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方:模压木制品用脲醛树脂胶黏剂
/g
用量组分用量/g 组分适量 960 氢氧化钠(30%)工业甲醛(36%)适量甲酸(20%)尿素(含氮量46.6%) 370
40℃时,加入占总量,加热至将甲醛投入反应器,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 值为7.5制备
90℃下反应。
加入剩余的尿素,在内将温度升至90℃,保持20min3/4的尿素,在50-60min97℃。
当黏度达到要92℃保温30min,之后逐渐升温至,于40min。
用甲酸调PH值为5.3-5.6时停真空脱水,当脱水量达到甲醛含水量的65%求后,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8。
当降温至50℃时放料。
PH止脱水。
降温,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值为7-8本胶在家具的生产过程中主要用作锯末的黏结材料。
以本胶、锯末、装饰纸为原料,制用途
作桌面、凳椅面、建筑组合件等模压木制品,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美观、牢固、耐水性能优良。
脲醛胶全称脲醛树脂胶粘剂别名:脲醛树脂,脲醛树脂胶
脲醛胶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催化剂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初期脲醛树脂,然
后再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熔、不溶的末期树脂胶粘剂。
等的研究C.Goldschmidt首次合成,1896年前后在UF脲醛树脂(树脂)于1844年由B.Tollens 树脂缩合中间并能在常温固化胶合木材的Kanrit Leim UF后首次使用,1929年IG公司开发了名叫体,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由于脲醛树脂胶粘剂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性能良好,已成为我国人造板生以上。
90%产的主要胶种,占人造板用胶量
脲醛树脂胶的改性工艺技术徐振明湖北达雅化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要:指出了传统脲醛树脂粘合剂存在的不足之处,详细论述了改性脲醛树脂胶的工艺配摘
方。
PVA
改性剂粘合剂关键词:脲醛
Modified Technology of urea-formaldehyde Resin Agent
..
.
Abstract: The shor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urea-formaldehyde
resin agent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process formulation of the modified urea-formaldehyde resin agent is discussed in detail
一、序言脲醛树脂作为一种传统的粘合剂,因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
方便,具有良好的耐而在人造板和木材加工及家具行业中得到了最大量的使用。
热、耐腐蚀性能及较高的粘结强度,特别是在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存在耐水性,耐老化性和韧性较差的缺点,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污染环境意识和要求日渐提高的今天,传统工艺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大量逸出游离甲醛,环境,将会严重地制约和限制该产品的使用。
因此,探讨改进传统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改进和完善产品性能,克服其不足,是很有必要的。
、三聚氰胺作改性剂,采用多次投料和加入改性填料(变性淀粉)PV A本工艺技术采用而制得耐水性、耐老化
性和韧性得以提高,游离甲醛含量降低的改性脲酸树脂粘合剂。
二、改性原理时,生成一羟甲脲和二羟甲脲及少量三羟甲胺和四羟甲胺甲醛与尿素的摩尔
比大于1 HNCONHCHNCONHH OH(一羟甲脲)22222HNCONHCHOH HOHCHNCONHCHOH(二羟甲脲)22222由生成方程式可见:生成物的结构中含有-OH和-CONH2基因,故在水中的稳定性差,则耐水性能差,同时,结构中碳酰胺健的水解,引发树脂结构破坏,则强度降低:
1 HO 1
2—HCNHCO——N——CH——CH——NH+HOOC-N—CH—2222如在缩聚前的矸性条件下,引入三聚氰胺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封闭部份吸水基因,则可提高产品的耐水性。
引入PV A与游离甲醛反应生成聚乙烯缩甲醛,使其交联度下降,脆性降低,挠性增加,以提高韧性和耐老化性能。
加入填料可提高强度并降低成本。
三、工艺方法
工艺配方:甲醛,尿素(摩尔比)=1.36:1 三聚氰胺1%(物料总量),聚乙烯醇1%(物料总量),20%氯化铵7%(物料总量),变性淀粉3%(物料总量)
..
.
将配方中的甲醛投入反应釜,用30%的NaOH调PH值为8—8.5,加入第一批尿素(尿素总量的40%),反应15分钟,加入三聚氰胺,控制温度85℃,反应30—40分钟,以20%NH4CL调PH值5—5.5,加入PV A,再加入第二批尿素(总量的50%),控制温度85±5℃,反应40—60分钟,调PH值为7—8,加入剩余的尿素,反应10—20分钟,调PH值7—8,冷却在40℃以下,加入填料,搅拌
均匀后出料。
四、质量指标
外观:乳白色和淡黄色粘稠液体
PH值: 7.2—8.0
固含量(%): 45—50
粘度(涂-4杯)(S) 30—80
游离甲醛(%) 0.3—0.4
五、工艺过程注意问题
1、PH值偏低时缩聚时易生成不溶性的聚甲基脲而产生沉淀,且易凝胶,故缩聚时,应严格控制PH5—5.5。
2、过程的第三步应经常测浑蚀点和注意温度控制,因为,粘度与反应终点相关,过早则粘度小,另外,温度与粘度成反比例关系,故控制温度,掌握终点,直接影响产品粘度。
3、若温度偏高,PH值偏低,则粘度过大,且易凝胶。
六、总结
本工艺根据化学反应原理设计改性工艺生产的产品,耐水性、耐老化性和韧性均得到提高,剪切强度增大,游离甲醛含量降低了67%,且工艺路线进一步简化,成本降低,达到了改性的目地,但仍然有在不足之处,产品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工艺条件的控制较传统工艺要求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