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外墙保温形式及其优缺点

建筑外墙保温形式及其优缺点

建筑外墙保温形式及其优缺点墙体保温通常有三种形式,即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

外墙内保温优点:1.将保温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内侧,技术不复杂,施工简便;2.绝热材料强度要求低,技术性要求比外保温低;3.造价相对较低。

外墙外保温优点:1.适用范围广;2.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3.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4.使墙体潮湿状况得到改善5.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6.有利于提高墙体的防水和气密性;7.便于对旧建筑的节能改造;8.可相对减少保温材料用量;9.增加房屋使用面积。

夹心保温优点:将绝热材料设置在外墙中间,有利于较好的发挥墙体本身对外界的防护作用;对保温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严格。

外墙内保温缺点:1.难以避免“热桥”的产生。

墙体内表面易产生结露、潮湿、甚至发霉现象;2.防水和气密性差;3.不利于建筑物维护结构的保护;4.内保温板材出现裂缝是一种普遍现象。

外墙外保温缺点:1.囚保温层在墙体外侧,所处环境恶劣,对保温体系各材料要求较严格;2.材料要求配套及彼此相容性好;3.对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和耐久性提出了较高要求;4.施工难度大,要有素质较好的施工队伍和技术支持。

夹心保温缺点:1.易产生热桥;2.内部易形成空气对流3.施工相对困难;4.墙体裂缝不易控制;5.抗震性差。

所谓外墙内保温施工,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

其优点:一是施工速度快,二是技术较成熟。

但也有问题,首先是保温层做在墙体内部,减少了商品房的使用面积;其次是影响居民的二次装修,室内墙壁上挂不上装饰画之类的重物,且内墙悬挂和固定物件很容易破坏内保温结构;再次是容易产生内墙体发霉等现象;最后,内保温结构会导致内外墙出现两个温度场,形成温差,外墙面的热胀冷缩现象比内墙面变化大,这会给建筑物结构产生不稳定性,保温层易出现裂缝。

所谓外墙外保温,其结构做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这等于给整个建筑物加了保护衣。

其优点:一是能够保护建筑物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二是增加商品房使用面积;三是避免外墙圈梁构造柱梁门窗形成散热通道,有效防止内保温结构很难克服的“热桥”现象。

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保温节能技术,国家不仅对外墙外保温的技术施工工艺材料进行完善,同时在法律层面上制定相关规定予以辅佐。

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中明确规定,外墙内保温浆体材料不得用于大城市民用建筑保温工程,北京市、山东省等明确禁止使用外墙内保温结构。

开发商是否可以对外墙外保温进行设计变更,必须通过施工图审图中心的审核批准,即使开发商对墙体保温的设计变更通过了审图中心的审核,还须在施工完成后,墙体节能效果应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等强制性节能标准。

外墙内保温,相对于外墙外保温,这是一种落后的技术。

在节能环保和房屋使用寿命上,外墙内保温都比外墙外保温差。

具体来说,采用外墙内保温的建筑,外墙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在夏天阳光直接照射下,温度可以达到60度以上,在冬季,又可能低于-20度,一年温差达到80度以上。

而内墙和楼板一年的温度变化不大(由于空调和供暖),一般在10度左右。

外墙和楼板以及内墙之间由于温度相差较大,产生的热应力将对房屋结构造成直接的损害。

而外墙外保温,保温材料在外墙外面,等于给建筑穿上了一层棉大衣,外墙与内墙和楼板之间的温差很小。

一般来说,外墙内保温的建筑使用寿命比外墙外保温少10年以上。

其二,由于外墙内保温,保温材料在外墙内侧,不可避免一部分内墙以及楼板和外墙相接部分没有保温材料,这样导致隔热效果不佳,在夏季空调使用和冬季供暖都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内保温的劣势相当明显,一是许多种类的内保温做法,由于材料、构造、施工等原因,饰面层出现开裂;二是容易形成冷桥,防护板中间的胶质会隔墙显现,成为一道道方格影响美观;三是不利于室内装修,穿透墙体受影响,不便于用户二次装修和吊挂饰物;四是占用室内使用空间;五是由于圈梁、楼板、构造柱等会引起热桥,热损失较大不节能;六是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干扰较大...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的优势比较近年来,在建筑保温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两种技术形式。

节能技术发展初期,内保温技术为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迅速起步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

这是因为:我国节能技术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外保温技术还不太成熟;我国节能标准对围护结构的保温要求较低,且内保有一定的优点,如造价低、安装方便等。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考虑,随着我国节能标准的提高(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内保温的做法已不适应新的形势,且给建筑物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

因此,它只能是某些地区的过渡性做法,在寒冷地区特别是严寒地区逐步予以淘汰。

(一)内保温的基本情况外墙内保温是在墙体结构内侧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墙体结构内侧,之后在保温材料外侧作保护层及饰面。

目前内保温多采用粉刷石膏作为粘接和抹面材料,通过使用聚苯板或聚苯颗粒等保温材料达到保温效果。

外墙内保温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保温隔热效果差,外墙平均传热系数高。

2、热桥保温处理困难,易出现结露现象。

3、占用室内使用面积。

4、不利于室内装修,包括重物钉挂困难等:在安装空调、电话及其他装饰物等设施时尤其不便。

5、不利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6、保温层易出现裂缝。

由于外墙受到的温差大,直接影响到墙体内表面应力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比外保温墙体大得多。

