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建设法治湖北,是贯彻党的( )精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活动。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八大标准答案 C【第2题】法治湖北要在( )年,基本实现湖北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法治化。
A: 2006B: 2010C: 2015D: 2020标准答案 D【第3题】建设法治湖北,要突出( ),建设法治政府。
A:依法行政B:依法执政C:依法办事D:科学行政标准答案 A【第4题】湖北省法治建设要把( )贯穿于法治湖北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A: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B:坚持以人为本C:党的领导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准答案 A【第5题】湖北省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是( )。
A:宪法和法律B:党的建设C:经济建设D:党的领导标准答案 D【第6题】加强网络信息传播法制建设应坚持( )。
A:文明办网B:依法办网C:依法办网、文明办网D:调控办网标准答案 C【第7题】( )年8月19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湖北省2011—2015年法治建设暨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
A:2008B:2009C:2010D:2011标准答案 D【第8题】《湖北省2011—2015年法治建设暨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为(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有效法治保障。
A:“十一五”B:“十五”C:“十三五”D:“十二五”标准答案 D【第9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A:安定和有序B:公平和正义C:诚信和友爱D:民主和法治标准答案 D【第10题】严格依法办事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A:规范执法B:公正执法C:依法办事D:执法必严标准答案 D【第11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上就是()的指导思想。
A:组织领导B:现代化建设C:思想工作D:政法工作标准答案 D【第12题】依法办事观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什么?()A:模范守法B:严格执法C:提高法律素养D:自觉接受监督标准答案 B【第13题】()是人民群众对政法干警的基本道德期待,是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的严格要求。
A:保持清正廉洁B:文明执法C:勤政守法D:甘当公仆标准答案 A【第14题】()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C:严格依法办事D: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标准答案 C【第15题】()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A:诚信友爱B:民主法治C:公平正义D:安定有序标准答案 B【第16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国家机关在维护宪法权威方面负有法定义务B: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C:法律的权威完全在于立法中是否体现了人民意志D:法律对人的社会生活具有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标准答案 C【第17题】()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
A:职权由法定B:有权必有责C:用权受监督D:违法受追究标准答案 A【第18题】()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标准答案 A【第19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做合格的人民公仆。
”这句话是()说的。
A:胡锦涛同志B:江泽民同志C:毛泽东同志D:邓小平同志标准答案 A【第20题】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7日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
A:360B:480C:240D:560标准答案 C【第21题】十六大报告要求到()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2010B:2011C:2012D:2009标准答案 A【第22题】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
A:宽严结合B:准确、合法、及时C:正确处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D:从快、从重标准答案 B【第23题】下列哪个属于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A:违法必究B:有法可依C:执法必严D:依法办事标准答案 D【第24题】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分为不同部门,而又成为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这被称为()。
A:法的体系B:立法体系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标准答案 A【第25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
A:严格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标准答案 A【第26题】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A: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B: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C: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D: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标准答案 C【第27题】有法必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
A:前提条件B:重要保障C:中心环节D:必要条件标准答案 C【第28题】行政立法是指()。
A: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B: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C: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为D:国务院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为标准答案 A【第29题】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标准答案 C【第30题】行政法规草案由()审议,或者由国务院审批。
A:法制委员会B:国务院常务会议C:国务委员会议D:全国人大常委会标准答案 B【第31题】世界上第一部以法典形式出现的行政程序法是()。
A:奥地利《行政程序法》B: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C:西班牙《行政程序法》D:法国《行政公共关系法》标准答案 C【第32题】行政回避制度可确保法律程序的()。
A:效率性B:公众参与性C:合理性D:合法性标准答案 D【第33题】不停止执行属于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中哪一个原则的体现?()A:效率原则B:公平原则C:公开原则D:参与原则标准答案 A【第34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指的是()。
A:有关国家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信息B: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的信息D: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信息标准答案 B【第35题】下列属于可以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的是()。
A: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C: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D:个人财产、名誉或其他利益的情况、资料标准答案 A【第36题】下列不属于乡(镇)人民政府应该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的是()。
A: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B: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C: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D:执行计划生育的情况标准答案 A【第37题】最重要的国家秘密被称为()。
A:秘密B:机密C:绝密D:保密标准答案 C【第38题】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
A:保存B:制作C:获取D:公布标准答案 B【第39题】下列不属于行政机关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的理由是()。
A: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B:行政许可被许可人不再具备行政许可条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C: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废止,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D: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标准答案 B【第40题】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所收取的费用。
A:返还B:变相返还C:返还或者变相返还D:行政划拨标准答案 C【第41题】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一般情况下()。
A:应当撤销B:可以撤销C:不予撤销D:分情况撤销标准答案 A【第42题】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时,不得()。
A:缩短行政许可期限B:增设行政许可C:细化行政许可程序D: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行政许可条件标准答案 B【第43题】获得医师的资格证书属于哪一种行政许可?()A:普通许可B:特许C:认可D:核准标准答案 D【第44题】行政程序违法违反的是()。
A:行政程序法B:行政实体法C:行政赔偿法D:行政许可法标准答案 A【第45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适用法律错误的情形?()A:应适用甲法却适用了乙法B:应适用此条款,却适用了其他条款C:适用了尚未生效的法律规范D:在法律选择时先适用上位法标准答案 D【第46题】应回避的人员仍参与作出行政决定的做法属于哪一种行政违法的错误类型?()A:行政机关的意思形成错误B:行政公务人员意思形成错误C:法律适用错误D:步骤顺序错误标准答案 A【第47题】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必须查清案件事实,并应当以“查明的客观事实”作为适用法律和作出裁判的根据。
()是整个案件处理的基础。
A:法律适用B:法制健全C:事实认定D:法官个人素质标准答案 C【第48题】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发表于()。
A:2008年12月29日B:2009年12月29日C:2010年12月29日D:2011年12月29日标准答案 C【第49题】建立和完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应以()为依据,制定一系列反腐倡廉法律法规。
A:宪法B:法律C:法规D:政治纲要标准答案 A【第50题】廉政建设的监督体系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种监督?()A:政协民主监督B: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监督C:公民监督D:舆论监督标准答案 B【第51题】公务员法要求按照()方面全面考核公务员。
A:德、效、勤、绩、廉B:德、能、康、绩、廉C:智、能、勤、绩、廉D:德、能、勤、绩、廉标准答案 D【第52题】下列哪一项属于渎职犯罪?()A:贪污罪B:挪用公款罪C:玩忽职守罪D:受贿罪标准答案 C【第53题】贪污罪侵犯的对象是()。
A:公民个人财物B:公共财物C:无主财物D:有主财物标准答案 B【第54题】被告人何某(某县工业局技术助理工程师)鉴于市棉织厂设计任务紧急,再三求助,答应利用业余时间帮其设计,但须向领导打招呼且要求付给设计费8000元。
经其所在工业局局长同意后,何利用早、晚和星期天的时间完成了棉织厂漂染车间的建筑设计底图27张,并先后深入工地6次修改设计和商量材料质量更换问题。
事后该厂按何某要求支付了设计费,何某的行为属于()。
A:受贿罪B:贪污罪C:按劳取酬D:滥用职权标准答案 C【第55题】对贪污犯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A:5B:10C:12D:15标准答案 B【第56题】甲某是某市人事局局长,因为急于酬集一笔巨额购房款,遂对乙某、丙某谎称能安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