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汤苦参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苦参50~lOOg以水100~1500m],煎700g~lOOOm],去滓,熏洗,每日3次。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主治]狐惑病,蚀于前阴以及阴肿、阴痒、疥癞等,可见咽干,舌红苔黄,脉数。
(临证加减)1.湿热下痢,黄疸,赤白带下,阴部瘙痒等,本方加黄柏、龙胆草、当归、蛇床子等水煎,以导湿热于下窍。
2。
周身风疹,疥疮,顽癣,麻风等,本方加地黄,地肤子、赤芍、白藓皮、大风子等,以祛风化湿杀虫。
3。
苦参外洗方治疗阴痒:基本方为苦参、白藓皮、蛇床子各30g,冰片3g,防风15g,荆芥lOg,花椒20g,透骨草35g。
外阴溃烂者加明矾30g;带下多加黄柏20g,乌贼骨30g;伴阴部痛者加白芷15g。
上述药物除冰片外,煎取药液,再人冰片,趁热熏外阴10—20分钟,待药液稍凉后,徐徐洗涤患处。
每日1剂,早晚各1次。
[浙江中医杂志,1986,c7,:sOd] 4.苦参治疗心律失常:用苦参片、苦参碱及苦参注射液治疗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取得相当疗效,尤其对合并冠心病者较好。
[心脏血管疾病,1976,c2—3,:106]5。
苦参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67例,结果,其中对期前收缩有效率为62%。
LO医药学杂志,1977,c,,:24] 6.苦参治疗皮肤病:将苦参制成100%注射液,每次肌注2-4ml,并配合苦参片口服,治疗急性与慢性湿疹、阴部湿疹及皮炎,亦可用于荨麻疹,银屑病等皮肤病,有肯定的止痒及抗过敏作用.[中草药通讯,1976,tl,:3537.苦参治疗蓝氏贾弟鞭毛虫病:以25%苦参溶液100—200ml保留灌肠,治疗100例蓝氏贾弟鞭毛虫病,效果良好。
[中华内科杂志,1965,(7):614]8。
加味苦参汤治疗肠道毛滴虫病:药用苦参、白芍各lOg,贯众、槟榔各12g,木香、甘草各6g.偏湿热加黄芩或胡黄连;偏寒湿加干姜、砂仁或蔻仁;兼蛔虫加苦楝根皮或使君子;兼钩虫加榧子肉、雷丸。
均获痊愈。
[江苏中医杂志,1982,t6,:4119.苦参汤加味治疗女性外阴白斑:根据临床症状,多从“阴痒”等病症探讨。
内服药重在调理肝肾,或清肝泻火,或温补肾阳,或健脾渗湿,局部常用白斑外洗方为鹤虱30g,苦参、蛇床子、野菊花各lOg。
水煎熏洗.白斑外敷方为炉甘石30g,密佗僧12g,煅龙骨、煅石膏各9g,炮山甲、枯矾各6g,水飞滑石15g,制南星、皂荚根皮各9g。
共为细末,麻油或凡士林调匀外敷;鸡蛋清或黄油调匀外敷.以消肿化斑,敛疮生肌,祛湿止痒。
[湖北中医杂志,1980,cl,:16210。
苦参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荨麻疹和药疹:药用当归、丹皮、生白术各lOg,茯苓皮、生薏苡仁,连翘各15g,苦参30,--.60g,白茅根20g,生甘草6g。
随症加减.[中医杂志,1983,c3,:41111.苦参汤对肠道滴虫病的疗效:主症为大便量多,完谷不化,经久不愈。
基本方为苦参25g,蛇床子15g,黄柏20g,苍术、木香、槟榔、半夏、白术各lOg,陈皮、甘草各5g。
每日工剂,水煎空腹服。
下焦湿热加白芍、黄连、甘草;发热加白头翁、金银花、连翘;湿重重用苍术,加薏苡仁、车前子、藿香;脾虚者重用苍术、白术,并加地榆炭、诃子、乌梅、芡实,纳呆完谷不化加焦三仙、鸡内金;肾虚者加服四神丸;大便滴虫阴性而腹泻不止者,改服参苓白术丸合四神丸;合并梨形鞭毛虫者原方加雷丸lOg,大蒜5枚(捣汁与药汤合服);合并钩虫者加西药驱钩虫;合并蛔虫者加使君子工5g;合并阴道滴虫者,另用基本方水煎外洗阴部。
12.苦参液治疗肛裂:陈旧性肛裂和新鲜肛裂。
药用苦参50g,荆芥、防风、川椒各30g,冰片(后下)5g。
