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14 《文艺复兴运动》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14 《文艺复兴运动》课堂实录

《文艺复兴运动》课堂实录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将和我一起学习第14课的第一部分《文艺复兴》,我们首先从字面上来进行理解。

“文”是指什么?“艺”是指什么?“复兴”两字又说明什么?
教师解答:文是指文学、艺是指艺术、复兴说明以前曾经兴盛过,这是再一次的兴盛。

确实是这样,文艺复兴时期大约历时三百年。

在这一时期,欧洲的文学艺术发展到第二个高峰,从此欧洲逐渐崛起,并在19世纪称霸全球。

直到今天欧洲仍然有着众多的最发达知名国家。

也正是因为如此,欧洲人才如此的对文艺复兴念念不忘,引以为豪。

今天老师挑选了三个欧洲知名国家,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那个巨匠辈出的时代。

渊源探究
1.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
大家注意到我们视频后半部分的那个美轮美奂的地方了吗?同学们知道那
是哪里吗?这是非常著名的一个教堂,名字叫圣母百花大教堂,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就有很多的建筑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那同学们知道这些建筑是谁修建的呢?其实他们是由一个家族修建的,比如说圣母百花大教堂,就是由当时的美帝其家族出资赞助修建的,那你们觉得这个家族的经济实力怎么样?那在当时的意大利佛罗伦萨这样的有钱人可不止这一个家族,那这些富甲一方的人,我们称之为早期的资产阶级,这也是我们在第9课城市自治里面提到的那些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提问:如果你作为当时经济实力强大的资产阶级,你想过怎样的生活呢?
那你们想过的是不是这样的生活?但是老师告诉你们他们做不到,刚才同学
们的发言是不是想要在更高的水平实现更高的抱负,像这样:言论自由、随心所欲、思想开放。

但是为什么办不到呢?因为在中世纪的时候,人们过着这样的生活:神权至上……
那大家有没有一个疑问,他们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
教师补充基督教原罪思想:
亚当夏娃的后代,是罪孽,出生后这一生都是在赎罪。

那怎么去赎罪呢?禁欲修行,压制自己的欲望。

那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上天堂,不是享受现世的生活,追求来世。

那与我们刚刚分析的早期资产阶级想过的生活有没有冲突呢?
生:有,不希望压抑人性。

指出:资产阶级很难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

提问:学生概括新兴资产阶级难以实现目的的原因。

提问:那么大家理解为什么商人、资产阶级很难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吗?
过度:那么这些早期资产阶级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去突破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束缚,以达到自身的需求呢?
2.文艺复兴运动所借助的手段
观察四幅图片,分析四幅作品人物情感。

提问:如果有一幅作品的所体现人物情感,与其他三幅不一致,你会选择哪一幅?你的理由是什么?
介绍四幅图的时间,可以看出有两幅图他的风格是相近的,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

那我们知道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倡认识你自己,关注人的自身,那这一时期艺术作品所反应的风格和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基本一直,正巧意大利也是希腊罗马文化非常丰富的地区,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由于战
乱,很多学者就带着大量的古代希腊文化的抄本来到了意大利,来到了佛罗伦萨,这样这些新兴的资产阶级找到了一种表达自身的方式,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以此表达自身的需求。

教师小结:文艺复兴的内涵是:14世纪中叶,欧洲发起的一场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口号,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的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巨匠绽放
(1)提问:在佛罗伦萨游学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地方很不起眼但是游人纷纷驻足拍照。

这个地方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教师讲解:
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诗人。

他出生于佛罗伦萨。

他的代表作是神曲。

他的名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冲破封建神学思想束缚的诗人。

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呢,那我们来看着这幅图。

在但丁的神曲中,他以自身为主人公。

幻游了地狱、炼狱、天堂。

(2)学生讲授《神曲》中《地狱》第7/8/9层的细节?引导学生做如下思考:首先:第八层关押的人是谁,他犯了什么罪?第二:教皇被关押在第八层,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指出,教皇既是西方教会的最高权威和精神领袖,又是拥有世俗权力的封建君主。

但丁认为教皇利用基督教义欺骗教徒,聚敛财富。

犯了欺骗罪。

(3)提问:根据但丁在地狱的见闻,概括,他想表达哪些观点?
教师过渡:通过在地狱的见闻,但丁告诉我们,他抨击教会,痛斥教皇。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他认为什么是美好的值得赞美的?什么是幸福呢?
(4)阅读史料,了解但丁在天堂的见闻。

