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果蔬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解读【标准控制点】【标准控制点解读】农场在前期投入方面要考虑到对后期过程的影响。
在品种和母本选择方面, 要考虑品种在后期栽培过程中对农药、化肥、水等外部投入的需求,尽量选择抗病虫害的栽培品种。
检查员应了解为什么选择该栽培品种。
种植者在选择种子时应了解存在的风险(种子健康),应获得种子的品种名、纯度、生产批号、质量指标、植物健康证书或检疫证明、种子生产商和经销商的资质证明等。
可行时,农场可建立自己的种子检测体系。
否则,应提供通过何种方法来保证种子的质量的证据。
尽量避免对繁殖材料的化学浸种和包衣处理。
当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对繁殖材料的处理可以减少后期农药的用量时,处理才可以进行。
处理包括对繁殖材料在购买前和购买后的处理。
种植者应保留所购买的繁殖材料的生产合格或质量合格证明。
种植者应建立(文件化的)室内育苗植物健康质量控制系统并付诸实施。
【建议记录】1.种子来源记录:包括种子的品种名、生产批号、质量指标、植物健康证书或检疫证明、种子生产商和经销商的资质证明等2.种子生产合格或质量合格证明。
3.种子处理记录:包括处理方法、处理目的和效果。
4.室内育苗植物健康质量控制记录:应包括使用的植保产品的名称、施用时间、施用方法、剂量和浓度、施用原因及效果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3.《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管理办法》【标准控制点解读】对于新的种植基地,在用于农作物种植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参照第2部分《所有农场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附录A的要求。
必要时要对存在风险的项目进行相关的检测,应有纠正措施来减小所确定的风险。
对每块农田、果园或温室应单独建立符合良好农业规范文件要求的、且关注内容一致的记录体系。
【建议记录】1.新种植基地风险评估记录:包括评估目的、土地的范围、评估日期和评估人的姓名。
必要时应附上相关的地图。
建议用表格的形式来进行风险评估,表格中的列表示各类风险类型(包括食品安全、操作人员安全和对周围环境影响等)、严重程度、发生概率、控制的可能性、控制措施、控制效果,表格的行中列出评估考虑的因素(包括土壤类型、侵蚀程度、地下水质和水位、水源的持续供给、病虫害和杂草危害、对临近区域或作物的影响等内容)。
2.种植基地管理记录:应包括与良好农业规范文件要求有关的农事活动。
【参考资料】该部分可参考本标准第2部分《所有农场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附录A《新种植土地风险评估指南》。
【标准控制点解读】国内由于生产条件的局限,能够采用土壤熏蒸进行杀菌消毒的农场非常有限。
如果采用化学熏蒸方法,则应说明原因和用其他(包括蒸汽熏蒸)方法替代的可能性。
农场应制定基质的使用和管理计划,此计划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质的可追溯性(2)基质的消毒(3)基质的再循环计划:农场应实施基质循环使用并制定循环计划。
如果未实施则应说明原因。
【建议记录】1.土壤熏蒸记录:包括熏蒸理由、熏蒸地点、日期、熏蒸剂有效成分说明、使用计量、使用方法和操作人员姓名、熏蒸效果进行详细的记录。
2.基质使用和管理记录:(1)基质来源记录,如果来自农场以外,则应保留购货发票,且能够证明并非来自指定的保护区域。
(2)基质消毒记录:记录消毒时间、地点、消毒方法。
如果消毒为外包过程,则应记录外包公司的名称、地址、外包合同或协议、外包公司的消毒方法说明。
若使用化学品进行基质消毒,应说明原因和用蒸汽消毒方法替代的可能性,应记录化学品的名称、有效成份、操作人员的姓名(包括化学品配置人员和消毒人员)。
(3)基质再循环计划。
【标准控制点】【标准控制点解读】农场应对使用的施肥机械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施肥机械的良好性能。
这包括及时更换新的零配件、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和方法使用、在待用期间提供良好的存放场所、每年在使用前校准施肥量等。
【建议记录】1.施肥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校准记录。
2.化肥施用记录:购货发票、化肥名称、化学成份书面证明等。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1.NY/T 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标准控制点解读】农场应知道如何计算农作物的需水量,计算蒸发量时至少要考虑到栽培作物的特点、地区规律性降雨量、蒸发量和基质排水量等影响因素,配备相应的测量工具,保留相关的测量记录。
应提供计算需水量方法的书面证明。
农场应根据计算出的农作物的需水量、栽培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和施肥等因素制定灌溉计划,计划应考虑到优化水的用量,减少灌溉用水的浪费,尽量采用高效的微灌方式(如采用滴灌、微喷灌、渗灌、小管出流灌等)。
农场应对灌溉用水进行风险分析,分析应考虑到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污染,由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
每年应至少分析一次灌溉用水,当发生异常情况,可能导致灌溉用水被污染时,应增加分析次数。
对分析结果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应有书面记录。
【建议记录】1.农作物需水量记录:包括降雨量、蒸发量和基质排水量等测量记录,计算方法等。
2.灌溉水水质分析记录。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标准控制点解读】农场的技术负责人接受正式书面培训和(或)外部病虫害综合管理的咨询服务,能够证实技术负责人的资格。
应有相关记录以证明农场参加了独立的校准或检定计划。
农场应掌握国内或国际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
