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调查方法 第九章

社会学调查方法 第九章






例4:报刊人物分析。 报刊人物分析—对电影、电视、戏剧、小 说、杂志及报纸等媒介中的人物的各种社 会特征,比如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 社会地位,以及人物的性格、目标、事迹 等等进行分析。 劳文沙尔:曾对媒介上的人物的各种社会 特征进行分析。1901年至1941年40年间《星 期六邮政晚报》等美国有代表性的大众周 刊杂志所刊登的主人公进行分析。 揭示了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社会规 范和社会面貌及其社会变迁。
二次分析(二手分析):对那些由其他人原 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 新的分析。 两个类型,分别为两种不同的研究目的:



前提:用的资料是别的研究者或研 究机构所获得的原始数据。 假设:可以获取这些原始数据。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原始 数据的共享成为可能。 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二手资料 的分析在国际规模上得到发展。许 多研究中心和研究机构相互协助, 形成了数据档案网。

- 1775年以前,除了一张外,全都是父亲位于 -
例2:全家福相片中所反映的家庭关系。 社会学家费希尔对30户美国家庭在1729 年到1871年之间的全家福的内容进行了 分析。发现:
家庭其他成员之上(后排站着),母亲则坐 着,子女则在母亲之下。暗示:父亲的家长 角色和父母高于子女的等级角色的垂直安排。 1775年以后,水平安排代替了垂直安排。暗 示:家庭成员地位互相平等。 20世纪,某些全家福中,子女在父母之上。




结论: 50、60年代:女性形象是年轻、低文 化程度的普通工人、农民,党团员、 劳动模范。 70年代:年老、较高文化程度的文教 科卫人员,努力生产、个人成就、勇 于斗争。 80年代:高文化程度的中年文教科卫 人员,以个人专业成就和女强人式的 工作业绩为特征。 研究报告见附录三。
二、内容分析的程序


与调查研究相似。包括:总体 的范围、样本抽样、编码方法、 分析方式等等。 有两个重要环节: 1. 抽样 2. 编码
抽样: 主要方法:分层随机抽样和多阶段随机抽样。 分为三个阶段: – 1.名称的抽样:抽若干个报纸、抽若干种杂 志、若干个电视台。多采用分层抽样。 分层标准:地域分布、受众程度、编辑方 向、重要性或规模、播发时间。 – 2.期号的抽样:抽取若干期刊报纸的期号、 电视台的时间段、若干栏目。 – 3.内容抽样:所抽中的期号、时段或栏目中 抽取所分析的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回忆录:作者对自己在某一时期中的一 些特殊经历的描述。描述中本人可以不 是中心的人物。 自传:作者从小到大,直至目前的生活 历史,按时间顺序给出的连续记述,传 主是记述的唯一的中心人物。 回忆录对于研究过去发生的某一事件或 运动以及社会的变迁来说有很高的价值。 三者都是当事人亲自所写的第一手文献。
反映出
作为信息“制造者” 的人们的行为、态 度、价值观
影响着
作为信息“接受者” 的人们的行为、态 度、价值观
1. 内容分析的定义:对各种信息传播形式的明 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与 分析的一种研究技术。 明显内容:形式外的东西,比如它们的文字、 颜色和实物的本身,而不是这些文字、颜色 和实物的含义。 研究者所分析只是这些外在 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内容的深层解释。 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内容分析是一种 规范的方法。研究者根据预先决定的计划, 采取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 定量的描述:内容分析的基本性质。主要目 标通常是决定内容中某一项目的频数,或者 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

- 求爱阶段(积极寻求阶段) - 蜜月阶段(幸福阶段) - 下降阶段(破裂阶段) - 孤独阶段(主人公成天孤身一人阶段)
把求爱模式分为四个阶段:


-对生理上相互吸引的爱减少; -男女之间关系缺乏持久性; -在决定相互关系时,体现更强的主动性。
凯里不仅考察与每一阶段相关歌曲的数量, 而且考察了每一阶段歌曲的歌词内容。 结论:

4.

