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 1.上海 11.常熟 21.安阳 31.日喀则 2.天津市 12.徐州 22.南阳 32.韩城 3.沈阳 13.淮安 23.商丘 33.榆林 4.武汉 14.宁波 24.襄樊 34.武威 5.南昌 15.歙县 25.潮州 35.张掖 6.重庆 16.寿县 26.阆中 36.敦煌 7.保定 17.亳州 27.宜宾 37.银川 8.平遥 18.福州 28.自贡 38.喀 9.呼和浩特 19.漳州 29.镇远 10.镇江 20.济南 30.丽江
《威尼斯宪章》提出文物的修复方法和原则
保护:原真性(修旧如旧的提法不科学) 一、修复和补缺的部分要与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 观上的和谐一致。最好采用同时期的构件进行替换 二、任何增添部分必须与原有部分有所区别,使人们能 够识别,保持文物的可读性和历史的真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出文物的修复 方法和原则 第二十一条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 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 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 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 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 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 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
刘易斯· 芒福德(LewisManford)在《城市发展史》: 城市是时间的产物。在城市中,时间变成可见的东西。 时间结构上的多样性使城市部分避免了当前的单一刻板 管理以及仅仅重复过去的一种韵律而导致的未来的单调。 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复杂融合,城市生活就像劳动分工一 样具有了交响曲的特征:各色各样的人才,各色各样的 乐器,形成了宏伟的效果,无论在音量上还是音色上都 是任何单一乐器无法实现的。
《华盛顿宪章》
• 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又称华盛顿宪 章)进一步扩大了历史古迹保护的概念和内容, 即提出了现在学术界通常使用的历史地段和历 史城区的概念。 • 总结了20世纪70年代各国在保护理论和实践方 面的经验,明确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 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和保护原则。
《威尼斯宪章》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 师及技师国际会议1964年5月在威尼斯召 开,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 章》,即通称的《威尼斯宪章》。这是 第一个保护与修复古迹的宪章。它指出, 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 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 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 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历史古迹的保护包 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
一、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 保护原则 • (1)历史原真性 • 绝对保持建设初期的原貌。 • 建筑物必须是历史的真实存在,不是后来的仿造 物。 • 建筑所处环境仍保持历史的原有面貌,或者基本 保持原有面貌。 • (2)建筑完整性 • 保护建筑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具有与历史面 貌相符的完整的空间格局和形体特征。不是仅有局部 或某些构件,后者只能作为一种遗志、纪念物、而不 能作为有生命力的完整的历史保护建筑 • (3)永续性
绝对控制区、建设控制区。
• 环境整治 保护建筑周边应有计划地进行环境建设和整治。 重点文物建筑周边建筑、冲突性建筑、里弄住宅和 院落式群住宅区
•பைடு நூலகம்保护建筑安全
保护建筑的邻近基地。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义
1、保存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留存城市的记忆 2、继承传统文化,以延续民族的发展脉络 3、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 1.正定 11.长汀 21.岳阳 2.邯郸 12.赣州 22.肇庆 3.新绛 13.青岛 23.佛山 4.代县 14.聊城 24.梅州 5.祁县 15.邹城 25.海康 6.哈尔滨 16.临淄 26.柳州 7.吉林 17.郑州 27.琼山 8.集安 18.浚县 28.乐山 9.衢州 19.随州 29.都江堰 10.临海 20.钟祥 30.泸 31.建水 32.巍山 33.江孜 34.咸阳 35.汉中 36.天水 37.同仁
《内罗毕建议》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提出《关于历史地区的 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
– 提出历史地区在立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方 面的保护措施 – 研究、教育和信息工作作为历史地区保护的重要工 作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 (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1.北京 7.杭州 13.开封 19.遵义 2 .承德 8.绍兴 14.江陵 20.昆明 3.大同 9.泉州 15.长沙 21.大理 4.南京 10.景德镇 16.广州 22.拉萨 5.苏州 11.曲阜 17.桂林 23.西安 6.扬州 12.洛阳 18.成都 24.延安
《雅典宪章》
• 《雅典宪章》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 协会第4次会议在雅典通过的。《宪章》 指出,保存好代表某一时期的、有历史 价值的古建筑,具有教育今人和后代的 重要意义;并提出在可能条件下,交通 干道应避免穿越古建筑区。
《雅典宪章》
三、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 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 破坏。 (一)真能代表某一时期的建筑物,可引起普遍 兴趣,可以教育人民者。 (二)保留其不妨害居民健康者。 (三)在所有可能条件下,将所有干路避免穿行 古建筑区,并使交通不增加拥挤,亦不使妨碍城市 有机的新发展。 在古建筑附近的贫民窟,如作有计划的清除后, 即可改善附近住宅区的生活环境,并保护该地区居 民的健康。
• 保护内容 • (1)建筑实体。包括国家级、省市级、县区 级文物建筑,各级政府批准公布的优秀近现代 建筑物、构筑物。 • (2)环境。这里指保护建筑所处的一定范围 的历史环境。建筑及其所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 的有机联系,失去历史建筑赖以存在的历史环 境,建筑的保存就失去了意义。当前法定历史 建筑保护中最大的问题是其环境的保护。不少 历史保护建筑在旧城成片改造中,显得十分孤 立。
保护立法
(1)建筑本体保护 • 修缮。 清洗粉刷、结构性修缮和内装修缮三类。 • 调整使用。 建筑因随意改变建筑使用性质或者使用不当而造成的 损坏,可采取产权或使用权置换、恢复房屋使用性质。 • 特殊情况。 第一,整体移位。 第二,建筑主体保存。 第三,意向保存。
(2)建筑环境保护 • 划定保护控制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