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程会芳(1)

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程会芳(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姓名:程会芳学校:中央电大专业:会计学年级: 09秋学号: 0941001464428指导教师:张老师答辩日期:成绩:摘要在当今世界,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取最大的利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不能离开企业目标,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目标,那也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所以企业只有制定科学和远大的目标才能取得利润最大化,才能使企业发展的更好;然而企业目标离不开会计目标,企业目标包括会计目标,同时会计目标也制约着企业目标的发展,只有合理的实施会计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内部会计控制也离不开企业目标和会计目标,内部会计控制和会计目标有着一致性,会计目标是内部控制目标的目标,而内部会计控制同时也服务于企业目标。

所以,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也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企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但是也受到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的制约和影响。

关键词: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内部会计控制、关系1一、企业目标、会计目标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和关系(一)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企业目标就是实现其宗旨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而企业宗旨从根本上定义就是企业所要从事的事业,那也就是说企业目标就是为了使企业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达到企业所预期的成果而制定的一些目标。

人生有了目标才能走的更远更好,而企业只有有了远大的目标才能有希望才能更强大。

会计目标是人们期望会计职能实现以后达到的目的或境界。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

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构成了内部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由组织的计划和主要或直接与保障资产和财务记录的可靠性相关的所有方法和程序组成,一般来说包括批准和授权系统、保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人物与经营或资产保管的任务相分离、对资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等控制手段。

内部会计控制包括资产保护、保证账目和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有关方法、程序和组织规划。

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以及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

由此可见,企业目标其实就是企业为了使企业自己能够获得更大利润,实现更高的收益,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制定的目标;会计目标最终也是为了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实用的会计信息更完整、正确和可靠和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组织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也就是为了规范内部会计工作人员和保证企业更大的获取利润提高收益。

不管是企业目标、会计目标还是内部会计控制他们最终都是服务于企业,他们有共同的行为主体——企业。

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使他们所服务的企业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它们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同时还相互约束,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1、会计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关系在当今会计目标的讨论中存在着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的两个主流观点,其中决策有用学派中决策的主体就是企业的管理者,然而如果企业的决策者要作出正确、科学的决策就不能离开真实、可靠、完整、有用的会计信息,企业决策者是否能作出真确、科学的决策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

因此企业在作出企业目标时会计目标也要包括在其中,也就是说企业目标包括会计目标。

但是会计目标也制约着企业目标,只有是会计目标得到有效的实施企业目标才能更好的发展,同时会计目标牵制着企业目标,使企业目标不只是考虑企业自己发展还和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不会做出只顾自己企业利益而损害国家的利益2、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内部会计控制规定了四项基本目标,而我国在《基本规范》中第六条也对内部会计控制规定了三款基本目标。

其中美国注册会计师规定的第一项和第三项是规范交易授权的,是为了防止企业内部员工随意处理、盗窃财产物资或歪曲记录;第二项和第四项规定是规范会计记录的,意在保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与资产的安全性;而我国的《其本规范》第六条前两款也是对“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的规范,第三款是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由此可见不管是外国还是我国内部会计控制都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完整和保护单位的财产安全,它们是一致的,同时内部会计控制的这些目标最终也正是为了给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所以说会计目标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最终目标。

3企业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企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服务的。

理论界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一直都是立足于企业目标来进行的。

在1949年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中就把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经营效益,坚持既定管理方针等内容作为建立内部控制的目标;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中就明确提出,内部控制是由管理者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而之所说的总体目标我们就把它认为是企业目标。

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内部控制中也指出,内部控制的结构是为实现“企业特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1992年COSO委员会也提出,内部控制是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这里也把公司营运的效率效果放在了第一。

由此可见,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组成结构,因此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企业目标服务的。

不过在我国相关的法律规范上内部控制并没有出现与企业目标相关的词语,这说明我国的内部控制还不完善,还没有站在企业目标的基础上谈论内部会计控制。

但是内部会计控制却和企业目标有着重要的关系。

1下面我们就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做一下分别论述:二、企业目标企业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利润最大化而制定的一些目标。