最高残留限量(MRL)应通过与顾客确认沟通或通过产品预期销售的特定国家的法规要求来确定。
如产品销往多个市场时,残留检查系统应满足最严格的最高残留限量(MRL)要求。
当产品销售市场的最高残留限量(MRL)严于生产地的要求时,农场或其顾客能够证实,在生产周期内已经考虑最高残留限量(MRL)的要求(即,修订植保产品使用方法和(或)采取农残检测结果)。
【建议记录】1.农场的技术负责人培训记录或资质证明。
2.使用设备检定证书和校准记录等。
3.农场掌握其产品消费地的信息和该市场的最高残留限量(MRL)的证明资料。
4.农场能够提供合格的农残检测报告。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各国农残限量标准》1.GB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2.GB18406.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3.GB/T 8855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4.GB2763—1981 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5.GB14870-1994 食品中多菌灵最大残留限量标准6.GB14869-94 食品中百菌清最大残留限量标准7.GB14868-94 食品中辛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8.GB5127-1998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9.GB4788-94 食品中甲拌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应有书面且最新的(每年评审)风险评估,其中包括采收操作的卫生要求(国家、行业和个人),根据采收和离开农场前运输的卫生风险分析结论,执行书面的卫生规程。
根据采收卫生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制订清洁和消毒方案(每年至少一次),重复使用的采收容器、工具(如剪子、刀、修枝剪等)和采收用的设备(机械)应得到清洁和维护。
所有直接从农田、果园或温室里包装和处理的农产品应当天运出。
所有在农田包装的农产品应遮盖,以避免包装后和在运输过程中(从农田或偏远的农场到存放处)受到污染。
如果采收后在农场包装的农产品就地存放,存放区应保持清洁。
需要时,根据采收卫生风险评估结论对温度和湿度应加以控制并保持记录。
当运输收获农产品的车辆,还用于其它目的时,应根据采收卫生风险评估结论,有计划地做清洁保养,避免农产品受到污染(如土壤、灰尘、有机肥、泄漏等)。
在采收作业的员工工作场所至多500米附近内,应有固定的或移动的洗手设施和固定的或移动的厕所,且卫生状况良好。
感官评估,存放农产品的容器是专用的(即不存放农用化学品、润滑油、汽油、清洁剂、植物或其它废弃物、餐盒、工具等)。
所有在采收点使用的冰必须由饮用水制成,且在卫生条件下处理,以免农产品受到污染。
【建议记录】1采收的书面且最新的(每年评审)风险评估报告。
2.采收容器、工具(如剪子、刀、修枝剪等)和采收用的设备清洁维护方案或记录等。
3.必要时有温度和湿度控制记录。
4.运输收获农产品的车辆清洁保养方案或记录【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1.GB14930.1-94 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2.GB14930.2-94食品工具、设备消毒剂剂卫生标准3.GB 8868 蔬菜塑料周转箱4.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作地点附近应有带洗手设施、能方便使用的卫生间,且卫生条件良好,提供无香味的肥皂和水,卫生间若无自动关闭的门则门不应开向农产品处理区域。
当无卫生洗手设施时,每个注册农产品都应有产品处理说明。
应有证据(如签到薄、外部的证书)表明员工接受了有关农产品处理卫生问题的口头或易理解的书面指导证据,其中包括个人卫生,如洗手、配戴首饰、指甲的长度和卫生等;着装卫生;个人行为,即禁止吸烟、吐痰、吃零食、嚼口香糖、涂香水等。
应有证据表明员工遵守了卫生培训中关于个人卫生和着装的要求,如洗手、配戴首饰、指甲的长度和卫生等;个人行为如禁止吸烟、吐痰、吃零食、嚼口香糖、涂香水等。
应在最近12个月内,对清洗农产品的水源进行水质分析。
水质报告分析结果应达到国家饮用水相关要求,或被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认定在食品业中应用是安全的。
应有以下内容的书面记录:当最终产品的清洗用水循环使用,需经过滤和消毒,且pH 值、消毒剂的浓度和与终产品的接触水平需例行监测。
根据水的用途和用量,过滤时应具备有效去除固体及悬浮物质的系统,并有书面例行的清洁计划。
对清洗产品的用水进行分析的实验室已得到GB/T 1548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认可,或有文件证实其正处于接受认可的过程中。
【建议记录】1.员工卫生培训和检查记录。
2.水质分析报告、再生水过滤和消毒、 pH值、消毒剂的浓度和与终产品的接触水平监测记录。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1.GB/T15481-2000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2.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控制点解读】地面设计有斜坡并保持清洁、通畅的排水通道。
应有以下内容的书面记录:按清洁方案清洁和保养农产品处理设施和设备(即生产线和设备、墙面、地面、存放区、货架等)以避免污染。
当无卫生处理设施和设备时,每个注册农产品应有产品处理说明。
被拒收的农产品和废弃的原料存放在专设区,并进行例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污染农产品。
应有清洁消毒记录。
感官评估。
清洁剂、润滑剂等存放在专设区,与农产品隔离,以避免农产品受到化学品污染。
应有书面证据(即标签或技术数据表等)证实可能与农产品接触的清洁剂、润滑油等被允许用于食品加工。
在农产品处理区、制备区和存放区,应有玻璃或透明硬塑料碎片的书面处理程序:包括对贴膜玻璃的检查、玻璃的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