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乌塔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语文乌塔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四年级上册语文乌塔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通过对乌塔独自旅行的故事的了解,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2、读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有个人的想法。
3、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一、导入(用简短的内容导入课文,引发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学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2、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乌塔的乌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直入主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乌塔的性格特点板书到黑板上,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锻炼。
)生活经验丰富热情、活泼有爱心胆大心细有主见3、同学们介绍异国风土人情。
(学生在课后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搜集到了大量资料,还自己动手制作了课件,让学生到讲台前演示给同学们看,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藉此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激情1、一个外国小女孩可以独自一人游欧洲,而对我们中国小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
乌塔和中国小学生不同在哪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吗现在,同学们自愿结组,赞同我们教育教学方法的在一组,不赞同的在一组,大家进行辩论。
(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相信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会非常爱学,更会积极地讨论。
鼓励同学们读书要有独特的见解,同时,教师要特别说明“每一种认识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脱离书中的语言,不脱离生活实际,对学生认真地读书,认真地思考有一个界定。
)2、展开辩论(在这里,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更要参与到同学们的辩论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
教师也要有独特的见解,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支持。
)3、一分钟演讲,谈谈我们该如何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扩大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
同时,学生广泛地查询资料,学习知识,流利地表达,这样,不仅涉入了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布置实践作业题目:《从乌塔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中小学生在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责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乌塔我看乌塔:热情、活泼、有主见、独立、胆大心细自立自强正确认识《乌塔》教学反思这节课中,我很注意“德育”渗透点,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我采用的教法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
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学生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中我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乌塔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一时语塞、不合逻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时语塞、反驳、不合逻辑、惬意”等词义,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旅居”。
2.通过提炼关键信息,能简洁地向他人介绍乌塔。
3.通过抓住提示语、创设情境,自然地读好对话。
4.通过创设情境、对比阅读,体会乌塔驳得有理。
【教学重点】通过提炼关键信息,能简洁地向他人介绍乌塔。
【教学难点】通过创设情境、合计朗读,体会乌塔驳得有理。
【教学流程】导入写课题,读课题。
读过课文,我们知道,乌塔是个14岁的德国女孩。
一、疏通字词课文都读过了,我们来学习词语。
第一组:旅居:出示原文,猜意思(评价:你抓住“旅”字来理解词语);出示字典中的解释。
第二组:一时语塞(“塞”在成语中读作se;理解成语只要理解“塞”字,“塞”是指塞住,堵住;是指一时说不出话来。
)马上反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马上反驳)不合逻辑(不合道理,不合规律)(由学生说出“逻辑”的意思。
) 第三组:筋疲力尽(“筋”前鼻音)睡眼朦眬(你什么时候是睡眼朦眬的?形容人快要睡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疲倦睡得正香惬意(出示原文,找近义词:满意、称心、舒服;你什么时候会感到很惬意)(男女生合作读词语,发现分别是写“我”和乌塔的;“我”,一个成人,在旅游途中…,乌塔,一个孩子却…,她一定有着丰富的旅游经历)二、介绍乌塔过渡:是的,乌塔,虽然年仅14岁,却到过很多国家。
自己读一读。
出示:她还告诉我,她叫乌塔,已经14岁了……最后还要去希腊。
1.介绍地名:这段话也出现了一些国家和城市的名称,请看(出示欧洲地图)。
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都属于欧洲,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是意大利的三座城市。
2.指名读。
3.简单说说乌塔到过哪些地方。
(课件)点拨:不把那么多国家都说出来。
4.乌塔到过那么多地方,毫无疑问,她一定有丰富的旅游经验。
默读第七自然段中的这一部分,思考,乌塔有哪些旅游经验,用横线划出来,并标上序号(课件)。
出示:乌塔说,她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小孩玩。
5.交流:投影。
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看第7自然段,思考:乌塔有哪些旅行经验。
标上序号。
6.交流,课件出示划线、序号。
自由读。
