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石挡土墙施工组织设计目录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保证工程质量措施保证安全措施文明施工现场措施劳动力安排计划主要机具使用安排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本工程为株电气动毛石挡土墙支护工程,工程地点位于株洲田心。
毛石挡土墙适用于小于6.0米的原状土或回填土支护,长度约80米。
实际高度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但调整幅度不应大于20%。
1.2材料要求及工程做法石材:采用质地均匀,耐风化,耐侵蚀,强度等级不低于MU20的毛石,毛石中部厚度不小于300mm。
石材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M5.0混合砂浆。
与原混凝土挡土墙间留伸缩缝,缝中填塞沥青麻筋,沥青木板或其它有弹性的防水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150。
1.3基础本工程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50KPa。
1.4毛石砌体本工程填土应采用内摩擦角不小于30度的一般粘性土,并掺入适量的砂砾石碎石,不得使用膨胀土、淤泥质土、耕植土。
泄水孔间距为2m,外斜4%泄水孔的出水口应高出地面200左右,反滤层必须采用透水性材料(如卵石、砂砾石等)。
毛石砌体墙面用M7.5水泥砂浆勾缝,墙顶用1:3水泥砂浆抹成5%外斜横坡,厚度不小于30。
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和表面较平的毛石砌筑,要求质地均匀、无裂纹、无风化,软化系数大于0.8,其最小厚度为200mm,且应有一条边不小于300mm。
墙体应采用铺浆法分层砌筑,要求上下错缝,竖向缝隙应灌浆饱满,灰缝厚度宜为20-30mm,挡墙底部,顶部及墙面应选用较整齐的大块石。
石砌挡土墙每隔20m设30mm的伸缩缝一道;缝中填塞沥青板。
2、施工部署2.1工程施工目标根据“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以及“建一方工程,创一面旗帜”的宗旨,特制订如下目标:2.1.1工程质量目标本工程保证将组建一个能吃苦耐劳、善于打硬仗、业务水平高、综合管理能力强,曾多次完成过类似项目的项目经理部。
制订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严格按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验收达到合格质量标准,不发生任何质量事故。
2.1.2工期目标2.1.2.1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施工人员将从公司固定的专业班组中挑选一批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勤劳务实的人员组成该工程的施工队伍,在施工中分片分区,平衡调度,统筹安排,实行流水作业,采取一切施工措施,确保工程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合同工程中的所有项目。
2.1.2.2工期本工程在甲方要求工期内完成。
2.1.3安全生产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本着“安全就是效益”的宗旨,杜绝一切伤亡事故、重伤事故、重大机械设备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以内。
2.1.4文明施工目标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不使用有害(扬尘、废水、废油)污染土地、河流的物质,施工现场严格按审批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材料,严格划分生产区和生活区,设置合理的卫生设施,定期清理施工废物和垃圾,并运至指定的地点进行掩埋或焚烧处理,争创文明施工现场。
2.1.5回访保修严格按国务院2000年第279号院令发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工程保修。
在保修期和保修范围内严格履行保修义务。
2.2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本工程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发的所有现行技术规范执行,主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JGJ123-2000《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3施工准备2.3.1首先与业主共同对所施工区域进行更详细的考查,对周边场地进行熟悉,为工程的进行创造一个和谐环境。
2.3.2组织机械进场,签订各种材料合同为工程的顺利进行作好充分物质准备。
2.3.3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加深对图纸的理解,掌握设计意图。
组织人员进场,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人员的遵纪守法、社会治安教育,为工程顺利进行作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2.3.4对工程所在地的气象、水文作进一步的了解,配备一定数量的常规消防器材,并安排专人负责,以及对气象预报工作作出详细记录,为工程的顺利进行作好充分的安全准备工作。
2.4施工安排2.4.1首先对施工区域进行分段分区,分清重点、难点地段和重点、难点工序,先重点、后难点,个个击破的原则,不同区段实行平行流水作业,整个施工区域,统筹安排合理调配。
2.4.2整个工程以土方工程、挡土墙工程、护坡工程的施工为主导,按照总体施工顺序分段组织流水施工。
2.4.3总体施工顺序:划分施工段→测量放线定位→土方开挖→基础施工→挡土墙、护坡分段施工→土方回填夯实及整理→护栏施工→零星扫尾。
2.4.4对于重点、难点工序必须提前作出单项施工方案,论证方案的科学性,发现疑点进一步论证修改,最后得出切实可行、操作方便的施工方案。
在人员组织方面,选派业务水平高、责任感强的人员组成专门的攻关小组,做到有的放矢,化难事为易事。
2.4.5为了进一步高速优质地完成本工程,我公司将严格遵守样板引路制,即做每一个分项工程前,均做示范区,包括填筑材料试验、现场开挖试验等,并将结果申报给业主,待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后,再组织大面积施工,并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三检制、技术交底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5管理机构组织及策划迅速组建项目部,成立株电气动毛石挡土墙支护工程项目经理部,同时选配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场,项目部下设管理部门共计6个小组。