昼夜和四季的更替,易引起内表面保温的开裂,特别是保温板之间的裂缝尤为明显。

实践证明,外墙内保温容易在下列部位引起开裂或产生“热桥”,如采用保温板的板缝部位、顶层建筑女儿墙沿屋面板的底部部位、两种不同材料在外墙同一表面的接缝部位、内外墙之间丁字墙外侧的悬挑构件部位等。

(二)外墙外保温形式的发展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外墙外保温技术逐渐成为建筑保温节能形式的主流。

从科学的合理性而言,外墙外保温形式是一种先进的、有应用前景的保温节能技术。

外墙外保温是在主体墙结构外侧在粘接材料的作用下,固定一层保温材料,并在保温材料的外侧用玻璃纤维网加强并涂刷粘结胶浆。

随着外墙外保温形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主要流行有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形式、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聚苯颗粒浆料外墙保温等几种外保温操作方法。

外墙外保温与外墙内保温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势:1、适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

外保温不仅适用寒冷地区的民用建筑及工业采暖建筑,也适用于温暖地区的制冷空调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工程,更适合旧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工程。

外保温材料要求科技含量高,材料配套齐全,施工工艺先进合理。

推行建筑外保温技术将剌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节能材料的发展。

2、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

采用外墙外保温方案,由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水对混凝土的碳化以及导致钢筋结构的锈蚀,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维护结构的侵蚀。

事实证明,只要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材适当,厚度合理,外保温可有效地消除顶层横墙常见的斜裂缝或八字裂缝。

因此,外保温既可以减少维护结构的温度应力,又对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耐久性,故比内保温更科学合理。

3、基本消除了“热桥”的现象,较好地发挥了材料的保温节能功能。

采用外保温在避免“热桥”方面比内保温更有利,如在内外墙交界部位、外墙圈梁、构造柱、框架梁、柱、门窗洞口以及顶层女儿墙与层面板交界周边所产生的“热桥”增加。

据有关资料统计,建筑物沿外墙“热桥”增加热损失约占25%,可见“热桥”所增加的热负荷是相当大的。

上述“热桥”对内保温和夹心而言,几乎难以避免,而外保温既可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结露,又可消除“热桥”造成的附加热损失。

计算表明,在厚度为370mm砖墙内保温条件下,周边“热桥”使平均传热系数增加10%左右;在厚度为240mm砖墙内保温条件下,周边“热桥”使平均传热系数比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约增加51%~59%,而在厚度为240mm砖墙外保温条件下,这种影响仅2%~5%,可见外保温做法更有效地减少了室内的热负荷。

4、减少内墙面裂缝,方便在室内装修及墙面上悬挂、固定物件。

目前,凡采用内保温技术的工程普遍面临着面层开裂的难题。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外墙直接暴露在大气中,温度变化不断引起变形应力,易导致强度较低的内保温层及其层面开裂。

此现象在高层建筑及东西朝向的条形建筑物上尤其明显。

在做外保温的内墙上避免了因外墙温度和湿度变形而导致的开裂,从而减少住户投诉,同时方便墙面施工和室内装修。

5、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有利于室温稳定。

采用外保温时,由于蒸汽渗透性高的主体结构产处于保温层内侧,用稳态传湿理论进行冷凝分析,只要保温材料选择适当,在墙体内部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故无需设置隔汽层。

墙体由传热体变成蓄热体,结构层的整个墙身温度提高了,不仅降低了它的含湿量,还不用再设空气层,同时墙体能吸收和释放能量,有利于气温的稳定,可得到室内舒适的热环境,墙体形不成露点差,彻底消灭结露现象。

由于采用外保温措施后,结构层的个墙身温度提高了,因而进一步改善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6、提高了防水功能和气密性。

外保温不仅节约采暖能源开支,而且降低了夏季空调的费用,大大提高了墙体防雨水浸湿的功能,加气混凝土、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墙体,在砌筑灰缝和面砖粘贴不密实的情况下,其防水和气密性较差,而采用外保温,不但改善了外来水份造成墙体的潮湿,还改善了墙体的气密性。

7、便于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造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一般都不满足节能要求。

因此,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

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保温方式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其最大优点之一无须临时搬迁,基本不影响用户的室内活动和正常生活。

8、可减少保温材料用量,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

在达到同样的保温效果的前提下,采用外保温墙体可以节约保温材料的用量。

据统计,与内保温相比,北京、沈阳、哈尔滨、兰州四地外保温建筑所使用的保温材料分别节省44%、48%、58%、45%。

由于保温材料贴在墙体的外侧,其保温、隔热效果优于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可使主体结构墙体减薄,从而增加使用面积。

仍以北京、沈阳、哈尔滨、兰州四地为例,当主体结构为实心砖墙时,每户使用面积分别增加1.2m2 , 2.4m2 , 4.2m2 ,1.3m2 ,当主体墙为混凝土空心砌块时,每户使用面积分别可增加1.6m2 , 2.5m2 , 4.6m2 ,1.7m2 ,增加使用面积明显。

9.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具有明显的经济综合优势。

首先外墙外保温减少了保温材料的使用厚度,北京地区至少可以节省40%保温材料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