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基本概况【位置面积】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南依小秦岭、崤山,同陕西省洛南县,河南省卢氏县、洛宁县接壤;北临黄河与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隔河相望;东与河南省陕县毗连;西与陕西省潼关县为邻。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1′18″~111°11′35″和北纬34°07′10″~34°44′21″之间,东西长76.4公里,南北宽68.7公里,总面积为3011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灵宝市历史悠久。
汉元鼎3年(前114年)置弘农县,隋开皇16年(596年)置桃林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桃林县为灵宝县;阌乡县最初名为湖县,北周更名湖城县,隋称阌乡县。
1954年6月撤阌乡入灵宝县,仍名灵宝县。
1993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灵宝县更名为灵宝市。
【行政区划与人口】 2006年10月前,灵宝市共辖10镇(大王镇、阳店镇、尹庄镇、城关镇、函谷关镇、焦村镇、朱阳镇、阳平镇、故县镇、豫灵镇)、5乡(川口乡、寺河乡、苏村乡、五亩乡、西阎乡)。
2006年11月,根据灵发[2006]19号《中共灵宝市委灵宝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涧西区、涧东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意见》,组建了涧西区、涧东区2个管理委员会。
年末实有10镇5乡2个城区管委会,下设440个村,21个居民委员会;总户数214974户,总人口738425人。
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19478人,男性人口379743人。
按民族结构划分,汉族占绝大多数,回、满、蒙古、壮、傣、朝鲜、苗、土家、锡伯、维吾尔、彝族等14个少数民族人口仅占总人口的4.4‰。
少数民族中以回族、满族居多,主要分布在豫灵镇、故县镇、大王镇、朱阳镇和寺河乡。
【地质地貌】在大地构造位置上,灵宝地区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属华北地台南部边缘豫西断隆的组成部分,南邻秦岭地槽褶皱系。
其发生发展主要受华北地台基底控制,并受秦岭古海槽和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强烈影响。
灵宝地区可划分为5个地质构造单元(即黄河断凹盆地、太华山拱隆起、朱阳镇断凹盆地、崤山隆起和秦池隆起),2种地质构造(即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境内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缺失奥陶系—侏罗系的地层)。
岩浆活动主要分布于太华台拱、秦池隆起和崤山隆起带中,以中酸性岩体为主,是形成内生金属矿产的主要热源条件,按时间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等,以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
受地质运动的作用,灵宝市地表由山地、土原、河川阶地组成,地貌大体分为“七山二原一分川”。
地势南高北低,自北向南海拔从308米逐渐升至2413.8米,南北高差2105.8米。
以弘农涧河为界,西南部的小秦岭,自东向西入陕西境内,山势挺拔峻峭。
主峰老鸦岔垴,海拔2413.8米,为河南省最高点;东南部的崤山起伏平缓。
境内小秦岭和崤山山脉共有大小山头3702座,大小沟岔9303条,主要山峰有燕子山、娘娘山和亚武山、岘山等。
全境有6大原、6大峪。
6大原自西向东依次是:堡里原、郭村原、程村原、娄底原、焦村原和铁岭原;6大峪自西向东依次是:西峪、文峪、枣香峪、藏马峪、大湖峪和凤凰峪。
