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第七章处置突发事件预案目录★上访事件的处置★暴力冲撞应急处置★火灾事故处理★爆炸事件预防应急措施★特种设备事故的及应急处置★纠纷事件★意外事故的处置★汽车4s店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第一节、上访事件的处置方法一、上访人员处置步骤:(一)、当门岗值班人员发现上访人员时,处理方法积极应对,首先要及时辨别上访人员的数量,并在第一时间通知队长、报告保卫处分管人员,报告上访人员的数量、地区、来由及其他情况。

(二)、向队长和报告保卫处报告后,应立刻作出反应,了解上访人员数量,上访人员来自哪个地区,上访所要反映的问题是什么,联系保卫处或信访局工作人员前来接访。

(三)、在了解到上述情况以后,立刻汇报保卫处或信访局相关领导,并协助信访局接待处理上访问题。

(四)、同时立即通知应急组迅速赶到门岗,协助门岗维持现场秩序,保安人员一律不能与上访人员发生肢体接触,要耐心劝阻上访人员到信访局反映问题,若有上访人员堵门影响车辆进出,保安人员要好言劝阻,并同保卫处工作人员协调处理,同时安排人员在大门外处疏导车辆就进停放,在大门内疏导外出车辆暂时停止出车,避免司机与上访人员发生冲突造成混乱。

(五)、若上访人员不听劝阻,既要堵门又要进入楼内,严格按照保卫处要求立刻做出人员调整分成两组,一组人员负责门岗秩序的维持,保安队长则要进入楼内,协同保卫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安排好人员看管好楼内设施,防止不法分子乘机破坏,若领导出面处理上访问题,要保证好现场秩序,防止发生踩踏、拥挤现象,若上访人员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要及时分开冲突人员,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六)、总之保安人员处理守护区域内上访事件,要做到反应及时、上报迅速、安排周到,保证人身安全,保护设施设备不受破坏。

上访人群中人员复杂,保安人员要做到冷静克制,决不能与上访人员发生冲突,防止矛盾对向我们,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第二节、暴力冲撞应急处置一、为全面贯彻关于“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以“防患于未然”的指示精神,建立和完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机制和制度,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

二、暴力冲撞应急预案范围,基本预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掌握广电局的基本情况,模拟假设广电局所面临的突发事件,建立应急组,健全和完善员工突发事件演练制度。

1、成立应急响应领导小组设组长:XXX 副组长:XXX2、救护小组:组长:XXX、XXX、XXX 组员:全体职工3、应急组三、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当遇到突发性冲撞事故及时组织并指挥各应急小组迅速进入各自的位置,进入救援工作,严控事故范围扩大,尽可能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确定救援方案及措施。

3、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4、跟进救援工作和善后工作。

四、救护组职责1、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带领相关人员组织救援,同时上报相关负责领导,引导工作人员车到楼内。

2、设立警戒线,严禁员工在停车场以外的地方停车。

协同值班领导及保安组织员工有序进出入楼内。

3、培训与演练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方针,贯彻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和防冲撞的积极性,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切实增强职工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

4、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年可进行防冲撞预防演练活动。

第三节、火灾事故的相关知识及应急处置一、火灾事故的相关知识(一)“火灾事故”是指火源已经失去控制,并导致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火灾”的燃烧过程分:1、初起阶段;2、上升阶段;3、猛烈阶段;4、下降阶段。

(三)“火灾的类型”:1、固体物质燃烧;2、气体燃烧(点爆);3、电气设备燃烧;4、液体燃烧;5、其他类型。

(四)电气设备燃烧的火灾(简称“电气火灾”),是指办公用电器设备、电线、开关、照明器具及相关电气设备因内部线路长时间运行,造成温度过高或因其老化、短路而产生电弧、火花点燃可燃物引发的火灾。

在火灾发生总量中约占40%。

(五)高层建筑火灾中,伤亡比例较高。

原因是建筑内部构造封闭,火势迅猛,火灾燃烧形成的有毒气体无法立即排出,人员疏散缓慢等。

其中被有毒气体熏死或大量吸入无色无味一氧化碳导致缺氧中毒死亡人员总量的80%。

(六)火灾事故逃生过程中有关险情、问题出现的紧急处理:1、牢记使用安全通道逃生,切勿使用电梯,以免因电力中断而被困或电梯火烧变形而烧死。

2、楼层中的房内或走廊有浓烈烟火,尚未完全封锁,有可能突围时(因浓烟烈火由上往下扩散,地面较易呼吸,视野也较清晰)。

(1)用水打湿毛巾或手帕等小型棉织物,掩住口鼻,过滤浓烟;尽量俯屈身体,甚至在地面爬行至逃生楼梯;(2)用水淋湿全身,用浸湿的棉被、衣服等披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

3、若大火已封锁安全疏散通道:(1)其中一条封锁,应该选择至另一条安全通道疏散;(2)若两条安全疏散通道同时被大火封锁或堵塞,无法向下疏散时:①赶赴设置有逃生缓降器的楼层,利用逃生缓降器逃生;②如无计可施,返回房间,用水泼门,并将其关闭(不上锁),用布料塞进门隙,阻止浓烟进入房间;开窗挥手、物,并大声呼救。

