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的变化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三态变化。
2.过程与方法(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霍夫曼电解水装置、电源、酒精灯、火柴、水、氢氧化钠溶液,小木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物质,历史上人们一直认为水是一种单一的物质,那么水这种物质里究竟含有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水的变化。
推进新课导入新课: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有白云、细雨和白雪?一、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是怎么循环的?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水的三态变化.二、水的组成[分析] 水可不可以继续分解还需要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1.电解水的实验[演示] 实验:水的电解实验。
(1)现象:出现气泡 V 正极∶V 负极=1∶2[分析] 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通电后,在电极上有气泡产生,并且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不同,一段时间后,还可以观察到两支玻璃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1∶2,因此我们猜测气体就是水分解产生的新物质,而且生成的是两种不同的气体。
[设问] 实验中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呢?[分析] 如果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那么生成物会是两种什么气体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18世纪化学家就开始研究了。
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水可以分解,产物为氢气和氧气。
[图片展示] 拉瓦锡(2)水−−→−通电氢气+氧气H2O H2 O2[提问]大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两支玻璃管中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吗?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
[回答]我们知道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若木条复燃则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提问]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氢气、氧气可以再分吗?[分析]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生成的氢气、氧气都不可以再分了,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 )、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
你能说说区别吗?[分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而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
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丙>乙>甲>丁 B.甲>丁>乙>丙 C.丁>甲>乙>丙 D.甲>乙>丁>丙3.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点表示在t℃时,甲、乙均为饱和溶液.B.35℃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质量是67.5g.C.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时仍是饱和溶液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 4.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D.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5.组成物质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0 C.+1 D.+46.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淸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 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C.向步骤(1)所得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7.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H+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OH﹣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8.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所示装置。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
结合图II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①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②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③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④X为浓H2SO4,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10.在哈尔滨市交通局和平房区政府的共同支持下,399路纯电动公交车在平房区上线运营。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造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钢化玻璃属于复合材料B.纯电动公交车上一般配备干粉灭火器C.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钢的含碳量一般为2%—4.3%D.纯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可实现绿色出行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①鉴别烧碱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加水溶解,比较溶液温度变化;②区分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气体:点燃,观察火焰颜色;③鉴别化肥KNO3和NH4NO3: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④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过滤;⑤鉴别二氧化碳、空气和氧气三种无色气体: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A.②⑤B.①②C.③④D.④⑤12.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8∶9 B.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甲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金属硬币B 铝制导线C 铜制火锅(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_____(填字母)。
A 在干燥的空气中B 在潮湿的空气中C 浸没在植物油中(4)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
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
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14.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金属却是液体,该金属是_______。
(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冶炼2900t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t。
15.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请回答:_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40℃时,将A、B各15g分别加到均盛有50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_____物质有剩余(填“A”或“B”)。
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入A物质。
16.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长期引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可用___________(填名称)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成了________能。
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作用,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在实验室里,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下列仪器和稀盐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及火柴和棉花。
请回答下列问题:仪器②的名称_____,仪器①在一般实验中的用途为_____。
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利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填序号)并补充一种仪器_____和药品_____还能制取另有一种气体。
下图是小明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步聚,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_____。
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用集气瓶采用排空气法收集CO2,请在F处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只画出集气瓶和导气管)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