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oost电路PI参数计算

Boost电路PI参数计算

4.3.1Boost 稳压输出
由于本系统中存在两种工作模式,经研究发现,两种工作模式控制方式的不同最终体现在对逆变器的控制上,因此在设计控制算法时,将前级Boost 升压与后级的逆变分开处理,即前级Boost 电路的作用就是保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为实现该目标,前级Boost 的稳压输出采用经典控制中的PI 控制算法,设计中采用了增量式PI 控制算法,增量式PID 公式为:
)2()(211---+-++-=∆n n n D n I n n c n e e e K e K e e K P (4-1)
其中K I 为积分系数,K D 为微分系数,本系统只使用了PI 控制,因此微分系数为零,因此整理后的增量式PI 为:
n I n n c n e K e e K P +-=∆-)(1 (4-2)
为减小超调,提高调节速度,设计时给系统增加了一个前馈环节。

因此,本系统PI 控制的公式为:
11)(--++-=∆n n I n n c n P e K e e K P (4-3)
PI 控制是工业应用非常广泛的控制算法,但是PI 参数的选择是比较令人头痛的事情,大多数在确定参数时采用试凑与经验相结合方式。

本设计结合该系统的控制特点,给出了PI 参数范围确定的比较好的试凑方法。

下面以Boost 电路为例,通过PI 控制实现电压输出的稳定。

额定输入电压:24V
输入电压:21.6V —28.8V
输出电压:85V
工作频率:15K
控制器:DSP28035
具体选择如下(其中D 为DSP 中设置的升压比):
(1)选取软启动最优工作点
由于Boost 电路在实际带载时,输出电压要低于理论计算值,因此确定最小占空比D 为:
338.0858.28≈=V
V D (4-4) 因此在D 初始化时为0.80,软启动过程完成后,D 的值为0.338。

(2)判断控制器的调节精度
DSP 工作频率为15K ,设置的DSP 中PWM 比较器的周期值为1000,因此Boost 电路在调节时的精度为0.001D e ∆=,所以Boost 调节的最大误差为(假设此时的D = 0.2):
max 21.621.60.50.20.201
V V e V =-= (4-5) 最小误差为(假设此时的D = 0.28): min 28.828.80.40.270.271V V e V =
-= (4-6)
即在输入直流电压波动范围内输出稳定时,调节误差在0.4V —0.5V 的范围内。

(3)寻找合适p K
通过计算可得系统在软启动后的最大误差为:
V V V V V E 216485338
.06.2185max =-=-= (4-7) 因此在选择p K 时需要考虑最大误差max E 和电路调节精度D e ∆,由于此时的调节步长为21.6/0.321.6/0.2990.24V V V -=,所以在选择时0875.0001.0*24.0/21=<∆D ,因此00417.021/0875.0=<Kp 。

因此可以得到p K 的大致范围。

(4)寻找合适I K
由于积分环节的作用是消除静态误差,而在使用增量式PI 计算时,I K 与e(k)相乘而p K 与e(k) -e(k-1)相乘,一般情况下,p K 其主要调节作用,因此I K 一般比p K 小一至两个数量级,然后逐渐加大,通过实验很容易找到合适的I K 。

(5)调节周期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调节周期太小会由于系统D 参数修改不及时而导致超调,调节周期太大又会由于硬件电路的时延使采集数据不准确。

因此在控制时需要根据自己硬件电路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调节周期。

我们在实验时,调节周期为50ms-500ms 。

该计算过程只是提供一种确定PI 参数选取范围的方法,在应用中仍需要通过实验对其进行调整。

图4.4为PI 调节子函数和PI 参数参考范围计算程序,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容易产生积分饱和现象,因此对PI 调节的输出结果进行了限幅处理。

图4.4 PI调节子程序与PI参数参考值计算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