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锻造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第7章模锻工艺
锻造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第7章模锻工艺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3.模锻斜度的选择 为了便于将成形后的锻件从模膛中取出,在锻件上与分模面 相垂直的平面或曲面上必须加上一定斜度的余料,这个斜度就称 为模锻斜度。 外模锻斜度α和内模锻斜度β(图7.11)。在同一锻件上内
模锻斜度β比外模锻斜度α大。 锻件成形后,外模锻斜度有助于锻件出模,内模锻斜度的金 属由于收缩反而将模膛的突起部分夹得更紧。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锻件的精度可用锻成尺寸与锻件公称尺寸的 偏差判定。锻件图上的公称尺寸所允许的偏差 范围称为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1)锻件的形状
锻件形状的复杂程度由形状复杂系数S表示。 S是锻件质量或体积(Gd,Vd)与其外廓包容体 的质量或体积(Gb,Vb)的比值,即: S=Gd/Gb= Vd/ Vb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热模锻压力机模锻工艺过程具有下列特点: 1、对于横截面形状复杂、分模面接近圆形或方形 的锻件(例如薄辐齿轮),必须正确设计预锻工步。 2、对于截面相差很大的长毛坯,一般需要用其它 设备制坯。 3、最好使用电加热及其它少无氧化加热,或在热 坯料送进压力机前有效清除氧化皮。 4、热模锻压力机导向精度较高,工作方式和普通 冲床相近。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7.2.2 长轴类锻件
按外形、主轴线、分模线特征,长轴类 锻件可分为: 1.直长轴锻件 :一般采用拔长制坯或 滚挤制坯。 2.弯曲轴锻件:除了可能要拔长制坯或 拔长加滚挤制坯外,还要有弯曲制坯或成型 制坯。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3.枝芽类锻件:带有突出部分。除了需拔 长制坯或拔长加滚挤制坯外,还要有成 型制坯或预锻制坯。 4.叉类锻件:头部呈叉状。若杆部较短, 除拔长制坯或拔长加滚挤制坯外,还要 进行弯曲制坯;若杆部较长,需用带劈 料台的预锻制坯工步,不需弯曲制坯。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二、平锻机模锻有如下缺点:
1.平锻机结构复杂,价格贵、投资大。 2.一般要用高精度热轧钢材或冷拔钢材。 3.锻前需清除坯料上的氧化皮。 4.平锻机工艺过程的适应性差,不适宜模 锻非对称锻件。 5.垂直分模平锻机不易实现操作机械化和 自动化。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三、与垂直分模平锻机相比,水平分模平 锻机在设备结构方面有如下优点:
4-模座 5-分模面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三、锤上模锻的分类 1、按模锻时有无飞边分为开式模锻及闭式模锻. 无飞边模锻节省飞边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 锻件坯料一般需要锯切下料或车床下料。 2、按模块上布置模膛的个数不同分为单模膛模锻 和多模膛模锻. 单模膛模锻适用于形状简单的锻件。 多模膛模锻的坯料可在一次加热后连续塑性变形。 3、按模块上终锻模锻件数的不同分为一模一件的 单件模锻和一模多件的多件模锻。
1.水平分模平锻机的传动环节少,基本零件 数量比垂直分模平锻机少25%~30%。 2.工作机构安排在一个平面上,机身呈对 称布置。 3.轮廓尺寸比垂直分模平锻机的轮廓尺寸 小。 4.水平分模平锻机的夹紧力等于或略大于 主滑块的模锻力。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四、和垂直分模平锻机相比,水 平分模平锻机在操作上的优点: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A)一般表中的余量适用于表面粗糙度 Ra=3.2~12.5。当表面粗糙度Ra大于或等于 25μm时,应将该处余量增加0.25~0.5mm; 当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1.6μm时,应将该 处余量减少0.25~0.5mm。 (B)对于台阶轴类模锻件,当其端部的台阶 直径与中间的台阶直径差别较大时,可将端部 台阶直径的单边余量增大0.5~1.0mm。 (C)如果机械加工的基准面已经确定,可将 基准面的余量适当减少。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7.1.2 热模锻压力机及其工艺过 程特征
热模锻压力机的机构和工作原理如图7.3 所示。 和锤上模锻相比,可以认为属于静压。 振动小、噪音小、劳动条件好、操作安全, 对操作工人技术要求低,便于实现机械化和 自动化。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和同样能力的模锻锤相比,热模锻压 力机的初次投资大,但维护费用低,动 力消耗小。 和摩擦压力机模锻相比,生产率较高, 便于自动化。 热模锻压力机结构复杂,制造条件要 求高。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图7.3热模锻压力机机构及传动原理简图 1-电动机 2-小皮带轮 3-大皮带轮(飞轮) 4-传动轴 5-小齿轮 6-大齿轮 7-离合器 8-曲柄 9-连杆 10-象鼻形滑块 11-上顶出机构 12-上顶杆 13-斜楔工作台 14-下顶杆 15-斜楔 16-下顶出机构 17-带式制动器 18凸轮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3) 锻件的公称尺寸和质量 根据锻件图的公称尺寸计算锻件的质 量,再按质量和尺寸查表确定锻件余量 和公差,在锻件图未设计前可根据锻件 大小初定余量进行计算。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4)模锻件精度 模锻件精度与所使用的锻压设备类型、分 模形式和模具状况有关。 在查表确定锻件加工余量和公差时,应注 意如下几个问题: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表7.1 长轴类锻件分组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7.2.3 顶镦类锻件