将上药浸泡于6000ml冰水中20分钟,再用文火煎20—30分钟,停火后,去渣取汁,加入冰片,待冷却至40℃时,行坐浴15"---20分钟,每天1剂,连用6剂为1个疗程。
13.苦参催眠作用:用苦参糖浆(每lOOml相当生药50g),成人20ml,小儿5-15ml。
一次口服或鼻饲,以代替镇静催眠药.[中草药通讯,1979,f2,:38314.苦参研细末,用香油调搽,治烫熨火烧疼痛,名绿白凿。
15。
苦参15~-30g,黄芩、黄柏、苍术各15g,加水1500,--, 2000ml,煎取600~700ml,洗局部.治疗急性糜烂性湿疹效,名加味苦参汤。
16.从苦豆子中提取分离苦参碱单体,研制成每粒含苦参碱50mg之阴道栓剂,治慢性宫颈炎,名苦参碱栓剂。
[中草药,1983,(3):10317.苦参、栀子仁、防风、玄参、独活、枳实、菊花、黄连、黄芩、大黄各等份.为细末,炼蜜为丸,豌豆大。
每服五十丸,食后茶、酒送下。
治遍身疥疮,经久不愈,名苦参丸。
[名科精义]18.苦参(酒浸蒸晒九次,再炒黄为末)一斤,生地黄(酒浸一宿,蒸熟捣烂和苦参末内)四两。
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每服三钱,白开水或酒送下,日二次。
治肠风便后下血,名苦参地黄丸。
19.苦参八两,地榆、黄连、王不留行、独活、艾叶各三两,竹叶二升。
为粗末。
水煎,洗患处。
治小儿疮疡,名汤。
20.当归lOg,丹皮lOg,茯苓皮15g,生白术lOg,生薏苡仁15g,苦参30"~60g,白茅根20g,连翘15g,生甘草6g。
治湿热型荨麻疹,名苦参汤。
雄黄熏方(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雄黄lOg上工味为末,放瓦上或小铁盒内,用火烧加热,令烟出,以烟熏肛.(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杀虫。
(主治]狐惑病,蚀于肛门,痛痒不止,脉虚数。
(临证加减}L雄黄粉治疗带状疱疹:用雄黄粉50g加入75%酒精lOOml混合,每天搽敷2次,均无副作用及后遗症。
[杭州医药,1972,(2):27]2.茯苓拔毒散治疗溃疡性黑色素瘤:以雄黄、矾石、茯苓各等份研末外敷,每日1—2次;并配合银花、连翘各50g,水煎代茶服,每日1剂。
可控制溃疡面扩大,明显减少血性渗出。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u):679"]3.金玉散治顽疟不愈:药用雄黄粉0.3g,六一散2g。
拌匀,分为2包,于疟发前2小时服1包,4—6小时后再服l 包。
1次治愈。
[中成药研究,1982,(,):‘46]4.驱虫破积散治蛲虫病:药用雄黄6g,使君子6g,粉甘草、苦杏仁、郁金各3g,巴豆霜2g。
共为细末,以适量蜂蜜制成48粒大小相同的药丸。
6个月至l岁服2粒,工一2岁服4粒,2—3岁服6粒,依次类推,每天晨起空腹服药工次,第六日服2次。
一般2个疗程可愈。
5.雄黄散加味治痢疾:以雄黄、大黄、黄柏各30g,研末为水丸。
每日3次,每次1.5g.治十余例痢疾急性期过后仍大便白脓,经四环素等治疗无效者,服药工0天全部治愈。
[矿物药浅说.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253]6.雄黄散加味治急性扁桃体炎:以雄黄、黄芩、黄柏、桔梗、甘草各150g。
共为细末,蜜丸如芡实大。
每日3次,每次lOg。
共治53例,有42例单用上药,均在3—5天内治愈。
[矿物药浅说.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52] 7。
雄黄散加味治空洞性肺结核:以雄黄、硫黄各120g,加牛胆汁制成丸。
每日3次,每次0.3g.共治9例,6例痊愈,2例空洞未愈,1例因病重死亡。
[矿物药浅说.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68-]8.复方雄黄乌梅汤治疗血吸虫病:药用乌梅30g,黄连12g,柴胡15g,白芍、川栋子、大黄各13g,党参lOg,干姜8。
5g,黄柏、附子、细辛、桂枝、雄黄(另包)各5g,当归、花椒各3g。
水煎分4次服,每日2次,2日工剂,雄黄不入煎,分4次随汤送服;另炼蜜丸,每丸重9g,每次工丸,每13 2次。
