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桂花雨》公开课教案

7《桂花雨》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4、9、19 星期五第三节班级:五(2)班)执教:李永新)
7、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中的2个生字,积累词汇;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2.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关键: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激趣,猜题导入
1:老师先送同学们一首小诗:(出示课件一)
2:这首诗中藏着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的题目,你能找出来吗?出示课件二掌声欢迎陈沐研同学带领大家进行下面的学习
3、课题质疑
(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请大家打开课文,翻到30页,自己读阅读提示,找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出示课件三)
4、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下面请陈沐研带领大家初读课文,感受花香。

二、初读课文,感受花香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谁来说说你刚才读懂了什么?(出示课件四。


3、这句话是谁说的?
4、“这里的桂花”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桂花?(出示课件五)
5、杭州的桂花香飘十里,可是母亲却说,生齐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到底有多香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家乡院子里桂花香的句子。

(出示课件六)
6、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你觉得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受到家乡的桂花香?
7、多数同学都赞成第三句,那我们就好好地研究研究第三句,看看是不是最能体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6、(出示课件六)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当你读这句话时,你首先会把目光锁定在哪个词上?为什么?
8、同学们都知道抓住重点词语来品读句子,真了不起!可是,读着读着,我就有问题了:按理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年只开一次,每次在中秋节前后开放,闻到花香的时候也只是花开的日子,可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下面请张耀元带领大家品摇花乐,赏花雨美。

三、品摇花乐,赏花雨美
1、在作者的记忆深处,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的香味吗?
2、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摇花乐和桂花雨?请到文中用波浪线勾画出来做好批注与小组同学交流(出示课件七)
3、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享受摇花的快乐,桂花雨的美丽。

请大家闭上眼睛。

4、告诉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请和你的同桌一起分享这难忘的瞬间,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6、沐浴着这场桂花雨,呼吸着桂花醉人的香气,感受着这场快乐的还有谁?请结合插图回答(出示课件八)
你发现了什么?
掌声感谢张耀元小老师。

四、透过花雨,品悟思乡
1、出示课件九,问:我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出了什么?
2、每年中秋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桂花飘香的季节,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还有母亲的那句话——出示课件十“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难道杭州
的桂花真的不如家乡的桂花香吗?
3、感谢琦君,用妙曼的文笔,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美妙,故乡的美丽,生活的美好。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十一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把这场美丽幽雅、清香四溢的桂花雨永远留在记忆深处!
五、拓展练笔(出示课件十二)
教学反思
优点:
1.赏出喜爱。

我根据课文内容,自制了《桂花雨》课件,课件的运用恰到好处,淡化了教学的难点。


2.读出快乐。

课文的几个重点句,尤其母亲的话是点睛之处,因此我让孩子们尽情地读,入境的读,想象着读,读出快乐,在读中体会童年的乐趣,思乡的情感。

3.悟出真情。

作者仅仅在写摇落的桂花雨吗?母亲的话,让你感觉到了什么?在反复的体会中悟出真情——思念故乡!
不足:
其一、个别环节处理不到位,没有让学生放开去谈,就草草收尾。

其二、,由于时间关系,使得升华之处觉得缺了点什么。

相关主题