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二)生之喜悦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
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
马修说: “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
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
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
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
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
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
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及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①以手掩面:________②契机:________(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
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4)在短文中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各选一句摘抄下来。
①正面描写________②侧面描写________(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答案】(1)指用手遮住自己的脸部,指年轻的女护士害怕看到马修经受痛苦的样子。
;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指马修把痛楚作为病情好转的含义。
(2)②;①(3)活着就是高兴的,幸福的,表现了人对生命的渴求,而希望则是生命的源泉。
(4)正面:第一段的2、3句。
;侧面: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
(5)因为痛楚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感受到自己还活着,病情在不断康复中,所以他感激。
(6)略【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本题主要考查对破折号的作用的理解及判断能力。
做题多读,细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进步去分析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3)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
(4)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6)谈自己的感受,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①指用手遮住自己的脸部,指年轻的女护士害怕看到马修经受痛苦的样子。
②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指马修把痛楚作为病情好转的含义。
(2)②;①(3)活着就是高兴的,幸福的,表现了人对生命的渴求,而希望就是生命的源泉。
(4)正面:第一段的2、3句。
侧面: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
(5)因为痛楚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感受到自己还活着,病情在不断康复中,所以他感激。
(6)略【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破折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主要考查对文题的理解能力。
(4)本题主要考查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6)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在山那边的县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里的奶奶家。
小村的春天是可爱的、活跌的。
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闻着清香的泥土气息,那种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觉,是在城里永远体会不到的。
这时候要是有乡亲经过,就会亲切温柔地呼唤:“琳琳,这儿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看个够,回到城里别忘了呀!“一日之计在于晨”,随着声声鸡呜,各家各户陆续打开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务,便挎着一大篮衣服相邀来到小河边。
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
奶奶浇菜的时候,我便蹲在菜地里,用稚气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劳。
奶奶到小河边择菜,我便在河边跑来跑去捡石子,和在河边洗衣服的大人玩。
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着走。
这时候,一头是菜一头是我,奶奶脸上放射着爱的光芒,我们喜洋洋地回了家。
遇到乡亲们我就有了“玩具”,我会得到一些小动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泥鳅,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鱼;经常得到的是一些野花成一些菜花,我用小手捏着,鼻子闻着,真舒服!有时,邻居家的大婶见我在屋外玩,便塞给我一个刚煮熟的红薯,因为我个子矮,小狗、小鸡经常跟我抢食,我东躲西藏,急得哇哇叫。
这时大婶吆喝着给我解围,赶跑了小狗、小鸡。
我舒心地笑了,捧着温热的红薯,心里更是温暖无比。
上小学的时候,我高开了小村庄,我的心似乎落在村里了。
我忘不了家乡,更忘不了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1)给文章分段。
(2)给短文加题目:________(3)“渲染”是什么意思?在这儿用得好吗?为什么?(4)“浓浓的乡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1)开头结尾各一段,中间一大段。
(2)浓浓的乡情、难忘家乡(3)渲染:用水墨或水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在文中是“村托、烘托”的意思。
用得好,这是拟人句,小河本来没有感情,因为有了人们的搓衣声、说笑声,它仿佛也跟着欢乐起来,这样写,融入了人的情感,生动而形象。
(4)美丽的风景(泥土的气息);乡亲的热情(关爱);奶奶的爱、童年的快乐。
(5)文章开头和结尾是_____________的关系,为什么结尾说“我的心似乎遗落在村里了”?首尾呼应。
虽然我离开了小村庄,但是这里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烙在了我的心里,我永远忘不了家乡的一切,我的心留在了小村庄,表现了我对家乡的恋之情。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开头一段概括我住在奶奶家的原因,结尾一段概括我离开奶奶家的原因,中间一大段详细写了我在奶奶家的快乐生活。
故文章分为三段,开头结尾各一段,中间一大段。
(2)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开头结尾各一段,中间一大段。
(2)浓浓的乡情、难忘家乡(3)渲染:用水墨或水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在文中是“村托、烘托”的意思。
用得好,这是拟人句,小河本来没有感情,因为有了人们的搓衣声、说笑声,它仿佛也跟着欢乐起来,这样写,融入了人的情感,生动而形象。
(4)美丽的风景(泥土的气息);乡亲的热情(关爱) ;奶奶的爱、童年的快乐。
(5)首尾呼应。
虽然我离开了小村庄,但是这里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烙在了我的心里,我永远忘不了家乡的一切,我的心留在了小村庄,表现了我对家乡的恋之情。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给文章划分段落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堂里的老师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
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
他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
他叫阿明,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
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
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一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仿佛一道光环笼罩着他们。
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
有一天,他请求我10点以后为他亮一小时的灯。
他说:“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学完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
”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
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我仿佛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
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孩子……(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弥留夭折(2)“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怎样理解这句话?(3)“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话中比喻起到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我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________》,它的主人公是________。
【答案】(1)mí;yāo(2)生命很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3)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等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4)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