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正如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遵循着生生不息的规律一样,在领略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历史又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沉痛悲壮的晚清夕照图。

随着西方大国实力的增长,他们试图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疯狂地向中国走私鸦片。

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一个注定要出英雄的时代。

林则徐在虎门点燃抗英的烈火。

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鸦片战争;此后,又纠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大清王朝已没有了指点江山的豪情,没有了秋风扫落叶的霸气,像一个垂死的老人,靠药物来维持生命。

本节课的重点是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内容和危害。

本节课的难点是鸦片战争的背景。

【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⑴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进程。

⑵理解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能够初步地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⒉过程与方法:⑴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讨论、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

⑵识读<<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以及<<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⑶分析比较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学习清朝中后期的历史,可以感受到清王朝的荒淫和腐朽,英法列强"坚船利器"的强大威力,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⑵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民族英雄",认识到为什么林则徐受到后人的崇敬。

在当今社会中,怎样做一个"英雄"。

【活动方式】小组讨论【电教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课(点击课件<<大清官民鸦片鸦片图>>) 老师可直接提问:这是19世纪的中国众生图,为什么这些图片与以前我们学过的"康乾盛世"相比,有巨大的反差?从今天起,我们就来领略一幅沉痛悲壮的晚清夕照图。

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两次鸦片战争>>)。

二、认定目标(点击课件<<教学目标>>)。

三、达标教学(一)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解决:1、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二)重点点拨今天我们首先要探究的问题是:(一)、虎门销烟的过程及对林则徐的评价(板书)师:先请大家谈一谈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生:(回答)师:在中华民族陷入危机的时刻,总会有人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

请一个同学谈一谈虎门销烟(板书)的过程。

生:(回答)师:这里有一段材料,是一位亲眼目睹虎门销烟的外国人写的。

(点击课件)一位传教士观看虎门销烟后,这样写道:"我们曾反复考察过销烟的每一个过程。

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于我们的臆想,我不能想像再有任何事情比执行这一工作更忠实。

在各个方面,看守显然比广州扣留外国人时严密得多。

镇口有个穷人,仅因试图拿走身旁的一点鸦片,但一经发觉,几乎立即被依法惩办。

即便偷去一点鸦片,也要冒极大的生命危险。

目击后,我不得有相信这个事实。

师: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大家可以自由发言。

学生回答师:(总结)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板书)。

师:大家非常崇敬英雄人物,林则徐就是一位大英雄。

大家谈谈他为什么受到后人的景仰。

生1:因为当时很多很多的人鸦片鸦片,醉生梦死。

而林则徐看到了鸦片的危害,反对鸦片鸦片。

生2:晚清的社会风气闭塞,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生3:林则徐的敌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

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很多人反对查禁鸦片,林则徐主张禁烟,搞不好会掉乌纱帽,甚至丢掉身家性命,危险得很。

生4:但他义无反顾地去做了,这是近代史上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师:大家谈得很好。

老师下面有一段材料,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什么是英雄。

(点击课件<<小资料>>)1962年10月27日,"古巴导弹危机"的那一段特殊日子里,苏联一潜艇(带有核弹头的鱼雷)正在古巴海域潜航。

突然,海面上的美国一驱逐舰向潜艇投下了深水炸弹。

反击!根据当时的授权,发射核鱼雷需要经艇上3名军官的同意。

其中两人已经同意,只等第三人一点头或举手,带给苏联、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将是毁灭性的灾难----全面核战争。

但那个名叫阿尔希波夫的苏联军官,对发射核鱼雷的决定大声说:"不!"罗曼。

罗兰曾说:所谓英雄,就是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阿尔希波夫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他作为一名潜艇军官,身份卑微、权力有限,但他有三分之一的权力否决或同意自己所在的潜艇向对手发射鱼雷,成功地避免了一触即发的核大战。

其实,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符合人类社会利益的事。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这样的英雄!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个英雄可能就是你。

师: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在和平年代,还会有英雄吗?大家可以谈一谈你身边的英雄。

生1:杨利伟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一位英雄。

生2:济南女交警顶风冒雨,为人民服务,他们就是英雄人物。

师:对!英雄不是高不可攀,英雄就在你的身边。

只要你做了力所能及、符合人民利益的事,那么这个英雄就是-----你师:英国人得知中国严厉禁烟,决定发动侵华战争来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下面我们要探究问题是:(二)、鸦片战争的爆发(板书)师:小明和小李在学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展开了一场讨论。

小明认为:因为中国严厉禁烟,损害了英国在中国的利益,所以英国人以武力威胁清政府,要求惩办林则徐,发动了鸦片战争。

小李认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已。

你同意谁的意见?谈一谈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师:大家谈得很好。

林则徐在虎门点燃了抗英的烈火,被道光皇帝"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清政府是不是这样做就阻止了英人入侵的步伐?不是的,英人的大炮仍在咆哮,血腥的屠杀仍在继续,所以说,虎门销烟,只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借口(板书),其根本原因是想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板书)。

师:下面请大家看课本插图<<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看一看战争的进程,以及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

生:(小组学习)师: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宣告结束,双方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板书)。

下面我们分条来分析一下每一项内容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生:(小组学习,发表观点)师:大家谈得很好。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师:但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14年后,他们又发动了一次侵华战争,这就是:(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板书)。

下面大家根据第7页<<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看一看战争的进程。

(生看书)师:这次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进程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大家看是什么?生:这次英法联军直接打进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北京城。

生:并且他们闯进了圆明园,恣意烧杀抢掠,最后纵火焚烧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犯下了可耻的战争罪行。

师: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在这期间,中国北方的一个列强,趁火打劫。

下面我们看下一个问题:(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板书)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课本第9页的表格和地图,看一看沙俄割占了中国的哪些领土。

(点击课件<<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生:(自学,然后到黑板前点击课件,一一指出割占中国领土的范围、数量,反复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列强对中国的步步侵略,但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不甘心被列强欺凌的,他们前赴后继,掀起了一次次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

下面我们来学习农民阶级的一次抗争:(五)太平天国运动(板书)。

师:(点击课件<<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起义地点、都城、起义军大败洋枪队>>等图片,让学生对本框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沉重打击了列强的侵华行径。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这一段沉痛历史的开始。

随着清政府走向腐朽和没落,中华民族的危机就一步步地开始和加深,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中华民族的抗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