提问1:什么样的人值得赞美?
提问2:这些人具有什么品质?
教师讲解:善良、为自己的信仰不断地追求。

善于思考,得出真理、智慧。

所以但丁认为人应该追求美德和知识,美德和知识是值得被赞美的,这是人类幸福之源,是打开天堂之门的钥匙。

那但丁通过神曲想表达哪些思想呢?把人们的注意点从神转向了人,提倡人文主义。

那同时期也有很多著名的学者敢于冲出桎梏,抨击教皇,痛斥教会。

这其中有三个人被后世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过渡:接下来我们接着我们的研学旅行,我们到达了哪里?法国的卢浮宫,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

在视频的最后我们看到了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是蒙娜丽莎。

(1)分析《蒙娜丽莎》
第一步:通过分析绘画作品,知道他高超的艺术成就,了解达芬奇肯定人,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

提问:仔细观察,表达了人物的哪些情感?
教师讲授:根据研究,她不仅仅实在微笑,她有丰富的情感表情。

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这四种情绪大家都有,通过表情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这幅画是达芬奇关注人内在的情绪,是想表达对人本身,内心世界的关注,后面的风景是家门口的小桥,反映了达芬奇晚年完成这幅画时对人的研究。

达芬奇是一个细节控,为了更好的表达人的感情,他甚至去解剖人,要知道
这在当时被人们所厌恶,解剖学被人们认为是黑魔法。

当时并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达芬奇。

而正是达芬奇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近乎完美的表达对人的肯定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才使得《蒙娜丽莎》穿越时空,成为经典之作。

(2)简单介绍《最后的晚餐》
通过宗教题材的作品,其实反映了真实的人的情感。

宗教题材的画,耶稣说你们当中会有一个人出卖我,从门徒的表情,不仅仅表达宗教的现状,也同时想表达人的特点。

人的表情、人的动作、人的心里活动。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小结:莎士比亚曾说了这样一段话,出示图片。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英]莎士比亚
其实达芬奇大量的手稿中有生物学、物理学的手稿,比如说:潜水艇、飞机。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人们要是早发现他的这些手稿,人类的科学至少提高30到50年。

学生朗读。

以此概括达芬奇的作品所体现的价值。

并过渡到莎士比亚
3.莎士比亚
过渡:游学的下一站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故乡,大英博物馆里有个有关莎士比亚的展览,那同学们对他的两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大家了解吗?
学生讲解《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的剧情和结局。

教师讲解1: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作者反对禁欲主义,提倡追求现世幸福;最后两个家族消除积怨,肯定赞美了爱情,亲情的力量。

教师讲解2:哈姆雷特从单纯善良的理想主义的王子,到家庭的剧变,他陷入深深的矛盾,在选择的过程当中,他不断地思考,到底该如何做。

这部剧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人真正应该追求的是什么,有没有比生死更值得我们坚守的原则?借哈姆雷特之口,赞扬了人的伟大。

总结:所以说莎士比亚对人的思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他对人的负面感情进行了批判性思考,赞美了爱情,亲情。

这就使得文艺复兴运动从但丁开始突破桎梏,打破封建神学的束缚;到达芬奇时文艺复兴运动在艺术层面达到最高水平,人发挥出了无比巨大的力量;到莎士比亚他以文字的方式对文艺复兴运动进行了理性分析与总结,使得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高潮。

教师讲解3、根据对巨匠的分析,将巨匠所表达的思想进行
概括,教师指出出人文主义的概念。

历史回荡
1.分析史料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谈一谈对上述两段论述的看法。

2.根据本节课所学,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影响。

时空回溯
对文艺复兴小结。

课后练习
教师总结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同学们,你们从这些文艺复兴的巨匠身上学到了什么呢?文艺复兴时期,人才辈
出,群星璀璨,涌现出众多杰出而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他们都有高度的自制能力,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风度,学习舞蹈、音乐、绘画,进行体育或军事训练。

很多人在你们现在的年龄就头脑发达、体格强健、仪态高雅、言辞雄辩、兴趣广泛,能胜任多种职业并享受生活。

接下来初中生活剩下不到一年时间了,老师衷心地希望你们能从这些巨匠的身上汲取前进的动力,成功的养分,愿你们的未来和他们一样,光芒万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