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张晓明
摘要:数字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具有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点。
本文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以及人力资源、硬件建设等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这给传统
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使传统图书馆必须进行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
这样的形势下,图书馆如何转型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图书馆经营者、管理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对获取信息的速度和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顺应这样的形势,进行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是传统图书馆
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越
来越丰富,然而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
于是,提出了建设数字图书
馆的设想。
目前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基本上是由传统的图书馆建设的,纯粹由公司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如
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数字图书馆,也需要与传统图书馆结合,或借助传统图书馆这个舞台
才能生存下来,并且发挥作用。
这是因为这些公司建设的数字图书馆的大用户主要还是传统
的图书馆。
因此,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时,要对传统图书馆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系有一
个正确的认识:传统图书馆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数字图书馆需要传统图书馆提供
信息资源和资源组织的经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传统图书馆建设的补充,它扩展了传统图书
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
为此,未来的图书馆仍是传统服务与数字化服务并存。
2改善硬件设备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设强大的基础设施,如电子计算机、电
子出版物、阅读器械等。
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速度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国内几个比
较大的数字图书馆项目的投资很有限,除个别大的项目由民间投资外,主要还是靠国家投资。
但国家投资的资金比较分散,仅就建设系统而言就只有高校系统、党校系统、公共图书馆系
统和科学院系统等几个,这些系统基本是独立的,资金还是比较紧张。
数字图书馆作为国家的基础信息设施,应当由国家投资建设。
国家投资建设还应当改变目前
分散支持各个具体项目的方式,主要应当支持全国性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和数字图书馆的技
术研究。
通过投资引导全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向建设一个统一的数字图书馆转变。
通过对技
术研究项目的招标,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图书馆技术标准的及早形成,进而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应当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数字图书
馆的投资建设。
3 人力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
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
传统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
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
而数字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
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
或提供信息服务。
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
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
由于我国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是很高,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
中非图书馆专业者较多,而懂信息技术者较少。
因此,要实施数字化建设,必须要加强人力
资源建设。
一方面要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同时,要花大力气培养一批能驾驭计
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人才,并配备一定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
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图书馆员必须掌握计算机编目、标引,建
立数据库,多媒体上网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系统开发、网络维护等理论和技术,才
能够完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其次要提高外语水平。
遍布全球的因特网上英文信
息资源最为丰富,图书馆员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上网搜寻信息为用户服务,提高网络的
使用率。
4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
资源数字化建设包括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社会资源馆藏化。
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
社会资源馆
藏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
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读者使用。
由于网络化时代对图书馆馆藏及服务特色的要求将会更为迫切,也使其规模效益得到更大程
度的发挥。
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将进一步强调各馆的馆藏,以增加自身的吸引力,确立
自己在网络社会的地位。
因此,就需要开发网上特色信息源,形成自己的特色馆藏,同时将
自己的特色馆藏数字化,加入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群。
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手段由一般的常
规化服务向特色化服务转移。
为此,馆内在硬件设备上需引进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和全文数
据库开发软件平台,进行数字化文献的扫描、标引、制作工作。
利用馆藏一次文献,进行二、三次文献的加工,开展定题、专题、课题等信息服务,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优势。
开展特色
电子文献服务,将会更好地满足网络社会读者日益个性化的应用需求。
此外,在网络信息资
源和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中,应加强横向交流与协作,发挥图书馆界的整体优势,走“分散建库、集中连库、分散服务、资源共享”的联合建库道路。
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
降低成本,避免重复劳动,又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结语
数字图书馆是时代的新生事物,充满勃勃生机。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人类实现接近理想状态
资源共享的手段,虽然在目前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局部的问题和困难,但数字图书馆
作为图书馆事业变革的大趋势是不可否认的。
因而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从而进一步丰富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利用效率,人类将共享数字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并从
中受益。
参考文献
[1]王玉兰.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139.
[2]王春生.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晋图学刊,2002(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