[浙江中医杂志,1984,(1):1539.雄黄一两,郁金一钱,巴豆去油十四粒。
研细,醋熏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至五丸,小儿酌量,温开水送下。
治急性咽喉肿痛,喉痛及极危之症,名雄黄解毒丸。
[医宗金鉴] 10.雄黄、苎苏二味为末,取腊月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名小儿疳虫蚀齿方。
险匮要略] 11.雄黄、珍珠粉各半两,麝香、牛黄各一钱,巴豆二十枚(去皮心,压去油)。
为末,人枣仁,炼蜜为丸,粟米大,每服三丸,薄荷煎汤送下。
治d,JI,中恶,心痛,名雄黄丸。
[太平圣惠方]12.煅牡蛎四钱,雄黄二钱。
为细末,蜜水调浓,重汤炖温,涂患指,日五六次。
治天蛇毒初起,闷肿无头,色红,痛如火燎,名雄黄牡蛎散。
[医宗金鉴] 13.雄黄、硼砂各三钱,苦参、川椒、百部各五钱。
水煎,外洗患处。
治疥疮,外阴瘙痒;近代也用于念珠菌病,名雄黄洗剂。
[中山医学院.皮肤病学]赤小豆当归散(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赤小豆30g 当归15g上2味为散,每服3—6g,温开水送下,日3次服。
注:临证根据需要亦可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活血,祛瘀生新。
(主治]狐惑病,身无热,心微烦,默默欲卧,目赤涩痛,眵泪脓血,视物昏花,脉虚数;痔疮、便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大便不畅;或便脓血,腹不痛,无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数.(临证加减}1.狐惑病,若湿热较重,酌加龙胆草、生薏苡仁、焦山栀、土茯苓等。
2。
肛门疮疡、痔疮、便血等症,酌加槐花、金银花、紫花地丁、桔梗;若便血日久不止者,可酌加炒椿根白皮、侧柏紫草炭;若湿热偏重者,可酌加黄柏、苦参、知母等。
[金匮要略方义]3.痔疮且热重者,加马齿苋、槐花、地榆、黄芩等。
若未愈可再用。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c10,;630]4.赤小豆冰片调敷治疗软组织损伤:将赤小豆磨成极细末,每lOOg加人工。
5g冰片粉混匀密封。
用时将粉末用水调成糊状,然后均匀地摊在纱布或麻纸上,厚约0.5cm,每工2小时或24小时换药1次。
[陕西中医,1980,ts,:18]5.当归注射液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注射5%当归液5~--20ml,于敏感点或神经节(干)注入;或静脉注射10%当归液80~--150ml,或静脉注射25%当归液80~-..100ml,重症者再加大剂量,静推或静滴;或以静脉注射10%当归液lO~-,20ml,或静脉注射25%当归液5~10ml,动脉推注。
均每日一次,每次,4周为一疗程。
[新医药学杂志,1977,cu,:35] 6.当归粉治疗带状疱疹:每次口服当归粉0。
5---lg,每4—6小时一次。
[中华医学杂志,1961,《5,:317]7.当归注射液等治疗牛皮癣:取2%当归注射液4ml,2%普鲁卡因4ml,混合注入穴位,每日工次。
[中医药学报,1981,c+,;34"18.赤小豆当归散治疗渗出性皮肤病:用赤小豆、当归各30g。
水煎服,药渣傍晚再煎后,兑温开水全身洗浴,每日工剂。
灼热、潮红明显者加银花、连翘;疼痛甚者加皂角刺;瘙痒甚者加荆芥、蝉蜕;渗液较多者加苍术、川连.[棚c中医杂志,1988,《3,:28]9.赤小豆当归散加减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先以常用的上颌窦冲洗法,将窦腔内脓液全部洗出,排出窦腔内存留的液体,将黄连、当归浸剂5~8ml注入(每lOOml含黄连、当归20g),每周1一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