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安发[2011]1号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各市煤炭工业局,各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太原煤炭气化集团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省监狱管理局:2010年是我省煤炭工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的一年。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煤炭系统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载体,以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为抓手,以强化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为措施,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十项制度,突出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三项重点”,扎实推进“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强化煤矿现场管理,加大灾害治理力度,严格领导带班下井,进一步巩固了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的局面。
我省煤矿正处于兼并重组后整体水平提升阶段。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建设改造矿井大规模展开,矿井瓦斯等灾害日趋严重,煤矿安全管理和监管任务越来越繁重,全社会对煤矿安全工作的关注度和期望值越来越高,煤矿企业安全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的压力越来越大。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煤矿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意义重大。
为此,全省煤炭系统务必居安思危,警钟长鸣,要认真落实袁纯清书记关于“抓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必须慎之又慎”的指示和王君省长关于“必须切实抓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定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决心,努力开创“十二五”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2011年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政府《关于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11]1号)为核心,以开展“安全生产年”为契机,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实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为重点,认真落实“三深化”、“三推进”和“三项行动”、“三项建设”,继续加大瓦斯、水、火等重大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夯实煤矿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努力减少一般事故、控制较大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根本好转”转变。
二、主要工作(一)认真开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
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是保证煤矿安全的关键。
2011年在全省开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
各煤矿企业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严格落实煤炭主体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及其所属各煤矿的安全主体责任。
建立“一岗双责、层层负责”管理机制,强化企业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第一者责任人的责任,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协助主要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责任;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各主体企业和煤矿,要逐级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落实到每个科室、每个区队、每个班组、每个岗位,落实业务保安责任制,切实形成人人尽职尽责、环环相扣衔接的安全管理体系;三是严格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
带班领导不仅要做到与工人同下同上,而且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现场指导和监督,及时现场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现场管理;四是严格落实新建、改扩建矿井的建设、施工、监理各方安全责任。
建设单位要对项目建设安全全面负责,认真履行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
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安全负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施工单位、队组、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要规范监理行为,对所监理工程的施工负安全监理责任。
五是加大安全投入。
要按照国家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好安全费用,特别要保证瓦斯、水、火等重大灾害治理专项资金的投入。
六是充分利用企业各类媒体,大力宣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二)大力实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程。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各级煤炭部门及各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要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的重点任务来抓。
一是要在总结多年来省内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各煤矿企业的实际,制定本辖区、本单位“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达标规划。
对已达到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矿井,要向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和世界一流矿井迈进;对已达到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矿井,要向国家级标准化矿井迈进;对建设改造矿井必须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建设,投产前至少要达到省级二级标准。
2011年底所有生产矿井和建设改造投产矿井必须达到省级二级以上标准。
未达标的矿井,一律停产整改,限期达标。
2011年要有50座矿井达到国家级标准。
二是各煤矿企业要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健全机构,落实责任,落实专项资金,严格内部考核,按照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程控制的要求,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
三是各级煤炭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煤矿企业按照规划目标强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并组织力争完成全省《煤矿井下岗位操作标准和流程手册》编制工作。
四是继续强力推进煤矿基层班组建设,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为核心,以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为重点,切实发挥班组长安全生产前沿阵地作用,坚决抵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三)大力实施“人本安全、培训教育、提升素质”工程。
要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24字方针,积极创新安全培训机制,严格落实煤炭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继续加大煤矿“管理团队、技术队伍、技能队伍”的培训教育力度,在提高全省煤炭行业安全培训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全员素质。
一是继续严把准入关,要选送符合资格的高素质煤炭专业人才参加矿长资格和安全资格培训,2011年实现全省煤矿“六长”准入学历100%达标,并全部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二是继续组织好煤矿“六长”专业素质提升教育培训,开展煤炭专业知识更新,按计划完成80%“六长”的轮训,继续组织好煤矿关键岗位和重要工种人员煤炭职业中专教育,分别使科区队长、班组长和特种作业人员的90%、70%和50%接受煤炭职业中专教育;三是大力加强安全培训教育信息化建设,在“五大集团”和地方煤炭集团推广煤矿安全培训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煤炭现代远程教育网,实现企业员工能够随时通过互联网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四是进一步加强煤矿用工管理,理顺煤矿用工管理职能,落实煤矿用工监管责任,全面推行统一发布用工信息、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统一培训,统一签订劳动合同和煤矿用工备案,统一参加社会保险和派遣,统一管理等“五个统一”的煤矿用工管理,推动全省煤矿用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五是全面推行变招工为招生、先进校后入矿,着力培养新一代煤矿职工队伍,从根本上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以适应煤矿自动化、信息化、机械化发展需要。
(四)突出重大灾害治理,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各煤矿企业要继续深入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持续引深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既要全面深入排查煤矿各生产系统、各生产环节的安全隐患,又要紧紧抓住瓦斯、水、火等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重大灾害治理。
在瓦斯治理方面:一要突出预防为主。
要落实保护层开采和大面积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严格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把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作为评估煤矿是否具备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要强力推进抽采达标。
各煤矿企业要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自我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瓦斯抽采管理和考核等制度,严格落实瓦斯应抽尽抽、不抽不采的要求,对抽采不达标的矿井实施停产整顿,全年要完成瓦斯抽采量37亿立方米。
三要强化瓦斯防治基础工作。
要加快瓦斯灾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重大装备的研发,推广煤矿瓦斯治理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实施瓦斯防治示范“双百工程”,今年要有20%的生产矿井建成瓦斯治理示范矿井,争取在3年内全省所有煤矿全部建成瓦斯治理达标示范矿井。
四要加强现场管理。
严格落实“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要求,严格遵守采掘作业操作规程,突出矿井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加强作业场所瓦斯实时监测监控,加强通风管理、加强现场劳动组织管理。
2011年继续做好对各市监管高瓦斯矿井瓦斯会诊工作。
在水灾治理方面:要着力强化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一是所有生产矿井必须完成水文地质类型报告,并建立完善相应的图纸和台账,必须组建专门探放水机构队伍,并完成培训工作,必须按要求配备专用探放水设备;二是重点对奥灰水带压开采矿井和资源整合矿井井田内及周边老空区进行补充勘探,及时查清影响安全的水害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三是组织开展全省生产矿井防治会诊工作;四是严格落实“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防治水规定,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五是兼并重组矿井探放水队、掘进队必须实行分离管理,在探放水队确认安全的前体下,掘进队方可施工。
对未按时完成相关基础工作、或不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等措施的矿井,一律停产整顿。
在火灾防治方面:要从源头抓起,采取降阻堵漏措施,开采自燃煤层和易自燃煤层的矿井按《煤矿安全规程》上齐防灭火系统,定期开展自燃发火预测预报,超前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进一步完善灾害监控、预测、预警、防治技术体系和企业内部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落实重大隐患的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
(五)加强建设矿井安全管理,切实做到“十不准两严格”。
建设改造矿井要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晋政办发【2009】172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矿建设安全“十不准、两严格”的通知》(晋政办发【2010】47号)精神,严格落实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管各方安全责任,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施工阶段同步完善有关安全设施,认真落实瓦斯和水害防治等安全措施,不准擅自违反施工顺序组织施工,不准人为压减工程预算,不准无故延长建设工期,严禁不顾安全盲目赶超进度,严禁不顾安全随意压减工期,严禁不顾安全层层转包或挂靠施工,严禁项目未经核准、初步设计未经审批、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开工报告未经批复等未批先建以及越权审批、批小建大的建设行为,严防违法违规建设,确保建设矿井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