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秋在线作业

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秋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秋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包括本科的各校各科新学期复习资料,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A. 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B. 参议会制度C. 人民代表会议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分:4 分2.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B. 状态和形式C. 基本方向和道路D. 客观性和条件性满分:4 分3.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A. 资产阶级专政B. 产阶级专政C. 农民主专政D. 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满分:4 分4.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A. 主观性B. 能动性C. 随意性D. 物质性满分:4 分5.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A. 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 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C. 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 实行“斗争——团结——提高”的方针满分:4 分6.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是A. 按需分配B. 按劳分配C. 按资分配D.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满分:4 分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始年份是A. 1949年B. 1956年C. 1966年D. 1978年满分:4 分8.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社会主义本质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 “三个有利于”标准满分:4 分9. 规律是事物或现象中A. 特定的联系B. 内在或外在的联系C. 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D. 表面的或实质的联系满分:4 分10.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 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D. 矛盾的依存性和排斥性满分:4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在于A. 它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和认识事物质的前提B. 它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C. 它对事物做出数量分析,使人们做到胸中有数D. 它是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E. 它能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满分:3 分2. 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A. 经济建设B. 精神文明建设C. 改革开放D. 四项基本原则E.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满分:3 分3.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A. .指一切运动变化B. 事物前进的或上升的运动C. 同一事物的不断增长D. 指事物的一切运动过程E.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满分:3 分4. 衡量理论是否有科学与体系性的标准是A. 世界观是否科学B. 中心是否明确C. 理论是否系统D. 门类是否齐全E. 体系是否宏大满分:3 分5.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所遵循的原则有:A. 自愿互利B. 公私兼顾C. 典型示范D. 城乡交流E. 国家帮助满分:3 分6. 在经济体制方面,苏联模式特点主要具有A. 政企不分B. 吃“大锅饭”C. 所有制单一D. 忽视市场机制E. 高度计划经济满分:3 分7. 社会的基本结构有A. 社会人口结构B. 社会经济结构C. 社会意识结构D. 社会地理结构E. 社会政治结构满分:3 分8. 脱离了人体的手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死的东西,这是A. 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观点B. 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系统论的观点E. 部分受整体决定和制约的观点满分:3 分9.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B. 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C. 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D. 满足群众一切要求的观点E.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满分:3 分10.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A. 政治领导B. 思想领导C. 组织领导D. 经济领导E. 任免各级政府干部满分:3 分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人的意志不仅可以认识客观规律,而且可以改变客观规律。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2. 相对静止是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3. 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4. 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属性是它的外在表现。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5. 产生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是《北京条约》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7. 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能用数量表示的都属于量的范畴。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8. 质和属性是不可分的。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9. 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10. 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改革开放。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秋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C. 从建国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D. 从社会主义改造到小康社会满分:4 分2. 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过程中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 政治建设B. 组织建设C. 思想建设D. 作风建设满分:4 分3. 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A. 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 对人类自身的改造D. 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满分:4 分4.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B. 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D.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满分:4 分5. 中国革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B. 中国人民和国民党残余、地主阶级、帝国主义的矛盾C.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D. 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满分:4 分6. 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 该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总和B. 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 该社会经济资源的总和D. 该社会生产资料的总和满分:4 分7. 全国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在A. 1949年B. 1950年C. 1955年D. 1956年满分:4 分8.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 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满分:4 分9.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A. 科学和教育B. 政策C. 投入D. 生产和经营规模满分:4 分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C.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D. 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满分:4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有:A.一切从实际出发B. 理论联系实际C.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 自己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E. 主要依靠本国党和人民自己的力量去争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满分:3 分2. 民主与法制的正确关系是:A.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与基础B. 法制是的民主的前提与基础C. 法制是的民主的体现与保障D. 民主是法制的体现与保障E. 民主与法制互为前提与保障满分:3 分3.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是A. 公有制占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共同富裕D. 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E. “三个有利于”标准满分:3 分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D. 真理性与实用性的统一E.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总汇满分:3 分5.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在于A. 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 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C. 认为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D. 认为肯定就是绝对肯定,否定就是绝对否定E. 认为肯定与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满分:3 分6.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提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这个政策A. 以承认差别为前提B. 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为条件C.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D. 会导致两级分化E. 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满分:3 分7.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 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处于矛盾统一体中,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 矛盾双方互不联系C. 矛盾双方互相对立D.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E.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8.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和利润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配:A. 所得税B. 企业公积金C. 工人福利费D. 资方红利E. 定息满分:3 分9. 事物的规律所具有的特点是A. 必然性B. 偶然性C. 可重复性D. 稳定性E. 普遍性满分:3 分10.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权的阶级构成有:A. 工人B. 农民C. 城市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E. 开明绅士满分:3 分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2.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3.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丰富多彩的现象,具有共同的本原和统一的基础,这就是物质。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4. 相对静止是是理解运动、度量运动的条件。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5. 科学性、实践性和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6. 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的方针。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7. 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A. 错误B. 正确8. 人们认识到规律,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A. 错误B. 正确满分:3 分9. 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