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用外资的情况(精)
表2 1993-2004年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年份
实际外资额(亿美 元)
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 例(%)
外资对工业产值贡献 比例(%)
外资占中国出口比例 (%)
外资税收贡献比例(%)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 3、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指外国的公司、企业、 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我国法律在 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 资的企业。根据外资企业法的规定,设立 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并应至少符合下列一项条件,即采用国际 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产品全部或者大部分 出口的。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 责任公司。
在累计批准的 53 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 目前仍在注册运营有基本方式
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一般分为直接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采用最多的 直接投资方式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 业、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和合作开发。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 装配等。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亦称股权式合营企业。它是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 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 举办的企业。其特点是合营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各自的出资比例 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各方出资折算成一定的出资比例,外国合营者的出 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各种方式最早兴办和数量 最多的一种。目前在吸收外资中还占有相当比重。
• 第四,外商“独资化”倾向明显,个别领域出现 外资垄断或垄断迅速扩大的苗头。从具体的产品 市场占有率来看,越来越多的外商企业品牌占了上 风。一个又一个的行业、市场被外商控制,严重影 响和制约了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在一定时期,一 定领域,对民族工业实行一定的保护政策是必要的。 以柯达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感光材料行业已经出 现利用市场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苗头。按照“98” 协议,柯达公司投入巨资全面改造中国感光材料 行业,为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与 此同时,柯达公司也在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市场份 额超过50%。2001年以来,在三年保护期结束后 的三年里,我国感光材料市场没有引进新的竞争 者。2003年10月,柯达公司与中国乐凯公司合作, 收购了乐凯公司20%的股份,从而进一步扩大了 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
•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亦称契约式合营企 业。它是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 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 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 举办的企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各方 签订的合同中确定。举办中外合作经营企 业一般由外国合作者提供全部或大部分资 金,中方提供土地、厂房、可利用的设备、 设施,有的也提供一定量的资金。
27.5 28.7 31.5 40.1 41.0 41.1 45.5 47.9 50.1 52.2 55.48 57.43
5.7 8.5 11.0 11.9 13.2 14.4 16.0 17.5 19.0 20.5 20.86 20.81
• 四.我国利用外资问题的几点思考
目前,在我国利用外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妥 善解决,将会影响到我国利用外资的效果,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 首先是国内资金的闲置问题。利用外资只能是对内资的补充,不能是 取代,更不能冲突和闲置内资。然而,由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居民银行 储蓄存款大量增加,加上手持现金,目前已突破11万亿元。近年来,虽然经过 数次降息,又开征了利息税,但大量闲置的居民储蓄转化为现实投资的数量 仍然不大。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缺钱,而是因 为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滞后,资本市场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不畅 通等原因。
• 截至 2005 年 7 月底,来自 192 个国家和 地区的投资者在华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53万多家,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 所有行业,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达 6000 亿美 元。全球最大的 500 家跨国公司中近 450 家已在华投资,其中 30 多家设立了地区总 部,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 600 多个。
•
仅从这两组数据中就可以清楚看出,中 国引进外资是互利共赢的,既促进了中国 经济发展,也使外商在中国的投资获得了 丰厚的利润回报。同时,这也解读了为什 么中国已成为很多外商投资企业生产和销 售的平台,而且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 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投资战略的重点。
