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对危机的认识
• 危机是个体面对突发事件时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 危机是个体面对突发事件时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 • 危机的程度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感受和解释,而不取决于事件 危机的程度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感受和解释, 本身。 本身。 • 危机是暂时性的,而且有特定发展阶段,但持续时间因人而异。 危机是暂时性的,而且有特定发展阶段,但持续时间因人而异。 • 危机也提供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危机=危险+机遇)。 危机也提供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危机=危险+机遇)。 • 危机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适应性的” ,也可以是“非适应性 危机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适应性的” 也可以是“ 自杀是一种心理危机的极端解决方法。 的”,自杀是一种心理危机的极端解决方法。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的定义
危机(Crisis) 危机(Crisis)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的负性生活 事件时,既不能回避, 事件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 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确定“危机”的三项标准: 确定“危机”的三项标准: 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 (1) 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 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 (2) 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 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应对无效。 (3) 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应对无效。
3、直接询问 有学者认为最直接了解一个人的自杀危机的可能性, 有学者认为最直接了解一个人的自杀危机的可能性, 就是直接询问其个人的自杀意向。 就是直接询问其个人的自杀意向。这种工作手法特别强 调在询问时要针对事实、清晰及不具批评性。 调在询问时要针对事实、清晰及不具批评性。
你是否感觉那样的痛苦、绝望, “ 你是否感觉那样的痛苦 、 绝望 , 以至于想结束自己 的生命?” 的生命?
面对一个要自杀的人: 面对一个要自杀的人:
• 你有权利自杀(含义:尊重、接纳他,明确是否自杀是你自己 你有权利自杀(含义:尊重、接纳他, 的事,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的事,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自杀是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出现过的想法(含义:你不是世界 自杀是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出现过的想法(含义: 上唯一一个有自杀观念的人, 上唯一一个有自杀观念的人,你自己不必为有这样的想法而恐 惧或自责) 惧或自责) • 自杀是一个人遇到困难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时的一种想法(含 自杀是一个人遇到困难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时的一种想法( 其实强调自杀是摆脱痛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义:其实强调自杀是摆脱痛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 是什么样的困难让你痛苦得想到要自杀?这些困难具体是什么? 是什么样的困难让你痛苦得想到要自杀?这些困难具体是什么? 把话题引向深入,发现他的具体困难和痛苦是什么, (把话题引向深入,发现他的具体困难和痛苦是什么,他遇到 了什么问题,为下一步提供心理援助打下基础) 了什么问题,为下一步提供心理援助打下基础) • ……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早期识别、正确筛查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提和基础 早期识别、 2、行政干预在危机干预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心理干预的专业水平起着关键的作用 4、家长沟通是危机干预工作的难点 分清责任、向家长宣传有关精神疾病及自杀危机的知识、 (分清责任、向家长宣传有关精神疾病及自杀危机的知识、 理解家长的情绪、 理解家长的情绪、细致周到安排好在处理危机事件中家长 的生活、对家长不合理要求坚持政策原则进行疏导…… ……) 的生活、对家长不合理要求坚持政策原则进行疏导……)
第一阶段:即刻~ 第一阶段:即刻~1或2天之内 当事人的反应 求生反应- (求生反应-人类面对危机时的正 常反应) 常反应) 无痛感(自己锯腿) 无痛感(自己锯腿) 无情感(吃同伴的肉、不会哭) 无情感(吃同伴的肉、不会哭) 清晰的意识(不睡,要活下去) 清晰的意识(不睡,要活下去) 强烈的躯体功能( 强烈的躯体功能(做平时无法做到 的事) 的事) 有适应性行为(逃跑 有适应性行为(逃跑……) ) 我们扮演的角色 父母) (父母) 最简单的言语 叫其小名、 (叫其小名、我在这帮 你) 最实际的帮助 躯体的接触-拥抱; (躯体的接触-拥抱; 供给温水、食物、 供给温水、食物、毛毯 联络其亲人、 等;联络其亲人、应付 警察、媒体、 警察、媒体、各种机构 人员) 人员)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常见内容
对处于危机状态者的干预 对可能自杀者的干预
心理危机发生后的阶段状态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即刻~1或2天之内 即刻~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1或2天之后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 1或2周之后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 1或2月之后 创伤后应 激障碍 创 伤 后 应 激 反 应
两者的区别 创伤后应激反应 (只发生在事件之后很短的 时间内:几天或几个星期) 时间内:几天或几个星期) 干预性的(心理辅导) 干预性的(心理辅导) 对象涉及所有相关人员 既可以个别进行, 既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小 组辅导 自然痊愈者: % 自然痊愈者:75% 创伤后应激障碍 (可在事件发生后的很长时 间内,可长于几十年) 间内,可长于几十年) 治疗性的(心理治疗) 治疗性的(心理治疗) 只涉及具有特别症状者 只能进行个别治疗 没能自然痊愈者
4、评估致命危险程度 评估致命危险程度 自杀方式的选择反映出求助者求死的决心, 自杀方式的选择反映出求助者求死的决心,亦可以预计 被救的可能性。若求助者认为自杀是唯一解决其问题的方法, 被救的可能性。若求助者认为自杀是唯一解决其问题的方法, 其自杀危机将相应增加。 其自杀危机将相应增加。
5、寻求支持的资源 学者Fawcett等(1969)认为较难与人相处及建立关系的 学者Fawcett等(1969)认为较难与人相处及建立关系的 Fawcett 个体自杀危机较高, 个体自杀危机较高,他认为自杀企图是由于人际互动关系 中出现矛盾而直接产生, 中出现矛盾而直接产生,而这种矛盾情况涉及当事人在心 理上的一种特有的关联。亲人及重要他人对自杀者的求生 理上的一种特有的关联。 意愿是极具影响性的。 意愿是极具影响性的。
在实施干预时,必须进一步评估其自毁的冲动, 在实施干预时,必须进一步评估其自毁的冲动,并 按需要与自杀者订立不自杀协议, 按需要与自杀者订立不自杀协议,或联络家人及重要人物 提供紧密的照顾,若有需要亦须作入院的预备。 提供紧密的照顾,若有需要亦须作入院的预备。
同时要及时向各级汇报、 同时要及时向各级汇报、以取得支持 !
