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ppt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ppt
6、无贫血者,可静脉放血200-300ml,减少回心血量。
静脉炎
(一) 、原因
1、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2、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 的化学炎性反应; 3、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4、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或输液微粒形成栓子。
(二) 、症状
3、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合理用药,注意配伍禁忌
(四)、治疗
1、轻者减慢滴注速度,注意保暖,针剌合谷、内关;重者停止输 液,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2、输液用具作好去除热源的处理。 3、耳针治疗输液反应:输液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反应,可在肢体 对侧耳上选神门、肾上腺穴进行针灸,作强刺激后留针至输液结 束。 4、保留剩余的溶液和输液胶管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2、立即给患者吸入纯氧,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 治疗。
3、如有脑性抽搐可应有安定,也可应用激素减 少脑水肿、应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
【应急预案】
1.立刻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余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峻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
主讲人 胡斐慧
常见的输液反应的原因与机制如下:
一:发热反应 二:循环负荷过重 三:静脉炎 四:空气栓塞
发热反应
(一)、原因
发热是输液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 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而引 起 1、输入液体与加入药物质量; 2、输液器具; 3、配药加液中的污染; 4、静脉穿刺针头斜面滞留微粒的污染; 5、联合用药过多几药物配伍不当; 6、输液速度过快; 7、环境空气的污染;
(四)、治疗
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1、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2、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 血管漏出液的产生,同时氧气用20%--30%酒精湿化后 吸入;因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 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症状; 4、视病情给镇静剂、扩血管、强心剂及利尿等药物;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循环负荷过重
(一)、原因
肺水肿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 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增加,心 脏负担过重而引起。
(二)、症状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 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
预防 (三)、
防大于治
输液时应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对 患心肺疾患、老年及儿童,尢须特别注意。
(二)、症状
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常 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可恢复正 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 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三)、预防
1、加强责任心,严把药物器具关: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 照
2、应用现代理论,把好药液配制关:(1、)采用安瓿锯 痕后用0.5%强力碘或75%酒精棉签一次消毒后折断; (2、)加药时将垂直进针改为斜角进针斜面向上与瓶塞 成75角刺入并轻轻向针头斜面的反方向用力;(3、)插 入瓶塞用一枚针头,抽吸药液时用另一枚针头;(4、) 注射器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
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刻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处理流程】
立刻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 液器和药液→送检。
谢谢!
(二)、症状
病人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 心前区,可闻及响亮地的、持续的“水泡声”。
(三)、预防
输液时须将空气排尽。如需加压输液时,应严密观察,不得 离开病人
换瓶后,必须检查一下滴壶以下是否有空气,观察续液下滴情 况,待顺畅后方可离开。
(四)、治疗
1、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 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肺内压力,可以减少空气进入 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 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动右心室,壁开肺动脉入口, 由于心脏跳动,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 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空气栓塞
(一)、原因
空气栓塞是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 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发症。 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 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 后进入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随着心脏的 跳动,使空气与血液混合成泡沫状,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 如进入肺动脉,可阻塞其分支,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 严重缺氧而造成机体死亡;如进入心脏冠状动脉,可阻塞冠 脉循环,引起严重的心功能障碍,造成机体死亡。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 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三)、预防
•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提高穿刺技术 • 2、输液时最好选用上肢静脉,严禁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 • 3、严格按药物的浓度、剂量、性质调节滴速,输较强刺激性的
药物要尽量选粗血管(三) Nhomakorabea治疗1.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75%的酒精或50%的硫酸镁 行湿敷。 2.超短波治疗。 4.用中药如意金黄散或消炎止痛软膏外敷。 5.如有合并感染,视病情给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