• 外资的大量流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 重要作用(表2),特别是对于扩大投资、 促进出口、开拓国际市场、转移现代技术 和管理经验、发展关联产业、促进产业结 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外资为我国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 4、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是海上和陆上石油合作勘探 开发的简称。它是目前国际上在自然资源 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其最 大的特点虽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合 作开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勘探、开发 和生产阶段。合作开发比较以上三种方式, 所占比重很小。
•
5、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 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 可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 内共同举办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的 全部资本以等额股份构成,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 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 承担责任,中外股东共同持有公司股份。其中外 国股东购买并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5% 以上。股份公司可以发起方式或募集方式设立, 现有的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也可申请改制为股 份有限公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还可以申 请发行A、B股和在境外上市。
275.2 337.8 357.2 417.3 452.6 454.6 403.2 407.2 468.8 527.4 535 606
12.1 17.1 15.7 15.1 14.8 13.2 11.2 10.5 10.5 10.1 8.03 7.16
9.2 11.3 14.3 15.1 18.6 24.0 27.8 22.5 28.1 33.4 40.77 27.81
• 我国处在国际分工体系价值链的最低端, 只能赚取最微薄的加工费用,还要背负 “倾销”等恶名。因此,应加强外资在我 国进出口贸易中作用的统计、调查与评估。 实事求是地将相关统计调查结果公布,一 方面应对“倾销”指责与制裁压力;另一 方面,也有助于人民群众客观的认清我国 的经济形势。
中国利用外资 的情况
• 一、中国利用外资现状
• 二、中国吸收外资的基本方式 三、中国吸收外资的特点 • 四.我国利用外资问题的几点思考
• 一、中国利用外资现状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加 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 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 举措。26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 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 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使中国成为目前 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 第三,生态环境成本加大。利用外资与资源环境 虽然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引 进外资的同时也将消耗大量不能进口或不可再生 的资源。跨国公司的投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势 必将劳动密集、自然资源密集、污染密集的产业 移入我国,最终加重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尤其一 些地方政府及领导盲目追求招商引资的“政绩”, 重引资数量而忽视引资质量和环境污染,相应的代 价是,对不能进口或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 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比如印尼的金光集团,先 在海南兴建350万亩速生林,最近又计划在云南 思茅兴建上千万亩的速生林。这些地方原有森林 覆盖率很高,为了兴建速生林必须砍伐大量原始 森林,对当地的生态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当地 将出现一片“绿色沙漠”。
• 6、新的外商投资方式 在不断扩大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国 内市场的同时,中国还在积极探索和拓展 BOT、投资性公司等利用外资的新方式。 鉴于跨国购并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 方式,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 策,方便外商以购并方式投资中国。
• 三、中国吸收外资的特点
具体讲,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制造业为主要投资领域。截至 2004 年,企业数和合同 金额分别占累计企业数和合同金额的 72.57% 和 64.76% 房地产 业是第二大外商投资领域,企业数和合同金额分别占83.9%和 17.73%;批发和零售业,占4.96%和2.86%;租赁和商业服务, 占3.56%和3.37%。
• 其次,“市场换技术”效果不理想。我国在引进 外资的过程中,试图通过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 “以市场换技术”。但就目前来看,效果并不理 想。在外来投资当中,绝大多数是外资控股或独 资企业,即使开放市场也很难获取先进技术。许 多跨国公司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但期 望他们会外溢技术是不现实的。外资企业里的中 国员工虽然可以学习并掌握部分技术,并参与一 些研究和开发,但却无法掌握控制在外资企业母 公司内部的核心技术。以汽车产业为例。我国汽 车行业迄今吸引外资40亿美元 ,跨国公司通过这 些投资获得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倍的超额利润, 而其所带来的技术和经验并没有因此得到推广, 国内消费者至今仍要以高于全球70%的价格来购 买汽车。这样利用外资,其最大赢家只能是跨国 公司。
• 又如瑞典的利乐公司,在无菌纸包装材料 行业已占有中国市场85%以上份额。该公 司向中国饮料行业特别是乳品行业提供了 约1000台无菌包装机。无菌包装机为中国 饮料行业特别是鲜奶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 技术支撑。但是,由于无菌灌装机必须使 用专用装纸的特殊工艺,使得利乐公司形 成了强大的市场优势地位。近年来,据国 内同类企业提供的材料,利乐公司涉嫌通 过捆绑销售、维修设备不提供定时定量承 诺、与上游专用包装纸供应商建立同盟等 方式,限制中国当地企业发展无菌包装材 料和无菌灌装设备。
• 最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应加强相 应的统计、调查与评估。2004年中国的外 贸依存度高达70%,远远高于美、日、印、 德等发达大国和发展中大国14%~20%的 水平。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就会加大中国经 济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和政治风险,激发他 国与中国的经贸冲突,使中国在能源和原 材料等问题上“代人受过”,从而为“中 国威胁论”提供口实。2004年,我国进出 口额增量的60%以上是由外商投资企业特 别是制造业实现的。其中来料加工占了很 大比例,再加上国家出口退税等政策,国 家实际没有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