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PPT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PPT课件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名师导练
(9)游人去而禽鸟乐_______离__开__。________ (10)太守谓谁______为__,__是__。_______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
环滁皆山也____环__绕__。______ (1)环 如鸣珮环___玉__环__。_______
(2)谓 太守谓谁____为__,__是__。____ 太守自谓也____命__名__。______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填空,理清文脉)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乐”字作为贯穿 全文的主线,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 自然风光,层层展开记叙了山水乐——四时乐—— 宴酣乐——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勾勒出 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画面,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 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名师导学
第三单元
11 醉翁亭记
考点链接
1. 熟读课文,疏通文义,积累常见的文言 词语
学 习
2.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本 文景物描写的技巧和作用
目 标

3. 体会“乐”的含义,了解作者与民同乐 的政治理想
考点链接
【考点1】体会文章融抒情、写景和叙事多种
考 表达方式于一体的写法
点 链 接
文章始终把山水风光的描写,游人活动的叙述 以及个人感情的抒发紧密地交融在一起,而以 抒情贯穿始终,多种表达方式相融合,创设了
第2自然段:
山水之乐 醉 翁
山间四时
春景:“③___野___芳__发__而__幽__香_______” 夏景:“④___佳__木__秀__而__繁__阴________” 秋景:“⑤___风__霜__高__洁____________”
亭 记
冬景:“⑥___水___落__而__石__出_________”

第4自然段:叙写了 宴会散、众人归的情
景。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以文者,太守也。
了太守“与民同乐” 的内心情感。
考点链接
【考点2】文章结构严谨,前有伏笔,后 必照应
考 前有伏笔,后必照应是《醉翁亭记》结构 点 安排的特点,如开篇“名之者谁?太守自 链 谓也”呼应文尾“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 接 也”,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而“夕阳在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滁人游:“歌”“休”“呼”“应”“往”“来”(动作欢快)
第3自然段: 太守宴:“溪鱼”“泉酒”“山肴”“野蔌”(食物富足)
宴酣之乐 众宾欢:“射”“弈”“觥筹”“起坐”(活动热闹)
太守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神态欢乐)
第4自然段: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太守之乐 揭示主旨:“⑦_醉__能__同__其__乐__,__醒__能__述__以__文__者__,__太__守__也__”(“醉”与“乐”)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名师导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开雾散 B. 四时之景不同/春和景明 C.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其不意 D. 环滁皆山也/险象环生 二、 句子翻译 1.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山__势__回__环__,__路__也__跟__着__转__弯__,__有__一__座__亭__子__(_亭__角__)_翘__起_ , _像__鸟__张__开__翅__膀__一__样__,__高__踞__于__泉__水__之__上__,__这__就__是__醉__翁_ _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秀___丽__。_______ 佳木秀而繁阴__茂__盛__。________
名师导练
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意__趣__,__情__趣__。____ (4)意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意__思__。_________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居__高__面__下__。___ (5)临 临溪而渔___靠__近__。_____________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优美的意境。
考点链接
(1)描写和抒情:
描写
抒情
赏析
作者融情于景,通过

点明“醉翁”二字的 第1自然段:描写醉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 深意,把景与情直接

翁亭自然环境。
寓之酒也。
联系起来;而“乐”

字,也正是贯穿全文 的情感主线。

直接抒发了作者被美
第2自然段:描写山 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朝而往,暮而归,四 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景陶醉的欢乐心情, 这是对第1自然段总 写“山水之乐”的具
体化。
考点链接
(2)叙述和抒情:
叙述
抒情
赏析
第3自然段:叙写

“滁人游”“太守 宴”“众宾欢”“太

守醉”四个情景,具
宴酣之乐。
作者具体记叙游人之 乐,再巧妙地用禽鸟 之乐衬托游人之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