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符号化
4.颜色变量
色相 亮度 彩度
5.网纹变量
排列 尺寸 样式
方式 顺序 方向 间隔
1、形状变量
指符号图形本身的轮廓形状,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 的几何图形的单体,用于反映制图要素的质量差异 。
线状要素、面状要素的形状取决于地理要素本身的 空间分布特征 地图设计中的形状设计主要是点状符号的形状设计
2 3 4 5
定名量表
对空间信息的处理只使用定性关系,一般不使 用定量关系的量表
按某种区分标志把事物现象构成的数组进行 排序,区分为一种相对等级的方法
顺序量表
间距量表 比率量表
利用某种统计单位对顺序量表的排序增加 距离信息(加减) 以制图数据的起始点为基础,按某种比率 进行排序,且呈比率变化(乘除)
紫色 蓝色 绿色 420nm 470 510 黄色 橙色 580 620 红色 700nm
色相常用来区分要素不同的定性特征
②亮度
又称明度或光度,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亦指 某色反射光的强度,常用明暗,强弱表示。 不同色相亮度不一:白-黄-橙-绿-青(红)-紫-黑
同一色相,光照强度不同,亮度亦不同。 应用:通常与彩度结合使用
② HSB模型
③ CMYK模型
3、色谱和色库 色谱:是根据彩色图像复制和色度学理
论,以标准化为目标,以黄、品红、
青、黑四色为基础,把不同比例的网 点颜色相互交叉叠印,并按一定规律 排列,得到许多标准色块即为色谱
色库:在电子出版系统中,常配备能产生数十万种有
效彩色的数据库——色库。
三、 色彩的命名
第五章 地图符号化
——地图语言
第一节 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
一、 地图符号的概念 符号——表达概念,传输信息, 如语言、文字、化学和物理符 号、乐谱、交通标志、地图符 号… 约定
地图符号——地图图解语言
广义的地图符号概念是指表示地表各种事物现象的 线划图形,色彩,数学语言(地图投影、比例尺、 方向)和注记的总和,也称地图的符号系统。
体积符号
表达空间上具三维特征的现象的 符号。具定位特征,三维 2.5维问题
二、 地图符号的量表 地图符号所表达的地理空间信息,可采用心理 物理学常用的量表法进行度量,以利于制图数据的 处理。按事物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属性,分为 定名量表 顺序量表 间距量表 比率量表
2.2 地图符号的量表
1.定名量表
狭义的地图符号概念是指在图上表示制图对象空间 分布,数量、质量等特征的标志、信息载体,包括 线划符号,色彩图形和注记。
二、 地图符号的基本特征
1、约定性 2、等价变换 地图符号的实质:以约定关系为基础,用一种视觉 形象图形来代指事物现象的抽象概念
第二节 符号的分类与量表 一、 地图符号的分类
1、按符号和所表示对象的比例关系分为:
依比例符号-面 半依比例符号-线
不依比例符号-点
2、按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状态分类可分为: 点状符号
表达空间上一个点位的符号。具 定位特征,为不依比例符号。0维
表达空间上沿某个方向延伸的线 线状符号 状或带状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 征,为半依比例符号。1维
面状符号
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 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 例符号。2维
排序+间距 p109常用的统计量是算术平均值 X 和标准差d
分级间隔值:x- 2 d , x- d , x, x + d , x+ 2d
2.2 地图符号的量表
4.比率量表
以明确的比率数值描述制图对象的数值差异
L, kLr, kLr , kLr , kLr , kLr , …, H 等比数列是常 用的方法之一
运用效果
刺激、兴奋、强烈煽动效果 活泼、愉快、有朝气 华丽、富丽堂皇
友善、舒适
冷静、智慧、开阔 神秘感、女性化 纯洁、清爽 普通、平易 气魄、高贵、男性化
洲别 国家与地区 中国 韩国 印度 日本
爱好与颜色 红、黄、绿 红、黄、绿等鲜艳颜色 红、绿、黄、橙、蓝等鲜艳颜色 柔和的颜色
禁忌色 黑、白 黑、灰 黑、白、灰 黑、深灰、黑白 相间 黑 黑
冻土:青藏铁路的瓶颈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和土壤
3、定量特征的设色 常用渐 变色阶 表达某 种现象 在数量 上的分 布特征, 色阶类 型包括: 单色渐 变、双 色渐变 和多色 渐变
第五节
符号与图形的心理感受特点
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 聚类感受 视觉对比 层次结构 图形与背景 视觉平衡
我国 历史 时期 森林 植被 遭破 坏地 区分 布图
4、颜色变量
常与形状配合使用,是最活跃的视觉变量。颜色 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三个子分量:色相,亮 度,彩度。非彩色只有亮度属性