企业只有有了远大的目标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效益。

美国行为学家J·吉格勒在吉格勒定理中提出: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气魄大方可成大,起点高才能至高。

立意远方能奔腾,只有那些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奋斗的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也就是说企业只有订立了高的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一)企业目标的层次企业文化内容的集中化是企业目标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简单的企业目标集中体现着企业文化各个侧面的内容和要求,并具有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各种生产行为的导向功用,因而,它就必然是一个具有若干层次的体系。

在我国,所有的企业有共同的企业目标;又有不同行业或地区的企业目标;又有更下一层次的不同企业的企业目标。

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上看,企业可以划分为10年以上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5年左右的中期战略规划目标和当年实施计划目标。

而从内容上看,可视作这样三个层次目标:一是企业环境层——体现社会整体利益和全局需要的企业目标;二是企业组织层——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和需要的企业目标;三是企业个人层——体现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满足个人需要的企业目标。

最后从企业内部来说,也可划分三个层或四个层次:企业整体目标、车间或科室目标,班组与个人目标。

而我们最终要实现企业目标必须把这些若干层次合理科学的结合起来。

从以前到现在,我们在处理企业目标层次关系上,是有经验也有教训的,应当给以认真地、科学地总结,指导今后工作的实践。

例如,一会儿重大目标轻小目标;一会儿又重小目标轻大目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尽管也讲国家、企业、个人利益三兼顾,但在合理化体制与观念影响下,往往是强调了国家大目标的实现,忽略了小目标的存在;强调集体、国家利益多,注意个人、企业利益少。

而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部分企业对国家、部分个人对企业、国家,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个人、企业发展致富的目标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

这是不合理的.还有,在不少的情况下,人们讲企业目标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离开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亦即满足人的生活消费的。

可当人们要讲企业生产目标时,往往不是首先从职工消费、改善生活谈起,似乎这样就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我们必须把强调企业生产是为了满足国家计划、社会需求同直接满足本企业职工工资、待遇等需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由此可见我们更应该把各个层次目标合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一)企业目标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1、企业目标的层次在生活中,人需要有具体的目标,才能调动潜在能力;人只有在达到目标之后,才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这样的。

一个企业如不制定一个为全体职工共同遵奉的企业目标和基本方针,就将失去内在的支持。

企业目标的主要功用是导向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首先,企业目标是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第一个参项被提出来的。

它反映着企业从现时起至未来某个时点的大致战略走向和主要预期成效。

其次,企业目标一经管理者传达给全体职工,便成了人们心目中共同的目标,它促使人们相互配合、协调,造成人际关系的向心力;第三,企业目标还给人以鼓舞和信心。

在人们行动遇到困难和阻碍时,目标会激发人们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当行动一步步接近目标时,它又给人以鼓舞。

当目标实现后,它又给人以满足感、荣誉感和自信心,推动人们、推动企业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2、企业目标案例有一个高的目标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我们总是很羡慕天才,但是,在世界上那些成功的人或者成就天才事业的人未必都是天才。

这是因为那些成功的人或者成就天才事业的人,他们有远大的目标、勃勃的雄心、排除万难迈向成功的动力。

不敢为自己定制一个高远目标的人,不管他有多么超群的能力,他都将一事无成。

所以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到达了目标的一部分。

美国的一家著名的快餐店——温迪快餐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温迪快餐店的老板迪布·汤姆斯出生在美国的俄亥俄州,1969年,他在麦当劳、肯德基等大店盛行的时期成立了自己的快餐店,但是迪布·汤姆斯并不应为自己的店没有麦当劳、肯德基等店的出名而气馁,而是从一开始就把麦当劳这样有名的快餐店订为了自己的目标。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凭借着一开始的高目标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自此之后温迪快餐店的业绩年年上升,终于在1990年发展了3200多家连锁店,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也上升到了15%。

坐上了直逼麦当劳的美国快餐业的第三把交椅。

3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建立者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

尽管如此,齐瓦勃却雄心勃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