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武平县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26分)1. (2分)下列加线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 无垠(yíng)坦荡如砥(dǐ)言简意赅(hāi)B . 绽(chàn)出打折(zhé)了腿一曝十寒(bù)C . 嗟(jiē)偃(yǎn)旗息鼓有恃无恐(shì)D . 阴晦(huì)惘(wǎn)然一蹶(jué)不振2.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娇贵蜷卧黧黑风云变幻B . 蔚蓝霹雳裸露气喘吁吁C . 明媚掀起尊荣气势磅礴D . 骨骼倒霉端详穿流不息3. (2分)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儿子参军才半年,家中就接到了立功喜报,令父母喜出望外。
B . 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边,让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C . 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D .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4. (2分)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这位战士受伤后被抬到后方,陷入昏迷中,医生断定他可能会牺牲。
B . 昨日这座城市被可怕的汽车爆炸事件搅得天翻地覆。
C .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上海城市进入老龄化阶段。
D . 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
5. (2分)(2020·台州)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敬辞的一项是()A . 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海!我但说他几句,他怎么就无形无影的,径回去了?——罢!罢!罢!”《西游记》B . 何涛道:“好汉!小人奉上命差遣,盖不由己。
小人怎敢大胆要来捉好汉!望好汉可怜见,家中有个八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望乞饶恕性命则个!”——《水济传》C . 瑾曰:“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见我?”孔明曰:“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
公事未毕,不敢及私。
望兄见谅。
”《三国演义》D . 尹元叹道“此话提起甚长。
今日难得海外幸遇。
此间说话不便,寒舍离此不远,贤契如不弃嫌,就请过去略叙一叙。
”——《镜花缘》6. (12分)按要求默写。
(1)百啭千声随意移,________。
(欧阳修《画眉鸟》)(2) ________ ,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3)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不仅道出了此诗的主旨,也道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的立身宗旨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4)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表达了“愁”之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________ , ________。
”说尽了“愁”之沉重。
7. (4分)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1)《水浒》中与林冲上梁山有关的情节是()A .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B .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C . 拼命三郎火烧祝家庄。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培根随笔》因为具有感性的说理和隽永的警句而闻名。
B . 读培根的随笔,我们几乎可以一眼看出他的毫不隐瞒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思想,这使我们在阅读他的作品时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 . 《傅雷家书》中傅雷像良师益友一般给孩子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D .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二、阅读 (共4题;共72分)8. (10分) (2019八下·高密期末)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即事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颈联“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有何作用?(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17分) (2017七下·市中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孔子责政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
②壹:表猜测语气,相当于“好像”之类。
③舅:丈夫的父亲。
④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何为不去也/一狼径去B . 而曰:“然”/泯然众人矣C . 苛政猛于虎也/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D . 孔子过泰山侧/及鲁肃过寻阳(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3)本文是怎样巧妙揭露“苛政”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10.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杏荫井台杨闻宇①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②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
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
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
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
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
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
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③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躺下了。
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
我肚皮朝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
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
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④“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⑤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
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
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着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⑥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
卖肉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
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
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
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
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
”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那?那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我会上树,上去给你摇好的吧!”他携起路畔的筐篮,摇了摇头:“算啦。
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
”说罢,便起身赶路了。
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⑦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⑧“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别到井沿边去。
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哟!”天热,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
⑨“好——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
⑩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⑪“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地平线上的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选自《文汇报》2015年5月13日第11版,有改动)(1)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从画线句看,导致“我”寂寞的两个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每个原因不要超过5个字。
②联系全文,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并做简要说明。
(2)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3)文中有多处细节写出了“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请分点罗列其中的四处。
(4)文章第⑨、⑩、⑪三段文字蕴含了“我”丰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段做简要分析。
(5)“杏荫”在文中多次出现,它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1. (25分) (2017九上·苏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空山①去山上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荒,越走越静。
前十几里路还勉强可以见到人迹。
有人挑着竹子,或者是背着雨伞,在曲折小路上下山来,与我们擦肩而过。
虽然不相识,但不会没有必要的客套。
②“上去呵?”③“下去呵?”④或者由我们先搭腔:⑤“下去呵?”⑥“上去呵?”⑦或者多说几个字:⑧“挑这么多下去呵?”⑨“这么早就上去呵?”⑩不相识的人之间,一路上都是问“上去”或者“下去”,算是没话找话,不交自熟,还有点暗号接头的味道。
⑪过了千石峒,前面就是无人区了,就没有接头暗号了。
路边还偶尔冒出一处房舍,但人去室空,留下了房前一片荒草,隐约显现出田埂和小径的轮廓。
土坯墙有的坍塌了,有的开裂了,墙根往往布满了青苔。
一张主人遗弃的木犁插在地头,眼下已爬满了野藤,如同木犁突然发芽长叶,活过来了一般。
⑫不难想象,前面那条溪边的青石板,以前也有过捣衣的声音,有过黄昏时分耳环或手镯的一闪。
前面那座小石桥,以前也有过老牛带着小牛归来,牛背上可能停栖着静静的蝴蝶。
这山静林幽之处,以前一定有过灯光温暖的窗口。
在明晃晃的月夜或者雪夜,一定还有过纺车或摇篮吱呀吱呀的声音滚过水碾和水堰。
但现在这里只剩下露珠依旧滴落,云雾依旧流散,还有腐叶如酱如酒的浓烈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