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模拟试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某生物小组的同学通过调整细准焦螺旋、目镜和物镜,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记录如图,试问所用镜头放大倍数最大和视野最明亮的分别是()A. ①;②B. ②;①C. ③;④D. ④;③2.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这一能量转换过程发生在病人细胞中的()A. 细胞核B. 叶绿体C. 染色体D. 线粒体3.如图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其细胞分裂顺序正确的是()A. a→d→b→cB. a→c→d→bC. a→b→c→dD. c→d→a→b4.买回家的黄瓜,如果外皮没有任何损伤,可放置较长时间,如果外皮有损伤不几天就会烂掉,其原因是()A. 外皮是保护组织,外皮损伤保护能力下降B. 外皮是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损伤保护能力下降C. 外皮是营养组织,外皮损伤营养流失D. 外皮是分生组织,外皮损伤新细胞无法产生5.诗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所描述的景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春眠不觉晓B. 处处闻啼鸟C. 夜来风雨声D. 花落知多少6.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其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是()A. 水→藻类→虾→小鱼→大鱼B. 藻类←虾←小鱼←大鱼C. 阳光→藻类→虾→小鱼→大鱼D. 藻类→虾→小鱼→大鱼7.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用大豆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他们探究的环境条件是()锥实验材料处理温度形瓶①干燥的大豆种子10粒、纸巾加入适量清水室温②干燥的大豆种子10粒、纸巾不加清水室温温度空气水分 D. 阳光8.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
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
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B.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 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D. 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9.植物体在进行下列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②无机盐的运输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⑤蒸腾作用。
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10.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A. 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降低蒸腾作用B.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C. 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D. 环割果树--控制营养物质的运输11.青少年应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磷丰富的食物。
对照下列营养学家建议的成人食谱图,你认为青少年最应相对增加的食物类型为()A. Ⅰ、ⅡB. Ⅱ、ⅢC. Ⅳ、ⅤD. Ⅲ、Ⅳ12.如图为人体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环示意图,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正确的是()A. 如果C表示人体肺部的毛细血管,则B代表的血管是肺静脉B. 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这时C处代表的器官是小肠C. 如果C代表大脑处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C后氧气和养料增加D. A代表的一定是动脉13.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A. 一层B. 两层C. 三层D. 四层14.观察如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过程②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B. 过程④是通过呼吸系统实现的C. 氧气从外界能进入⑦是由呼吸运动实现的D. 若N中出现葡萄糖可能是肾单位病变15.一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外的是()A. 血浆、白细胞B. 血浆、白细胞---BC. 红细胞、白细胞D. 红细胞、白细胞---AE. 红细胞、血小板F.红细胞、血小板---CG. 血小板、白细胞H. 血浆、白细胞---B16.小凤陪同父母到果园采摘草莓。
小凤的手指被刺扎了一下立即缩回,并喊了一声:“好疼啊!”爸爸听到后跑过来一看,“没事,小丫头。
”小凤不好意思地笑了。
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凤手指被扎后立即缩回,该反应属于简单反射B. 小凤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④→⑤→①→②→③C. 小凤完成缩手反射时,若图中的②受损,则该反射不能完成D. 小凤的爸爸听到小凤喊“好疼啊”马上跑过来不是人类特有的17.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A. 视神经、大脑皮层B. 大脑皮层、视网膜C. 视网膜、视神经D. 视网膜、大脑皮层18.下列是有关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 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只受大脑皮层的调控B. 望梅止渴属于非条件反射C.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行动不协调,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D. 反射弧不完整也能完成反射活动19.下列疾病中与人体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①热伤风②贫血症③糖尿病④呆小症⑤夜盲症⑥巨人症.A. ①②⑤B. ④⑤⑥C. ③④⑥D. ①⑤⑥20.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A. 杠杆、支点、动力B. 杠杆、连接、动力C. 保护、支点、动力D. 动力、支点、杠杆21.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同一类动物行为的一组是()A. 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B. 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 蛙声一片、蜻蜓点水、孔雀开屏22.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数量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2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单位:千焦),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B. 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C. 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D.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24.已知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对白色绵羊生了一只黑色小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对白色绵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BbB. 该对白色绵羊子代的基因组成只有Bb、bbC. 该对白色绵羊生一只黑色小羊的可能性是25%D. 该对白色绵羊再生一只白色小羊的可能性75%25.正常男性的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应表示为()A. 22对+XXB. 22条+YC. 22条+X或22条+YD. 22对+XY26.米勒首创了化学进化的模拟实验,关于米勒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米勒在实验过程中模拟了原始大气B.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C. 米勒在实验过程中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D. 米勒的实验支持了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27.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A. 杀虫剂使用之后害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B. 杀虫剂出现之前害虫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C. 杀虫剂使用之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D. 害虫通过生存竞争实现了自然选择28.)类别 1类别 2燕子、青蛙、野兔、鱼蜜蜂、蚯蚓、蜘蛛水生还是陆生有无脊柱C. 体温是否恒定D. 是胎生还是卵生29.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必要措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患流感时,使用抗生素杀灭体内病毒B. 静脉出血时血液呈暗红色,应捆扎远心端止血C. 心肺复苏,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D. 脊椎受损不要随意移动位置,拨打“120”听从医生指令30.生物存在不同的繁殖方式,下列哪一项繁殖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A. “试管婴儿”的培育B. “多莉羊”的培育C. 兰花的组织培养D. 果树的扦插、嫁接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31.某生物小组以天竺葵为材料进行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图中序号)(2)图中③是把叶片放入盛有______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片里的______溶解到这种液体里.(3)图中④的目的是______.(4)图中②叶片先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液染色,来检验是否有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_生成.本实验中叶片上被黑纸遮盖部位______(变蓝、不变蓝),未被黑纸遮盖部位______(变蓝、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32.读图理解如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______。
(2)人每天吃进的食物主要在图中[______]______内被消化和吸收,然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3)标号⑥所示的器官除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外,其内的某些细胞还能分泌______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4)标号④所示器官分泌的消化液______(是/否)含消化酶,对脂肪的消化有促进作用。
(5)人在进食西瓜时,不小心吞入一粒西瓜籽,它在消化系统中所经过的路径顺序是(填标号):______。
33.资料分析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婴幼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能感染他人。
该病患者大多有呼吸道症状和口腔黏膜疱疹及手、足、臀、膝部丘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等多种并发症。
据专家介绍,由上述病毒引发的病人康复后在一段时间内会具备相应的免疫力,对该病毒产生免疫,但还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
(2)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______。
(2)上述疾病的传染源为______。
(3)感染过以上病毒的人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此病毒,但还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原因是因为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
(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______是预防传染病大面积流行的最好方法,其所使用的疫苗属于______(抗原/抗体)。
34.综合应用家庭作坊里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的过程大致如下:将面粉、糖、酵母菌和水混合成面团,一段时间后,将生面团放入蒸笼里蒸,香喷喷的馒头便制作出来了。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中没有______,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进行______生活。
(2)生面团在蒸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最好放在25℃的环境中,为什么?(3)请分析馒头变得松软多孔的原因______。
(4)酵母菌还有什么用途?请你再举出一个例子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象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象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暗.若视野中细胞最大,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最大的.因此如图,其中放大倍数最大和视野最明亮的分别是②;①故选:B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技能中,用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步骤,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是基础题,难度不大.2.【答案】D【解析】解: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