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

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


城市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示意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活者
城市环境系统
人文环境
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
人类文明发展形式的一些特征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200 万年 BC 1 万年 BC~18 18 世纪~今天 时代 ~1 万年 BC 世纪 对待自然的态度 依赖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从地区公害 砍伐森林、水 环境问题 到全球性环 土流失 境问题 人类的对策 听天由命 牧童经济 环境保护 文明类型 后工业文明 今天~ 善待自然 全球性环境 问题有待改 善 可持续发展
• 环境权是一项与义务结合紧密的权利。 • 环境权是一项内容丰富的权利。 • 环境权是一项有限度的权利。
——陈泉生《环境权之辨析》
环境权的分类: (1)国家环境权 (2)法人环境权 (3)公民环境权 (4)人类环境权 (5)国际组织环境权 (6)自然体环境权
——徐祥民等《环境权:环境法学的基础研究》
Planning Policy Statement 9:
• Biodiversity and Geological Conservation • 规划政策声明9:生物多样性和地质保护 2004年12月颁布,取代10年前的PPG9 Planning Policy Guidance 9:Nature Conservation
2.舒适环境(Amenity)的思想
1943~1951年的英国城乡规划工作报告 :Amenity是现 代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 *环境卫生的改善 *宜人环境的营造 *自然环境的保护 *历史环境的再生 英国 Civic Amenities Act 1967 美国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1969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menity Plan
一、历史保护的生态环境观
1.历史资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Irreplaceable Resources) “可再生(Replaceable Resources)”与“不可再生 (Irreplaceable Resources)”资源 再生:繁殖( Reproduction )与再循环( Recycle ) 历史环境可以作为再开发( Redevelopment )、再利 用(Reuse)的潜在资源 历史环境还可作为文化观光资源
2、生物多样性对进化和保持生物圈的生命维系 系统极其重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成为人类共 同关心的事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也包含着社 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美学的价值。 一个物种的灭绝是非常重大的损失,一种文化 及其表达方式的灭绝同样也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3、城市规划师不可能是生活的改革者,只是空 间形式的赋予者。一个城市没有了人,没有了普 通人的生活,也就没有了真正的地域文化或社区 文化的存在。 保护历史环境和文化景观,是旧城改建中保持 规划结构的历史延续性所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它不仅涉及到个别历史建筑,而且涉及到整个历 史街区,涉及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利用。 21世纪发展政策的基本方向必须从过去那种以 “物质 ·数量 ·效率”为中心的规划,转移到以 “身心 ·质量 ·余裕”为中心的规划方向基本性)。 (2)环境权的私权属性(私益性)。 (3)环境权的公权属性(公益性)。 (4)环境权的生态属性(生态性)。 (5)环境权的法定权利属性。
——吴国贵《环境权的概念、属性》
• 环境权是一项新型的人权,是每个人与生 俱来的基本权利,它既是一项法律权利, 同时也是一项自然权利,是不能剥夺的。 • 环境权是一项主体广泛的权利,它既是一 项个人权利,也是一项集体权利,同时还 是一项代际权利。 • 环境权是一项价值取向多重的权利,它既 体现人的权利,也反映自然的权利。
Biodiversity by Design
自然之间的联系 • 积极的实践 • 从自然中学习 • 社区参与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二、文化生态与文化多样性
1.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 2.保护文化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2年 “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 文化多样性宣言 2001年 “可持续的人居环境”(Sustainable Habitat) 工业文明的价值观 功利主义 (现代建筑理论、功能主义) “现代化情结”
• 把生物多样性同经济、社会和环境有机整合 • 保护、加强和恢复英格兰野生动植物的多样 性,以及地质和地貌特征 • 在城市和乡村的更新过程中要融入生物多样 性概念,使更新地区也能成为健康生态系统 的一部分 • 规划政策和决定应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地质 保护,并对场地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生物多样性的优点 • 生态效应 • 生活质量 • 经济效益
——E· B· 魏伊丝《未来世代的公正:国际法、 共同遗产、世间公平》
2、日本的主动型环境保护运动
日本的环境保护的四种类型: 1)反公害的受害者运动 2)反开发运动 3)反“公害输出”运动 4)环境保护运动
四、环境权与历史环境保护立法
1.环境权(Environmental Rights)思想的诞生 中国公民的环境权: ( 1 )公民有在良好、适宜、健康环境中生活的权 利。这是保障公民身体健康的首要条件,也是公民环 境权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 包括:a)宁静权、b)日照权、c)通风权、d)眺 望权、 e )清洁水权、 f )清洁空气权、 g )优美环境 享有权等。 (2)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 ( 3 )公民有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 举和控告的权利。
3.转变环境保护立法的理念
环境问题的特点:
1)环境状态改变的不可逆转性 2)环境危害的长期性 3)环境资源的有限性 4)环境要素的整体性 5)环境问题的不确定性
现代环境法的价值观和理念: 从“人类利益中心主义”向“生态利益中心主 义”转变 从“人类利益优先”向“生态利益优先”转变
小结: 1、城市规划不应以陌生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与历 史环境,而应当用人类历史、自然及生态等综合科学 知识来分析、判断,作出科学决策并实施成长管理。 城市保护具有过去我们不曾认识到的生态学/可持 续发展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历史保护对保持良好的生 态系统有积极意义。 城市保护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要实现的自然、生态、 文化等综合效果,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方法。
2.历史建筑储存着能源(Energy) 3.历史保护中的环境经济观
“环境效益”(Environmental Benefit) 环境经济学中:“外部不经济论”(External Diseconomy) 环境的价值(Value of the Environment) 非营利性组织(NPO ,Non-Profit Organization)
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URBAN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自然环境 水、大气、动物、植物 城市环境保护 人工环境 人文环境 自然生态 城市生态保护 经济生态 文化生态 自然景观 城市保护 城市景观保护 历史景观 人文活动 场所精神 (Genius Loci /spirit of place) 城市特色保护 地方特征 街区风貌 文物古迹、历史建筑 城市历史保护 历史地段、历史街区 历史城市、古村落 里弄、胡同 河流、森林 人居生态 建筑、街巷、城镇、村落 风俗习惯、民间艺术
三、城市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
1.美国的自然保护思想
*环境保持思想的出现 保持(Conservation) “保存主义”(Preservationist) “旷野运动”(Wilderness Movement) *自然保存主义的思想
*世代间平衡的保护三原则:
“保护选择”(Conservation of Options) “保护质量”(Conservation of Quality) “保护使用”(Conservation of Acces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