对可能自杀者的干预要点
1、敏锐的观察(感受其言行) 敏锐的观察(感受其言行) 通常,企图自杀者的表现不会十分活跃、 通常,企图自杀者的表现不会十分活跃、主 动,与其建立初步关系时,必须忍耐对方可能较 与其建立初步关系时, 为被动沉默的表现。虽然对方可能对我们表现出 为被动沉默的表现。 非常冷漠的态度, 非常冷漠的态度,其实他是非常需要别人能给予 支持的。 支持的。我们的真诚关心和友善态度是与其建立 良好工作关系的重要基础。 良好工作关系的重要基础。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 1或2天之后 当事人的反应 各种症状的延续或出现) (各种症状的延续或出现) 我们扮演的角色 教师) (教师)
恐惧、悲伤、抑郁、自责、 恐惧、悲伤、抑郁、自责、 心理教育 回避、诉苦、恶梦、 回避、诉苦、恶梦、闪 回…… 陪伴
第四阶段 • 工作阶段,扮演心理治疗师 工作阶段, • 心理稳定化 • 创伤暴露 • 生命意义的重新整合
6、自杀危机与住院干预 有学者认为自杀行为往往是一时性的, 有学者认为自杀行为往往是一时性的,自杀意念随时 都有可能改变。如果自杀者处于极度抑郁的状态( 都有可能改变。如果自杀者处于极度抑郁的状态(其亲友刚 死亡、感到非常无望无助等等),安排入院往往会很有帮助。 死亡、感到非常无望无助等等),安排入院往往会很有帮助。 ),安排入院往往会很有帮助
谢谢,祝大家精彩每一天! 在接触有自杀危机或者自杀未遂者的初期, 在接触有自杀危机或者自杀未遂者的初期,必须清楚 地、肯定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及帮助对方的意图。同时亦应 肯定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及帮助对方的意图。 向对方申明他有接受援助的权利, 向对方申明他有接受援助的权利,亦应对自己的生命负全 责,但是我们会尊重她的个人选择。 但是我们会尊重她的个人选择。 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让他倾诉自己的感受, 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让他倾诉自己的感受,同时认可他 表露出的情感,也不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 表露出的情感,也不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
自杀的常见原因
1、精神障碍导致自杀; 精神障碍导致自杀; 2、心理危机导致自杀; 心理危机导致自杀; 3、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 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精神障碍自杀占所 有自杀个案的30-40%,其中,抑郁症自杀占全部精神障碍 有自杀个案的30-40%,其中, 30 自杀的25% 精神分裂症自杀占全部精神障碍自杀的27 27自杀的25% ,精神分裂症自杀占全部精神障碍自杀的2730%。 30%。
自杀的高危因素
当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 当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自杀的 危险性就高: 危险性就高: • 心情抑郁 • 近期,特别是最近几天,有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 近期,特别是最近几天, • 近一个月生活质量很差 • 长期的生活、工作或心理压力 长期的生活、 • 既往有过自杀行为 • 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第二阶段:即刻~ 第二阶段:即刻~1或2天之内 当事人的反应 休克状态) (休克状态) 强烈的情感表现(焦虑、惊恐发作、 强烈的情感表现(焦虑、惊恐发作、 不信任) 不信任) 行为改变(哭、走神、独处、行为毫 行为改变( 走神、独处、 无目的、有攻击性) 无目的、有攻击性) 心理特点:否认事实、无能感、 心理特点:否认事实、无能感、出现 明显的社会退缩 我们扮演的角色 父母) (父母) 保护和提供庇护所 给予认同 (所有这些都是正常的反 你已做得非常棒) 应;你已做得非常棒) 给予持续的关注、激活支 给予持续的关注、 持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