7.介绍乌塔:如果把这两段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就可以介绍乌塔这个人了,在介绍的时候,老师要向大家提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讲的尽可能简洁(板书:讲得简洁)可以这样开头——出示:爸爸妈妈,我向你们介绍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同桌互练,一个先当爸爸妈妈。
8.展示。
老师当妈妈。
评价:用上了“一、二、三、四”,介绍得更清楚了;加上了…,介绍得更清楚了;14岁的孩子一个人旅游,太不可思议了;小小年纪,旅游经验那么丰富,佩服;(2名)。
三、自然对话过渡:但课文是不是这样写的,是通过“我”和乌塔的对话把故事写得生动。
1.先学习“我”和乌塔的第一次对话,请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乌塔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我说的话。
2.交流。
3.老师把第五自然段改成一组对话。
请一位同学读乌塔。
老师当文中的“我”,其他同学读旁白。
(对“乌塔”说)我们同住在青年旅馆,而且同住一个房间。
俗话说“相遇是一种缘分”,微笑着打个招呼吧。
嗨,你好。
朗读指导。
出示:乌塔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
”她还对我说:“我叫乌塔,今年14岁了。
我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下一站是希腊。
”“你一个人吗”我有点吃惊。
“当然。
”她很自然地答道。
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
预设一:学生没有读出大叫的感觉,(对“乌塔”说)小姑娘,你在异国他乡遇到我这个老乡,心情怎样?预设二:学生读出大叫的感觉,你为什么那么激动?当然。
预设一:学生读得很自豪。
我觉得你读的有点儿自豪,可文中说他是自然的答道,你们觉得是自然还是自豪的为什么预设二:学生读得很自然。
你回答得很自然,你小小年纪游历了这么多国家,不觉得自豪吗?4.同桌练读:两人面对面,给对方一个微笑。
分角色读对话,旁白不读。
5.展示读。
(1)预设一:如果读得自然,评价:读得很自然,把当时的情境读出来了。
预设二:如果学生读得有读书腔,评价: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得自然些。
6.小结:要读好对话,就要对得自然。
(板书:对得自然)三、驳得有理过渡:乌塔觉得一个人旅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她我问——同桌读对话。
展示读,一对同桌分别读乌塔和“我”,其他同学读旁白。
1.一时语塞:采访“我”。
为什么当乌塔要问你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旅行时你会一时语塞当时被这样问时,心情怎样在前面可以稍作停顿。
2.不合逻辑:采访乌塔。
你当时为什么马上反驳?3.概括乌塔的话:也就是说乌塔说得很合逻辑,很有道理。
自己读读乌塔的话,想想说一个什么道理呢?引导:我认为爱孩子就要时时刻刻跟他在一起。
而乌塔认为爱孩子是要——4.师生合作读:老师当一回文中的我,你们来反驳我。
5.小结:乌塔就针对我的观点就得反驳,我们觉得他驳得有理(板书:驳得有理)6.乌塔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出示:光从电视和书本……一起读。
7.这是针对我的对一句话进行反驳的。
出示:中国有电视……8.师生合作读:这回你们当文中的“我”,我来当乌塔。
生说,师答“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
”为什么不能去掉后面一句?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可见乌塔——驳得有理。
(板书)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说话的三个技巧,跟爸爸妈妈介绍乌塔时要——说得简洁,跟人对话时要眼睛注视对方,给对方一个微笑,——对得自然,反驳别人时,要——驳得有理。
板书:说得简洁对得自然驳得有理【作业】抄写词语;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乌塔。
【教学反思】整堂课缺乏课外延伸和学法的指导。
教师地位过于强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没有鲜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四年级上册语文乌塔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
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学习重点: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学习难点: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一、导引目标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乌塔》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大概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回忆。
(激发兴趣)2、学生回顾自己的读书,叙述故事,展示自学。
二、创设条件1、质疑: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这个小姑娘引起你的思考了吗你说说自己是如何看待乌塔的2、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组织研究1、根据同学们的看法不同,现在我们自愿结组,喜欢乌塔,特别赞同她的做法的在一组,其余的在一组,大家分别商讨、学习,用书中的语言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2、展开辩论。
分组,交流想法。
两组之间展开辩论。
3、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板书:长出独立的翅膀。
四、引导创新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独立自主的人,只要是符合一定的条件。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发表自己的演讲:谈谈我们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
五、反思小结1、本篇课文学完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六、巩固提高1、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谈出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研究性作业:同学们你们都去哪里游玩过,哪些地方最喜欢,请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写诗,或写文,或画画,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
然后展示给同学们看。
板书设计:7、乌塔我眼看乌塔:热情、执着、有爱心、独立、有理想……长出独立的翅膀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学反思:课文描写了一位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