在地图设计中的作用:增强美感、提高清晰性、增 大地图信息的载负量 用途:定性和定量特征的表示。
定性特征:色彩的差异是视觉变量中应用最广泛,区 别最明显的变量,主要用于区分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 定 性 特 征 的 表 达
排列 图5-13
尺寸 图5-12 样式 图5-11
网纹变量
方式:规则、随机 顺序:图案交替 方向:水平、垂直等 间隔:疏、密
不同排列方向、晕线组合、花纹、晕线花纹组合及 颜色变化,表示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
不同疏密、粗细网纹符号用于表示制图对象的主 次等级或数量特征
美国1997年各州人口分布图
紫色 蓝色 绿色 420nm 470 510 黄色 橙色 580 620 红色 700nm
(2)心理学 感情色彩
暖 最暖 中性微暖
中性
微冷
冷
最冷
色彩的主观特征
色彩联想——文化、风俗、传统——国家、民族、地区
色 彩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白 灰 黑
表示意义
自由、血、火、胜利 阳光、火、美食 阳光、黄金、收获 和平、春天、青年 天空、海洋、信念 忏悔、女性 贞洁、光明 质朴、阴天 夜、高雅、死亡
一、聚类感受 1、相似性 相互类似的视觉变量容易组成整体
应用:利用符号的形状、颜色及纹理变量来表达地 理要素定性特征
2、接近性
相互接近的元素容易组成整体
图5-21
应用:组合பைடு நூலகம்号设计
3、闭合性 一个接近于完形但还没有闭合的图形, 瞬时观察总有把它和拢的倾向 图5-21
稳定性、整体性— —完形性
二、视觉对比 对比产生于视觉差异。地图设计者应努力造成差 异,区分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以便在对比中取得协 调。 1、线划对比 线划的类型和宽度构成一张地图的 网络,产生丰富的信息。
第三节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一、地图符号视觉变量
视觉变量,又称图形要素,是构成图形符号的基本 元素。
贝尔廷:形状、方向、尺寸、亮度、密度和色彩 鲁滨逊:基本视觉变量(形状、方向、尺寸、亮度、 色相和彩度)和从属视觉变量(网纹排列、网纹纹 理、网纹方向)
地图符号视觉变量,由五元素组成:
1.形状变量 2.尺寸变量 3.方向变量
心理感受上,图形与背景的构成有如下特征:
1、延伸网络 主要反映线状符号的网络关系,例如河 流系统的主流和支流关系,全国的道路系统也是如此 2、层次网络 多用于表示主题的分类系统
不同色相 不同网纹
3 、立体层次 和层次网络正好相反,它要求被表示的成 分处于不同的视觉平面上
立体层次也可表现为单个符号的叠加和晕线处理
四、图形与背景
实际上是一种层次结构
(1)以物体或自然现象的颜色命名 植物命名:玫瑰红、草绿、橘黄、枫叶红等 动物命名:孔雀蓝、鹅掌黄、鸡冠红等 金属命名:金黄、银白、铜绿等 其它命名:石青、土黄、雪白 (2)以颜色主要成分及其深浅命名 蓝绿、黄绿、红紫、紫灰等
四、地图用色设计
1、增强地图的表现力
(1)生理学
前进色和后退色
暖色相由红、橙和黄等色构成。 给人以温暖、舒适、有活力的感觉。 视觉上效果使其更显突出 冷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
2 × 41 ———— = 20.5 4 3 × 41 ———— = 30.75 4
X1 = N10 + ( N11 -N10 ) × 0.25 X2 = N20 + ( N21 -N20 ) × 0.5 X3 = N30 + ( N31 -N30 ) × 0.75
2.2 地图符号的量表
3.间距量表
二、视觉变量的组合 视觉变量的 组合的应用
图5-15
第四节
地图色彩
色彩的形成:自然界的各种物体都具有自身的色彩, 这种不同色彩是由于光的作用和人的视觉形成的
色彩三属性 (三要素)
色相 亮度 彩度(饱和 度、纯度)
色彩分:彩色与非彩色(消色,黑—灰—白)
一、色彩的三属性 ①色相 色别,指色彩不同的故有相貌,体现色彩质的差异
2、尺寸变量
尺寸变量是指构成符号在长度、宽度、高度、面积、 体积等方面的度量变化。
通常用以表达地理要素定量特征的差异——任意比率 、相对比率、绝对比率
3、方向变量
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常表示制图对象的空间分 布 方向变量包括两个层次:(1)符号图形本身的方向变 化;(2)网纹中纹理的方向变化
亚
洲
马来西亚 巴基斯坦 阿富汗 缅甸 泰国 土耳其 叙利亚 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 科威特 伊朗
也门
红、橙等鲜艳颜色 绿、银色、金色等鲜艳颜色 红、绿 红、黄等鲜艳颜色 鲜艳颜色 绿、红、白等鲜艳颜色 青蓝、绿、白
黑 黄
绿、深蓝与红白相间
粉红、紫、黄
2、定性特征的设色 (1)习惯与标准 制图中常用色彩,已约定俗成的用来表示特定地物 绿色:旅游、园林、树林、花卉、草原、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