【气候气象】灵宝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2006年,全市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正常,日照正常。
年内相继出现了寒潮、暴雪、大风、干旱、高温、夏旱、连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气候条件属于一般正常年景。
全市年平均气温14.5℃,较常年偏高1.1℃;年降水量606.5毫米,较常年偏多6.9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253小时,较常年偏多47.6小时。
【土地资源】全市国土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481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9.2%;丘陵面积1208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0.1%;平原面积322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0.7%。
2006年末,全市拥有耕地总资源56523公顷、其中常用耕地50351公顷,拥有宜林地面积18.47万公顷。
【矿产资源】至2006年底,灵宝市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以金为主,伴(共)生的银、铅、铜、锌、钨,硫等矿产;有以硫铁矿为主,伴生的铜、银、金、钼、铅、铁等矿产;另外有石墨、煤、磷、蛭石、水泥灰岩、硅石、花岗岩、大理石、水晶、砖瓦粘土、建筑用砂、矿泉水、地热水、地下水、雕刻用板岩矿、白云岩、建筑用闪长岩、建筑用安山岩、片麻岩、钾长石、锰矿、重晶石矿等矿产,共有矿产资源31种。
其中岩金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一)黑色金属矿产。
灵宝市黑色金属矿产主要为铁矿,次为锰矿。
(1)铁矿。
全市共发现铁矿产地4处,分别为银家沟伴生铁矿、程村藏马峪—孟家凹一带铁矿、朱阳和尚洼矿区外围金矿普查区铁矿和蒲陈沟铁矿点。
其中:银家沟伴生铁矿位于灵宝市朱阳镇东南23公里处的银家沟一带,矿区面积2.3平方公里,省地调一队共提交铁矿石储量548.28万吨。
程村藏马峪—孟家凹一带铁矿主要分布于程村藏马峪、孟家凹、涣池峪一带,累计探明332+333级铁矿石储量30.48万吨。
其中,程村乡大地选厂矿区累计查明332+333级磁铁矿10.09万吨,平均品位39.16%;程村涣池铁选厂累计查明332+333级磁铁矿17.23万吨,平均品位36.31%;灵宝市涣池金矿查明表内磁铁矿3.16万吨,品位30%~70%。
朱阳和尚洼矿区外围金矿普查区铁矿位于朱阳杨砦峪口和洞沟一带,共提交铁矿石储量28.64万吨,平均品位29.04%。
蒲陈沟铁矿点位于朱阳镇西南25公里处的蒲陈沟一带,该区矿化弱,规模小,暂不具备工业意义。
现已沉积变质型铁矿矿产地1处,位于故县镇南西枣乡—小文峪一带,估计远景铁矿石储量约6万吨。
(2)锰矿。
灵宝市锰矿主要分布在朱阳镇,区域地质条件与卢氏县锰矿类型相似。
目前仅有少数群众零星开采。
(二)有色金属矿产。
灵宝市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钨、钼5种,多为金矿和硫铁矿中的伴生矿产。
已探明储量分别为:铜矿20.96万吨,铅矿55.17万吨,锌矿9.32万吨,钨矿0.58万吨。
钼矿产地主要有2处,其一为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区伴生钼,探明共(伴)钼金属储量6137吨;其二为阳平镇程村管区西南焕池峪钼矿点,共提交钼金属储量约24.3吨,平均品位0.01~0.025%,达不到工业开采品位。
另外,金源矿业公司在大湖金矿区多金属矿床发现有一定规模的共(伴)钼矿资源量,同时,在程村闾家峪、故县泉家峪、阳平荆山峪等处均发现有铅钼矿(化)点,规模小,暂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
(三)贵金属矿产。
(1)金矿。
