固定:5.0=μ;一端固定,一端铰支:7.0≈μ动载荷:自由落体: 水平冲击:能量法:卡氏定理:莫尔积分:静不定正则方程 22()22max minx yx y xyσσσσστσ+-⎧=±+⎨⎩22xyx ytg τασσ=--L i μλ=212,s p a E b σπλλσ-==()cr P a b A λ=-⋅132max σστ-=NF Aσ=max max t T W τ=1n N i ii i F l l EA=∆=∑1ϕ=⋅=∑ni i i i Pi T L G I PT I ρτ⋅=z My I σ=max max z M W σ=maxmaxmax zM y I σ=11231[()]Eεσμσσ=-+22311[()]E εσμσσ=-+33121[()]Eεσμσσ=-+11r σσ=2123()σμσσ=-+313r σσσ=-22241223311[()()()]2r σσσσσσσ=-+-+-223r M T Wσ+=224075r M T W .σ+=I i A =d st211hK =++∆2d st v K g =∆N N p ()()()()()()d d d i i i i F x F x T x T x M x M x x x xEA F GI F EI F δ∂∂∂=⋅+⋅+⋅∂∂∂⎰⎰⎰()()()()()()Δd d d N N l l l p F x F x T x T x M x M x x x x EA GI EI =++⎰⎰⎰11112211211222221122000n n F n n Fn n nn n nF X X X X X X X X X δδδδδδδδδ++++∆=⎧⎪++++∆=⎪⎨⎪⎪++++∆=⎩iF Δd il MM x EI =⎰ij d i j lM M xEIδ=⎰432p D I π=464z D I π=312z bh I =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圆截面: 矩形截面:26z bh W =316t D W π=332z D W 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