官方统计资料:
是社会研究极有价值的资料。提供了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者全国的有关 概况,研究者可以从总体上认识社会 现象,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掌 握事物的发展趋势。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 社会统计资料》、《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中国人口情报中心:《中国人口资料手册》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计划生育年
2. 内容分析的例子: 例1:歌词中的求爱方式。 美国社会学家凯里从60年代的流行歌曲中 抽出一个样本,同社会学家霍顿10年前所 进行的一项早期研究进行比较。 1966年夏两个月中发表在四种杂志上的歌 曲同1955年夏季两个月中同样四种杂志上 所选样本达到一致。此外包括电视歌曲中 的前30首及旧金山广播电台播出的前30首, 共计227首。 包括布鲁斯、摇滚乐、西部乡村歌曲及其 他类型的歌曲。
一.内容分析的概念与例子
二.内容分析的程序
一、内容分析的概念和例子



内容分析通过考察人们所写的文章、书籍、 日记、信件、所拍的电影、电视及照片、所 创造的歌曲、图画等,来了解人们的行为、 态度和特征,进而了解和说明社会结构及文 化变迁。 假定:在这些传播材料中所发现的行为模式、 价值观念和态度,反映出并影响着创造和接 受这些材料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除了信息本身的内容外,内容分析还 被用来研究信息发出者的动机,以及信息传 播的效果或影响。


- 内容分析 - 二次分析 -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文献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 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 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 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社 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根据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所用文献类 型的不同,可以将文献研究分类为:




三种文献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和内在 逻辑都是相同或相似的。只是在具体 应用上侧重点不同。 内容分析:主要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 分析,适用面最广。 二次分析:对其他研究者先前所收集 的数据进行再次分析和研究。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对那些由国家、 政府部门所编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在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等学科中 应用比较普遍。
2.

信件:
指责:不具有代表性、对某种事件的描述往往 经过不正常压缩,只是从特定的角度来描述。
3.

报刊:
报纸中的新闻报道往往成为人们分析某一事物 的依据。 注意:报道的文章往往不是事物的全部。一方 面受报道者个人的思维、观察、分析及表达能 力的限制,往往是报道者印象最深或者最受刺 激的一部分,同时受到报纸版面、编辑部负责 人以及有关部门各种要求的限制。
鉴》
5.

历史文献:
实际上所有的文献资料都是历史的。 定义:在形成的时间上距目前较远 并且文献的作者以及所记述的事件 和运动的当事人都已世的资料。 历史学家:重点弄清历史事实真相。 社会学家:更多涉及社会关系的结 构、组织及管理的原理等,而很少 涉及吸引历史学家的事件细节。



二、文献研究及其类型

- 比如:书籍、歌曲、绘画、图片、 网页、电话薄等。 - 比如:周敏用电话薄研究美国唐
人街。
注意:以上分类没有完全包 含所有的文献形式。
1.

日记、回忆录、自传:
日记:将每天所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件记 录下来;通过写日记,达到自己跟自己 进行交流、交谈的目的;将自己在日常 生活中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内容常常是人们内心思想的自然流露, 而且随时间顺序持续一段时期,因此, 日记对研究人们的思想、感情,理解人 们的行为、性格,无疑是有很高的价值。 但日记属于个人隐私的范围,未经主人 允许,别人不能随意翻阅。

编码: 根据特定的概念框架,对信息 (无论是口头上的、文字上的、 画面上的或是其他形式的)做分 类记录。 具体内容: – 选择编码单位 – 制定一份编码单





1.选择编码单位:即选择具体的观察和点算单 位。(研究的分析单位区别)。 分析单位:研究所描述和解释的对象。它既 可以是内容分析中的编码单位,也可以不是。 比如:研究电视广告对男女角色的刻画上是 否有所不同。单个广告既是编码单位,又是 分析单位。 比如:研究中央台与地方台的广告对男女角 色在刻画上是否有所不同。单个广告是编码 单位,但分析单位是电视台。
一.二次分析的含义 二.二次分析的步骤 三.美国《综合社会调查》
(GSS)简介 四.二次分析的优缺点
一、二次分析的含义


- 1.从别人为研究某一问题而收集的资料中,分析与
该问题所不同的新的问题,即把同一种资料(已 有的、别人的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用于对不同问 题的分析和研究中。 2.用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去分析别人的资料,以对 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即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处理同一种资料,看看是否能够得出同样结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文献与文献研究 内容分析 二次分析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文献研究的特点
一.文献的类型
二.文献研究及其类型
一、文献的类型


- 个人文献、官方文献和大众传播媒介。 - 原始文献(初级文献、第一手文献)和二次 文献(次级文献、第二手文献) -现时性文献和回顾性文献 -文字文献、画面文献、声音文献等




例3:期刊内容与社会问题。 美国60 年代是个骚乱的年代。方克毫瑟通 过对期刊的内容分析,来研究这一时期美 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1960年到1970年的期刊中,选取三种著 名的周刊,把其在10年中出版的所有刊物 作为分析的样本。刊物总数1716份。 按照《读者指南》的编目,把每一类条目 下的文章篇数记录下来。 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所得到的 结果具有较大的一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