为了便于进行工艺过程设计和模具设计,根 据模锻件的形状特征,可将平锻件分为4类。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1.带头部的杆类 锻件 原材料直径按 锻件杆部选用; 多为单件、后定 料模锻;模锻工 步为聚料、预锻 和终锻;开式模 锻时有切边工步 。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1、摩擦压力机靠飞轮积蓄的能量工作,原则 上可多次打击干大活。实际有效打击次数不超过 3次。 2、摩擦压力机兼有锻锤和压力机双重工作特 性。对地基没有特殊要求。滑块没有固定的下死 点和上死点。 3、摩擦压力机设备制造成本低,劳动条件好。 4、摩擦压力机的缺点是生产率低、传动效率 低、抗偏载能力差。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冷锻件图即为锻件图。 冷锻件图用于最终锻件的检验和校正 模的设计,也是机械加工部门制定加工 工艺过程,设计加工夹具的依据。 热锻件图用于锻模设计和加工制造。 热锻件图是对冷锻件图上各尺寸相应地 加上热胀量而绘制的。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7.3.1 锤上模锻件图设计
1.分模面位置的选择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7.2 模锻工艺过程及模锻件分类
7.2.1 圆饼类锻件
圆饼类锻件一般指在分模面上锻件的投影为圆形或长宽 尺寸相差不大的锻件。模锻时,坯料轴线方向与打击方向 相同。这类锻件常利用镦粗台或拍扁台制坯。圆饼类锻件 的分类如图7.6。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图7.6 圆饼类锻件 a) 简单形状 b) 较复杂形状 c) 复杂形状
图7.9 上下模膛深度大致相等易充满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4)当圆饼类锻件H≤D时,应采取径向分 模,不宜采用轴向分模(图7.10)。
图7.10 圆饼类锻件分模位置
(5)锻件形状较复杂部分应该尽量安排在上模。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2.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确定
锻件上凡是尺寸精度和表面品质达不到零件图要 求的部位,需要在锻后进行机械加工,这些部位应 预留加工余量。 模锻件的加工余量要大小恰当。 精密模锻的目的是在不影响零件加工品质的前 提下模锻出小余量精锻件。
确定分模面位置最基本的原则是保证锻 件形状尽可能与零件形状相同,以及锻件容 易从锻模模膛中取出。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确定分模面时,应以镦粗成形为主, 还应考虑材料利用率。 分模面的位置与模锻方法直接有关, 它决定着锻件内部金属纤维方向。
锻件分模位置一般都选择在具有最大 轮廓线的地方。此外,还应考虑下列要 求: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2.无杆部的 锻件 原材料直径尽 量按孔径选用; 多为长棒料、前 定料连续锻造; 主要工步为聚料、 冲孔、预锻、终 锻和穿孔 。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3.管材镦粗
原材料直径按 锻件杆部的管子规格 选用,基本是单件、 后定料模锻;加热部 分略超过变形部分尺 寸;主要工步为聚料、 预锻和终锻。
图7.1 模锻锤的外观和操纵系统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二、锤锻模的结构 锤锻模由上下两个模块组 成,两模块借助燕尾、楔铁和 键块分别紧固在锤头和下模座 的燕尾槽中。 燕尾使模块固定在锤头 (或砧座)上,使燕尾底面与 锤头(或砧座)底面紧密贴合。 楔铁使模块在左右方向定 位。键块使模块在前后方向定 图 7.2 锤锻模结构 位。 1-锤头 2-上模 3-下模
1.夹紧力大,可利用夹紧滑块作为模锻变 形机构,扩大了应用范围,提高了锻件 精度。 2.模锻时坯料沿水平方向传送,易于实现 机械化和自动化。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五、和垂直分模平锻机相比,水平分模平 锻机有如下缺点:
1.曲柄连杆式的夹紧机构,夹紧保持时间 有限,不宜进行深冲孔和管坯端部镦锻成形。 2.连续锻造时,要辅助装置把锻好的锻件 从模具表面卸开,而垂直分模平锻机可依靠锻件 自重由两半凹模间落下。 3.不易从凹模中清除氧化皮和冷却水,安 装和调整模具也太方便。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1)尽可能采用直线分模(图7.7),使锻模结 构简单,防止上下模错移。
图7.7 直线分模防错移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2)尽可能将分模位置选在锻件侧面中部,如 图7.8。这样易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上下模错移。
图7.8 分模位置居中便于发现错模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3)对头部尺寸较大的长轴类锻件可以折线 分模,使上下模膛深度大致相等,使尖角处易于 充满,如7.9所示。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7.1 常用模锻设备及其工艺过程特 征 7.1.1 模锻锤及其工艺过程特征
第7章
模锻工艺过程
一、模锻锤的特点 (1)结构简单、工艺过 程性能好、生产效率高、设 备造价低、适合于多模膛锻 造。 (2)模锻锤的打击能量 可在操作中调整,能实现轻 重缓急打击。 (3) 振动大、噪音大、 工人劳动强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