灵宝市境内黄金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岩金矿产地31处,伴生金矿1处、砂金矿1处。
累计探明岩金金属储量401.223吨(不含伴生矿),金矿床类型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次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和沙金矿。
(2)银矿。
灵宝市境内银矿产地共有13处,均为金及多金属矿床中的伴生矿产。
现已探明银金属储量560.6吨,保有储量约170吨。
(四)燃料矿产。
至2006年底,发现煤矿2处。
一是五亩乡项城煤矿,已探明C+D级储量633.18万吨,属小型煤矿床,伴生油页岩,估计矿石量1400万吨,可与煤同时开采。
二是在尹庄镇娄下村西北深约700米处发现有似煤系地层。
(五)化工原料矿产。
灵宝市化工原料矿产较为丰富,已探明有磷矿、硫铁矿、含钾岩石等矿种。
(1)磷矿产。
已发现有晋家河和小秦岭2处。
晋家河磷矿区位于朱阳镇,东起青龙寺,西至宁家湾。
经地质普查提交矿石储量161万吨;小秦岭磷矿区位于小秦岭北部,西起省界,东至武家山,探明储量63.72万吨,均属小型矿床。
(2)硫铁矿。
已探明的有银家沟硫铁矿1处。
经详查,C+D级储量4892.1万吨,其中表外储量629.4万吨。
该矿床属大型硫铁矿矿床,伴生铜矿达中型规模,铅、锌、铁、金、银、钼矿均为伴生小型矿床。
另外,小秦岭金矿中伴生硫铁矿产地9处,硫铁矿储量总计1450.9万吨,可综合利用。
(3)含钾岩石。
主要出露区域位于朱阳镇中脉村、张信沟、梨牛河一带,查明资源量480.7万吨,远景资源量1600万吨。
尚未规模性开发。
(六)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
(1)白云岩。
主要分布在朱阳、五亩、苏村、故县、阳平5个乡镇。
据区域地质资料推断资源量5000万吨,远景资源量在1亿吨以上。
据矿石样品化验分析,已达到提取金属镁的工业要求。
至年底,已提交储量的矿区共3处,提交白云岩储量196.4297万吨。
其中:朱阳镇石坡湾矿区和彭家村矿区,共提交白云岩储量131.79万吨;故县镇泉家峪矿区提交的溶剂用白云石大理岩储量64.6397万吨。
已初步探明苏村乡福地8平方公里区域内金属镁用白云岩预获资源量1961万吨,开发条件均较好。
另外,苏村乡福地周边区域可能蕴藏更大的资源量;五亩乡南部地区金属镁用白云岩矿产具有质量好、厚度大的特点,预计资源量在千万吨以上。
(2)石墨。
已探明的有泉家峪晶质石墨矿1处,分布在故县镇泉家峪—阳平镇荆山峪一带。
探明石墨矿石储量989.8万吨,属中型矿床。
(3)水泥灰岩。
已探明有五亩水泥灰岩矿1处,探明储量1040.42万吨,属小型矿床。
(4)雕刻用板岩。
主要分布于朱阳镇运头村南,以紫红色、绿色为主,分东、西两个矿区,可供利用的总储量为9.145万立方米。
历史上闻名全国的四大名砚之一的虢国砚即取材于此。
(5)砖瓦粘土。
全市共有9处,远景资源量2亿立方米。
(6)花岗石。
已探明阌峪花岗石矿1处,位于豫灵镇—故县镇境内,资源量7亿立方米。
(7)蛭石。
已探明蛭石矿产地有泉家峪、大峪、枣香峪、大湖峪、武家山5处,储量61.48万吨,属中型矿床。
(8)水晶。
已探明水晶矿点9处,分布在江坪、东闯、南闯、杨寨峪等地,保有压电水晶13公斤,熔炼水晶5147.042公斤,光学水晶6.256公斤,矿床规模属矿点。
(9)砂砾石。
均产于现代河床中,矿产资源量约20亿立方米。
(10)大理石。
主要分布于泉家峪—藏马峪一带,隶属于故县镇和程村乡辖区,估算资源量约17.6万立方米,远景资源量13.4万立方米,属小型矿床。
(11)硅石。
包括石英脉、石英岩、石英砂岩、石英砂等。
主要分布在观音沟、金洞岔沟、乱石沟,共获得D级矿石储量129万吨,远景资源量161万吨。
另外,在朱阳镇张阴沟、大墁一带初步探明硅石资源储量近1000万吨,远景资源量可达5000万吨以上。
(12)片麻岩。
已探明焦村镇柏树岭矿产地1处,探明储量为9.625万立方米。
(13)建筑用闪长岩。
已探明的矿产地共2处,探明储量为94.2万立方米,其中:朱阳镇水漫沟一带,探明储量为48万立方米;朱阳镇蒲陈沟一带,探明储量为46.2万立方米。
(14)建筑用安山岩。
主要分布在寺河、川口、五亩乡一带。
已探明的矿产地共2处,探明储量为12.37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