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2016年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8月目录一、行业管理体系 51、行业监管体制5(1)工业和信息化部 5(2)交通管理部门 5(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6二、行业概况61、行业的起源及发展状况62、行业的发展阶段7(1)以调频载波为通信工具的阶段7(2)综合运用移动通信、GPS和软件技术的阶段7 (3)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阶段7三、行业进入壁垒81、技术壁垒82、服务能力壁垒83、资金壁垒84、先入企业的品牌壁垒9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01、有利因素10(1)需要安装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的潜在市场空间巨大10 (2)快速发展的传感网为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10(3)4G网络为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完备的网络基础102、不利因素11(1)投资主体较多11(2)各个地方标准不统一11五、行业市场规模12六、行业基本风险131、行业政策风险132、过度竞争的风险143、需求被动滞后144、技术风险145、市场竞争加剧风险156、人力资源风险15七、行业主要企业简况151、北京千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62、深圳市慧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3、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4、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215、大魏盛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2一、行业管理体系1、行业监管体制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出租安全报警监控系统所属的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业务的管理部门是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信息发布业务的管理部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工业行业和信息化产业的监督管理,其职责包括: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2)交通管理部门负责GPS 监控高度管理平台的运营管理,并对运营车辆实施监控管理;负责GPS 监控调度管理平台报警,并与公安相关部门沟通,处理相关事宜;审查和发布出租车车载LED 的信息。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包括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和县级以上工商局广告监管部门。

国家工商总局下设广告司,是全国广告最高行政管理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工商局下设广告处;各地、市、县工商局也设相应的广告科。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具有维护广告经营秩序、规范广告宣传内容、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能。

主要职能可概括为监督、检查、控制、协调和服务等五个方面。

二、行业概况1、行业的起源及发展状况出租车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属于车辆信息通信管理系统(VICS)在出租车上的一项具体应用,属于城市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而城市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是智能化交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智能化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该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进行有效融合,并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具有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特征,是一种能在较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系统。

目前,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行业是发展物联网产业条件较为成熟的领域,相关市场需求、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必备条件均已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

出租车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在本世纪智能化交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发展史可追溯到20 世纪60-70 年代。

经40余年发展,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开发应用已取得巨大成就。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基本上完成了智能化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在关键技术研发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大规模应用于重点发展领域。

2、行业的发展阶段参照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来看,出租车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应用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以调频载波为通信工具的阶段日本在1985 年开始研究道路汽车通讯系统,1989 年将9 个不同的车载导航系统与无线电传输连在一起作试验并在建设省的指导下负责提供日本标准化、数字化道路地图。

1987 年日本警察厅又与建设省、邮电省共同开展了VICS 的研究项目,VICS 选择了调频载波(FM)、微波信道以及远程终端的方案。

(2)综合运用移动通信、GPS和软件技术的阶段发生在20 世纪80 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为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技术进步,还对交通发展传统理念产生了冲击。

由此正式提出了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

此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加大了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研发力度,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研发重点和计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

(3)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阶段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是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提供一键导航和实时路况等交通信息服务,视频通话、生活资讯和好友共享等Car infotaiment服务的便携式平板电脑。

云终端可以归结出四大功能:一键智能导航、互联网服务、视频通话服务、基于位臵的信息服务,前三项功能可应用于一般车辆,包括个人企业单位的个别需求,也可应用于集团客户如货运、客运、物流公司对车辆货物的管理。

基于位臵的信息服务则是超出交通领域以外的服务,可广泛应用于物流、交通、安全、城市规划、农林渔等众多传统产业的精确信息化管理。

三、行业进入壁垒1、技术壁垒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行业在我国仍处于一个较新的领域,对系统软硬件可靠性和运行效率要求较高,同时对系统的后期运营、数据分析、信息发布的安全都提出很高的技术要求,要求多领域人才能够协同合作,另一方面行业的不断进步也对系统的技术升级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企业长期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新进入企业在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方面难以满足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研发需求。

2、服务能力壁垒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由各级地方政府分别进行招标,项目地域分布极为分散,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渠道销售能力,另外建成系统维护和后续项目需求,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子公司与售后服务网点。

在独有的创新模式下,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运营企业需要后期对车载媒体的销售,以此创造企业的最大回报。

3、资金壁垒在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行业,由于其特有的创新经营模式,对营运车辆免费安装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以此换取营运车辆车载媒体的信息发布经营权。

在前期安装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实施的时间短、车辆数量大,往往以整个城市的出租车一次全部安装,采购设备安装需要大量的投入,在后期的运营费用投资比较大。

行业需要不断的升级换代,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也比较大,短时间需要大量的资金需求。

4、先入企业的品牌壁垒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行业的发展中,先进入企业通过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往往已经获得用户的认可与信任,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中,业主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功能要求严格,在选择供应商时往往对于在市场中有良好声誉和品牌的企业存在较大的倾向性。

在招标中一般会要求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提供以往项目业绩,作为对企业实力评测的重要依据。

尤其在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领域,涉及到安防、交通、信息发布多个行业,一般是商业开发机构为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就具体服务内容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或者提供整套系统,支持城市的某项功能的运转,例如为公共交通单位提供安全报警和GPS 服务。

一旦商业开发机构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签订协议,则该项服务具有唯一排他性;除非技术和服务出现重大变化,否则其他企业一般就没有机会再进入该城市。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需要安装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的潜在市场空间巨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3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3,741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309 万辆、增长183%,民用轿车保有量5989 万辆、增长207%。

未来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要用于出租车,还会用于其他车辆,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2)快速发展的传感网为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传感网领域,我国起步较早,我国早在1999 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2007 年,我国领先于国际启动传感网标准化制定工作。

2008 年,首届ISO/IEC 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大会在我国举办。

我国已成为国际传感网标准化的四大主导国(中国、美国、韩国、德国)之一,在制定国际标准中享有重要话语权。

在传感网的盲源分离、多目标协同识别、跟踪定位等领域,在智能视觉和智能安防监控领域,我国居世界先进水平。

(3)4G网络为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完备的网络基础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汽车与网络连接,还要求一张全国性网络,覆盖所有汽车能到的地方,保持7×24 小时在线,实现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信息传输。

只有公众通信网能够满足这些条件。

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均已建成覆盖全国的基础通信网,网络覆盖广、性能优、可靠性高。

特别是4G 网络的建设,今年都将完成全国地市级城市的网络覆盖,未来两年将对县城实现基本覆盖。

4G 移动通信网络高速发展,能够提供宽带化的无线信息传输通道,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可处理图像、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这为建设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2、不利因素(1)投资主体较多目前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行业的发展在大多数地区还是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由于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涉及的客户需求不同,投资可以不同的技术角度、市场角度参与到本行业中来,导致投资主体散乱,经营模式多种多样,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一个权威主导部门,技术信息资源难以整合,不能真正实现数据与信息共享,这种竞争格局将会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持续。

(2)各个地方标准不统一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实际应用中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如交通、公安、市政、财政等,各部门也针对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这会导致行业标准无法统一。

另外,在不同地区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也存在标准的不统一。

标准的不统一就对行业技术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存在个别地区的地方保护等市场风险因素。

五、行业市场规模国内交通管理者和运营及个体出行者对出租车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需求旺盛。

汉鼎咨询发布的《2009-2015 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研究及重点企业竞争力调研报告》以全国31 个直辖市及省会级城市为样本,样本城市出租车总量为4115万辆,其中有17 座城市已经有出租车广告屏,14 座城市未安装;安装LED 屏的城市出租车总数为1537 万辆,占样本总数的比例为3735%,未安装的比例为62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