即技术组、施工组、材料组、质安组、后勤组、办公室,下设各专业班组。
(详见组织机构图)3、施工方案3.1施工段的划分3.1.1根据设计提供的挡土墙及边坡平面布置图及现场实际情况,将总施工范围内的工作任务按照不同的位置段及不同的施工内容划分工作施工段。
3.1.2施工段的划分以有利于区分不同的施工内容及方便施工位置而定,施工机械以施工段的循序完成而不断推向前进。
3.2施工测量针对本工程性质,施工测量至关重要,测量工作准确度的高低将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各个工序,以及不同标段衔接和工程造价的高低。
因此,将把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3.2.1准备工作3.2.1.1我公司拟用一台全站仪、一台经纬仪、一台水平仪实施该项目测量工作,首先将仪器送有关权威检验部门检查、复核校正,并将检验结果报业主备案(包括钢卷尺、标尺及辅助器具)。
3.2.1.2选派两名测量专业工程师,并长期在公司进行测量工作的人员负责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对测量结果可以相互检查、校正)。
3.2.1.3施工前,认真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地情况,同时与业主、业主协调,掌握本工程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的位置,并履行这“二点一线”的交接手续。
3.2.2测量基本要求3.2.2.1接收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后,应与业主共同校测其基准点(线)的测量精度,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
3.2.2.2以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线)为基准,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测设用于工程施工的控制网,并将施工控制网资料报送业主审批。
3.2.2.3保护好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自行增设的控制网点,并提供通向网点的道路和防护栏杆。
测量网点的缺失和损坏进行修复。
3.2.3测量放线3.2.3.1基准线复测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必要时进行平移加密,和相邻区段闭合,有关结果及时报业主审核批准。
3.2.3.2土方开挖区高程的测量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以及基准点、线的地理位置,对各整个施工区域进行分段分片,为了进一步确保测量精度,30m×30m作为一个区段,并设立临时的但固定的控制桩,并且把挡土墙、护坡等进行初步框架定位,并绘出放线框架图并编号,并且对主要的控制线,交点、转点,作出重要标注,且进行复测作好记录,同时将划区分段、控制线位置以及控制桩的位置,高程等结果报业主审批、备案。
对临时分段的桩进行定位复制和高程测量,并将数据标予桩上,作好记录,然后根据此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平衡调配。
3.2.3.3校对并增设水准点对已拟好的框架图进行复核性水平测量,如离基准点太远,加设一些临时水准点,将结果报业主复核。
3.2.3.4规划红线、挡土墙定位控制线的控制规划红线是整个工程的控制线,施工前必须先认真检查、复核基准点的位置、高程,精确计算边界线与基准点、线的距离,实地高程差距,和角度,测量时先用全站仪对规划红线进行定位测量,钉好控制桩,并设置护桩,然后用经纬仪对挡土墙定位控制线进行定位测量,用水平仪测量控制所有高程,作好记录。
然后必须闭合复测,作好记录,上报业主复核。
3.2.3.5根据以上测量成果,认真做好各项复核工作,然后做好与其它工作的衔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3土方开挖、回填工程3.3.1基本要求及施工方法3.3.1.1土方开挖、回填工程包括准备工作、基础土方开挖、基础土方回填、边坡土方回填、场地清理、施工期排水、完工验收前的维护以及将开挖可利用或废弃的土方、淤泥运至业主指定的堆放区并加以保护、处理等工作。
3.3.1.2在施工前,详细了解工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可能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体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在陡坡下施工,应仔细检查边坡的稳定性,应事先作好妥善的清理和支护。
3.3.1.3在危险地带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夜间施工时,安设足够的照明。
3.3.1.4做好各项施工措施计划,如开挖方法和程序、施工设备的配置和劳动力安排、排水或降低水位措施、开挖边坡保护措施、土料利用和弃渣处理措施、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等。
3.3.1.5每项工程正式开工前,将开挖前实测地形和开挖放样剖面图报送业主复核,经业主批准后,方可进行开挖。
3.3.1.6土方开工前,应在工地附近测设固定水准点,作为工程施工和工程验收的依据,水准基点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允许闭合差(h)为±20Lmm(L单位为km)。
所设水准基点,在施工过程中要妥善保护,如有损坏或触动,必须及时重新测定补设。
3.3.1.7土方开挖前,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以及地形、地貌设定开挖边线,然后沿开挖边线进行全面清淤扫障,再依据设计横断面,选定好挡土墙中轴线,用经纬仪将中轴线延长,并打下中心桩。
3.3.1.8从挡土墙顶端开始,每20米打一个高程桩,根据各桩号的设计挡土墙底高程和横断面尺寸,定出挡土墙底边桩,将这些边桩用石灰联结起来,即得挡土墙底清基轮郭线,再用水准仪定出防渗高程线,打好高程桩。
再按设计挡土墙边坡挂线成型。
3.3.1.9土方工程施工应进行土方平衡计算,按照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并和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做好调配,减少重复搬运。
3.3.1.10开挖基础,基坑深度超过1.5m时,需加支撑或按土质深度放坡,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3.3.1.11填方土质做到每均匀进土平铺20cm,用夯实机夯实一次,边坡成型的标高和边坡坡比均需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