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 PPT课件

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 PPT课件


Laplace(拉普拉斯)定律
P = 2T / r P : 肺泡内压力 T :肺泡表面张力 r :肺泡半径
ppt课件
19
肺充血、肺组织纤维化或肺泡表面活性 物质减少时,肺弹性阻力增加,顺应性降低, 表现为吸气困难。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和哮喘急性发作。
肺气肿时,肺弹性成分大量破坏,弹性回 缩力减小,弹性阻力减小,顺应性增大,患 者表现为呼气困难。
13
2.肺内压:指肺泡内的压力 。 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交替变换造成了肺内压和大 气压之间压力差 ,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器;口对口的;节律的举臂 压背或挤压胸口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3.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膜腔内只有少量的浆液,没有气体:
(1)润滑作用,减小摩擦力,两层胸膜可互相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和胸腔外的气管 下呼吸道—从气管一直到呼吸性
细支气管前的气管
ppt课件
23
(3)补呼气量或呼气储备量(ERV) 900-1200 mL
(4)余气量(残气量RV) : 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呼出的气体
量。 正常成年人约为1000-1500 mL。残余量
过多,表示肺功能通气功能不良。
ppt课件
24
2. 肺容量 :指肺容纳气体的量
ppt课件
8
1. 呼吸运动
(1) 呼吸肌:引起呼吸运动的肌肉。 吸气肌——肋间外肌和膈肌 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
吸气运动: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前向外移 动;膈肌收缩,膈向后移动。胸腔容积增大, 肺被动牵引而扩张,气体进入肺内。
ppt课件
9
呼气运动:吸气肌舒张,膈和肋回位。肺失去牵引力, 由于自身弹性和肺泡表面张力而回缩,气体被压出肺 外;用力呼气时呼气肌才参与。
第五章 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ppt课件
1
呼吸的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 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维持新陈代谢和其 他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过程之一。
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全过程: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ppt课件
20
(2) 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胸廓顺应性 = 胸廓容积的变化/壁压的变化

向外 吸气pp的t课动件 力
向内 吸气的阻力 21
2.非弹性阻力
惯性阻力:
气流在发动、 变速、换向时因气流和组织惯性 所产生的阻止气体流动的因素;
粘滞阻力:
呼吸时组织相对位移所发生的摩擦;
气道阻力:
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之间以及气体分子与气 道壁之间的摩擦,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
ppt课件
17
弹性阻力的来源:
①弹性回缩力 1/3 ②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 2/3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成分:二软脂酰卵磷脂 分泌部位:肺泡II型细胞分泌 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ppt课件
18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作用: A. 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B. 防止肺水肿 C. 降低吸气阻力, 减少吸气做功
胸膜腔封闭性被破坏,气体进入胸膜腔,这种状 态称为气胸
外伤导致胸壁破损,胸膜腔与大气直接接通,称为 开放性气胸。
ppt课件
16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70% 非弹性阻力30%
1. 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弹性阻力( R ) : 物体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的变形的力。
顺应性: 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滑动。
ppt课件
14
(2)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不易分开,所以 肺就可随着胸廓的运动而运动。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弹性回缩力
在吸气末或呼气末时,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
在大气压为零时, 胸膜腔内压=—肺弹性回缩力
负压状态的意义:
ppt课件
15
正常情况下肺总是表现回缩倾向,胸膜内压 经常为负压。
(2)型式: 1)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 膈肌收缩舒张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胸式呼吸 :
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ppt课件
10
2)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平静呼吸: 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频率12~18次/分
特点: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用力呼吸或深呼吸: 特点:吸气、呼气都是主动的。
ppt课件
11
平静呼吸运动过程:
吸气运动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等收缩。
呼气运动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舒张,胸廓减小,
肺依自身回缩力而回位。
ppt课件
12
用力呼吸运动过程:
吸气运动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辅助吸气肌收缩。
呼气运动 呼气肌: 肋间内肌收缩,腹肌收缩 、膈
肌,肋间外肌舒张
ppt课件
影响因素:呼吸道的半径( R ∝ 1 / r4 ) 气流的速度和气流的形成
ppt课件
22
二. 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一)肺容积和肺容量
1.肺容积 四种基本肺容积
(1)潮气量(TV) :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平均为500 mL。
(2)补吸气量或吸气储备量(IRV) 1500-2000 mL。
ppt课件
6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原理:
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的作用: 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
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
前者必须克服后者,方能实现肺通气。
ppt课件
7
(一) 肺通气的动力
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 ——呼吸肌的舒缩运动
推动气体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肺泡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
原动力通过胸膜腔的传递,改变肺容积大小,从而转 化为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功能:
1气体进出的通道: 增温、加湿作用 2调节进出空气以及清洁空气的功能 3防御性的反射: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ppt课件
5
肺泡是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的半球状含气小囊泡, 其外表紧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气体进出肺泡所经历的
结构被称为呼吸膜。
呼吸膜组成: ①含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 ②肺泡的上皮细胞层 ③肺泡的上皮基底膜 ④间质(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网) ⑤毛细血管的基底膜 ⑥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