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链状带绦虫 与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
链状带绦虫 与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
与环境卫生和个人生活、卫生习惯有关。
人群易感性 :患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六、防治
绦虫病的治疗:确诊后立即驱虫,排查囊虫病。 南瓜子、槟榔驱虫:南瓜子50~90 g,350 g槟榔 煎剂,硫酸镁30 g,约3 h虫体可被排出。 吡喹酮:10 mg/kg~20 mg/kg,一次顿服。疗效 可达95%以上。 甲苯咪唑:300 mg,每日2次,连服3 d。
猪带绦虫头节
头节球形,直 径约1 mm。
具四个吸盘、 顶突及小钩。 颈部纤细,直 径为头节之半, 长5~10 mm。
幼节宽而短; 成节近方形,每节 中雌雄生殖器管各 一套。 卵巢位于节片的后 1/3的中央,分成3 小叶,卵巢下为卵 膜及卵黄腺。 子宫呈袋状位于节 片纵中,阴道末端 与射精管末端共同 开口于节片侧面的 生殖孔;
随粪排出
猪带绦虫生 活钩蚴
组 织 内
人 体
组织内
囊尾蚴 六钩蚴 囊尾蚴
三、致病
绦虫病 由成虫在肠道寄生所致。
人体肠内多寄生 1条,在流行区肠内也可见寄生 2~ 3条者( 19 条)。
少数出现临床症状,表现有腹痛、恶心、消化不良、 腹泻或体重减轻。 多条成虫扭结偶可导致肠梗阻、肠穿孔及腹膜炎等。
囊尾蚴病
囊尾蚴寄生组织内所造成的(囊虫病),症状 取决于囊尾蚴的寄生数量、寄生部位和寄生时 间的长短。
感染囊虫病的方式:自体体内重复感染、自体 体外重复感染及异体感染。 在人体常见的寄生部位为依次是皮下组织、肌 肉、脑、眼、心、肝、肺、腹膜等处。 临床分型:皮下肌肉型、脑型及眼型。
皮下肌肉型囊尾蚴病
表现为皮下结节,直径约0.5~ 1.5 cm,圆形或椭圆形,质坚, 具弹性感,无痛,与周围组织 无黏连。 以头部及躯干部多见,四肢少 见。一般无不适症状,肌肉内 寄生虫体较多时可有酸痛症状。
脑型囊尾蚴 病
囊尾蚴多寄生于大脑皮质、脑室或 软脑膜等处。
临床症状以癫痫、颅内压增高、精 神症状为主。可有头疼、视力下降、 肢体麻木、瘫痪、失语等脑神经受 损症状及精神异常。
卵:呈球形,由胚膜及六钩蚴(onchosphere)组 成。直径为31~34 μm,胚膜为黄褐色,上有放 射状条纹。
终宿主:人 中间宿主:猪或人 感染期:囊尾蚴(绦虫病) 虫 卵(囊虫病)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 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的组织内
二、生活 史
预
防
加强卫生教育:宣传本虫所致疾病的 危害性,改变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的习 惯,砧板生熟要分开使用。
加强肉类检疫:避免“米猪肉”上市。 猪肉在-12~-13 ℃中储存12 h以上, 其内囊尾蚴可全部死亡。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发
现绦虫病及时治疗,以免自身感染 引起囊虫病。
加强粪便管理:提倡生猪圈养、圈
脑囊虫病临床症状及分型
症状:癫痫、颅内压增高、精神神经症状。头痛、呕吐、 视力障碍、视乳头水肿、精神错乱、幻听幻视、语言障碍、 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 分型 癫痫型 脑实质型 蛛网膜下隙型 脑室型 混合型 亚临床型
眼型囊尾蚴病
多为单眼感染,囊尾蚴常寄生于眼 球深部、玻璃体及视网膜下。 引起视力障碍:视神经乳头水肿、 萎缩及出血等。
(Taenia Solium Linnaeus,1758) 猪带绦虫、有钩绦虫 成虫寄生人体肠道引起绦虫病;幼虫寄生于组织导致囊 尾蚴病。
监督电话:3029945
任红斌
一、形态 成虫
带状,乳白色,长2~ 4 m。
由头节、颈节及链体 组成。 链体节片约 700- 1000 , 分为:幼节 、成节及 孕节。
虫体死亡后对眼组织产生强烈的刺 激,可导致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 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甚至全 眼性脓肿及眼球萎缩。
四、诊断
绦虫病的诊断
症状和体征:有食“米猪肉”史、粪便中有乳白色节片 样物、伴有胃肠不适症状者应疑为本病。 实验诊断: 虫卵检查:粪检虫卵,但不能确定虫种。 孕节检查:粪便中检获孕节,观察子宫分支数目可确诊。 驱虫后通过观察绦虫头节也可确诊。
厕分离,避免生猪感染本虫。
再见
驱虫后应检查虫体是否完整,若头节未排出应随 访。头节排出视为治愈。
囊虫病的治疗
确诊后应排除绦虫病。 皮下肌肉型:如无不适,可不予处理。 眼囊虫病:一经确诊后应尽快手术取出囊尾蚴,避免虫体 死亡引发严重后果。
脑囊虫病:若虫体较大、部位表浅且定位准确应手术摘除。 不易手术者可用药物治疗(阿苯达唑、吡喹酮等)。颅压 增高、癫痫发作频繁者应对症治疗。
猪带绦虫成节
猪带绦虫孕节
孕节狭长,大小约 (10~12) mm×(5~6) mm。 子宫主干向每侧分 支约7~13支,呈 不规则的树枝状。 子宫内充满虫卵,约 4万个。
猪囊尾蚴、卵
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closae):白色半透明 的囊状物, (8-10 mm×5 mm),囊内充满液体, 有一白色头节。
五、流 行 传染源:绦虫病患者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 :绦虫病为食入“米猪肉”中的囊尾蚴
而感染。囊虫病由于食入虫卵所致。据统计 16 %~25%的绦虫病病人伴有囊虫病,而囊虫病患 者中有55 .6 %伴有猪带绦虫寄生。各地猪的感 染率高低不一。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的习惯对本虫 的流行起决定性作用。
囊虫病的诊断
皮下肌肉型:活组织检查,手术摘除皮下结节或浅部
肌肉结节可确诊。
脑囊虫病
免疫学检查:ELISA、IHA、IFA、间接胶乳凝集试验、免 疫酶染色试验等均可应用。
影象学检查:X线平片;脑室造影可协助脑室内囊虫病的诊 断;CT、核磁共振可见囊性影像,能显示囊尾蚴寄生位置、 数量、及病期。 眼囊虫病:通过眼底镜、裂隙镜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