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册语文-拼音bpmf 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拼音bpmf 教案

b p m f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 p m f,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

第一幅图是一个小朋友在听广播,广播的“播”提示b的音,收音机的形状提示b的形。

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在爬坡,爬坡的“坡”提示b的音,小男孩举着小红旗的形状提示b的形。

第三幅图是两个孩子做摸人的游戏,“摸”提示m的音,三根门柱和上面的门梁构成图形提示m的形。

第四幅图是老爷爷手拄着拐杖在观赏佛像,“佛”提示f的音,拐棍提示f的形。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音节ba为例,借助图画教学拼音方法;二是声母b和带调韵母a的拼音;三是b、p、m、f和a、o、i、u相拼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b、p、m、f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图上画着幸福的一家。

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认识汉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韵母带调拼音是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

2.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学生的生活,记忆字母的形状。

利用儿歌、口诀、配合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拼音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查
出示六个单韵母卡片,齐读、指名读。

二、新授
1、教学声母b
出示图片,问: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师:图旁边的字母读b。

b的声音和广播的“播”的音相同,要读得短一些。

师示范读音后,齐读、指名读。

问:图上什么地方像b?你还知道什么东西像b?
2.教学声母p
出示图片,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师告诉学生:泼水的“泼”读得短些就是p的读音。

师范读、齐读、指名读。

启发提问:仔细看图,怎样记住p的形?你还知道什么东西像p?
3.教学声母m
出示图片,问: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
师:摸人的“摸”读得短一些就是声母m的读音。

师范读、齐读、指名读。

问:声母m像图上的什么?
4.教学声母f
出示图片,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佛像”的“佛”读第二声,第一声怎样读?
师告诉学生:这个声音读得短一些就是声母f的音。

师范读、齐读、指名读。

启发提问:图上的什么像声母f?
三、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四个声母
2、教顺口溜:
右下半圆b b b 右上半圆p p p
两个门洞m m m 一根拐棍f f f
3.指导书写:
1)、b 教师边说边写:先写一竖,再写右半圆。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字母的写法。

3)、让学生比较b p有什么不同。

4)、重点指导:m f
m只占满中格,第一笔写竖,第二笔写右弯竖,第三笔是右弯书。

上下都要顶格写。

两个门洞宽窄要一样。

儿歌:两个门洞m m m
f 占上中格,第一笔写左弯竖,占上格和中格,第二笔写横。

5、学生书写练习,教师指导。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b、p、m、f四个声母,小朋友们会读、会写,还学会了记住它们的顺口溜,希望小朋友们继续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