③利用移动电话或办公电话向有关人员求援,告知被困地点。

4、身上着火:(1)立即拍打,弄熄火焰;(2)卧倒地面,缓缓打滚;(3)用水泼身。

注意事项:切勿用灭火器扑救;火熄后切勿擅自脱下黏着皮肤的衣服。

5、楼层起火或接疏散命令时,通知及帮助他人逃生:(1)一边跑一边拍门呼叫通知他人逃生;(2)稳定他人情绪,保护老弱病残;(3)同办公室的人员组成同一组,采取集体疏散,逃生中可相互照应、就援。

6、逃离中途或疏散到安全地带后,切勿擅自返回险境救人、救物。

二、火灾处置的基础知识及报火警的对象1、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公安消防队是灭火的主要力量,即使失火单位有专职消防队,也应向公安消防队报警,绝不可以等个人或单位扑救不了再向公安消防队报警,以免延误灭火最佳时机。

2、向单位(地区)专职、义务消防队报警。

很多单位有专职消防队员,并配置了消防车等消防装备。

单位一旦有火情发生,要尽快向其报警,以便争取时间投入灭火战斗。

3、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以便他们迅速做好疏散准备,尽快疏散。

三、应急措施及相应注意事项:(一)救火发现火情的员工应立即采取以下灭火措施,同时叫人向有关部门报警;救火过程中,保护自身安全。

1、燃烧处于初起阶段,没有严重危险时才救火,初起灭火的要领:初起灭火时要有效的利用灭火器、消防水桶、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与器材。

(1)离火灾现场最近的人员,应根据火灾的种类正确有效的利用附近的灭火器等设备与器材。

进行灭火。

且尽可能多地集中在火源附近连续使用。

(2)灭火人员在使用灭火器具的同时,要利用最近的室内消火栓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3)灭火时要考虑水枪的有效射程,尽可能靠近火源,压低姿势,向燃烧着的物体喷射。

2、勿擅自从火场取出着火物件,以免伤人及加剧火势蔓延;3、必须使用楼层灭火器。

特别是没有确认是何种引发的火灾时,切勿用水扑救:(1)与火焰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避开浓烟。

(2)利用灭火器气体从火的外围逐步向内推进。

(3)救火时,身体靠向安全疏散通道,以免火情发展截断退路。

(4)计算机等电气设备冒烟起火时,应立即拔掉其电源插头,从较为安全的电气设备侧反方向接近,利用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注意防止(计算机屏幕)爆炸伤人。

(5)管道煤气气体失控燃烧,应立即关闭供气阀门开关及使用灭火器;并采取防爆措施。

(6)易燃易爆炸液体失控燃烧,立即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

(7)大楼内使用消火栓水枪灭火,由专职消防员或保卫处干部决定;使用1301气体灭火系统,由计算机房值班保卫人员或专职消防员、保卫处干部决定,以避免误报或发生触电事故。

(二)报警1、当员工发现初起火灾时,应立即向消防监控室报警,请求援助。

2、初起火灾失去控制(标准为灭火器使用后,仍无法控制火情,火势进一步扩散)或员工发现时已经成为大火时,应立即向消防119报警。

3、报火警的方法报火警时可根据条件分别采取以下方法进行:(1)使用电话“119”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报警后,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进入火灾现场。

(2)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在火灾发生时会自动报警。

没有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可以根据下列方法报警:使用警铃、汽笛或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报警。

(3)使用应急广播系统,利用语音喇叭迅速通知被困人员。

4、报火警的内容在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时,必须讲清以下内容:(1)发生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

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码,靠近何处,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大型企业要讲明分厂、车间或部门;高层建筑要讲明第几层等。

总之,地址要讲得明确、具体。

(2)火灾概况。

主要包括:起火的时间、场所和部位,燃烧物的性质、火灾的类型、火势的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等。

(3)报警人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联系电话号码等。

(三)疏散1、员工在接到部门安全小组、现场处置组的“火灾”疏散指令后:(1)迅速携带重要物品、个人安全防护用具;(2)确认关闭本人工作区域内的所有电源;(3)经安全疏散通道向下方向逃生至大楼一层,从大厅出楼前往指定安全地点集合;(4)如疏散过程中,遇大火已封锁一条安全通道,应设法从另一条安全通道疏散;两条安全通道同时被大火封锁或堵塞时,利用现有救生设备逃生;无法逃生时,到达暂时安全(无火,少烟通风)的部位,利用现有通讯设备或其他手段尽快与部门安全小组、指挥部等有关人员取得联系,请求救援。

2、人员安全疏散的方法:(1)稳定情绪,维护现场秩序火灾时,在场人员有烟气中毒、窒息以及被热辐射、热气流烧伤的危险。

因此,发生火灾后,首先要了解火场有无被困人员及被困地点和抢救的通道,以便进行安全疏散。

有时人们虽然未受到货的直接威胁,但处于惊慌失措的紧张状态,有造成伤亡事故的危险,在喊话宣传稳定情绪的同时,也要尽快地组织疏散,撤离火灾现场。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火灾现场被困人员可以安全疏散或自救,脱离危险。

因此,必须坚定自救意识,不惊慌失措,冷静观察,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疏散自救。

(2)撤离疏散时,如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的人员的带领下,鱼贯地的撤离起火点。

带领人可用绳子牵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着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

(3)做好防护,低姿撤离在撤离火场时被浓烟所围困时,由于烟雾一般是向上流动,地面的烟雾相对的说比较稀薄,因此,可以采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的方法,如果有条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以便迅速撤离浓烟区。

(4)积极寻找正确逃生方法在火灾时,首先应该想到通过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迅速逃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